日本在二战中的失败,导致历史上曾经拥有的四个岛屿现在被俄罗斯占领着。
之后,日本也曾有机会把这北方四岛拿回来过。
可当历史上的苏联主动提出归还日本在北方四岛中两座岛屿,只是附带“美军撤离日本”的条件时,日本为何果断摇头?
看似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何如今过了快百年,日本依然不做呢?
要回岛的第一个机会:赫鲁晓夫的“精明”
1956年,还是两级世界冷战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却向日本抛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提议:愿意归还北方四岛中的齿舞、色丹两岛。
赫鲁晓夫是苏联当时最高级别的领导人,也是一个敢于打破常规的改革者。
他可不是好心归还,因为他还提出了一个条件:要求美军撤出日本。
彼时,苏联在远东面临美国军事基地的巨大压力,赫鲁晓夫希望通过归还两座战略价值相对较低的岛屿,换取日本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斩断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触手。
这一招有三个目的,如果这件事真的达成了,既能缓解冷战初期苏联远东压力,又能斩断美国在东北亚的军事触手,还能用两座战略价值有限的岛屿试探日本底线。
苏联的算盘打得叮当响,可日本也不是傻子。
作为日本战后的关键领导人,鸠山一郎深知与周边国家改善关系对日本复兴的重要性。
他上台后,积极推动与苏联建交,试图摆脱美国的过度控制。但面对赫鲁晓夫的提议,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当时的日本刚从战后废墟中爬起,经济依赖美国扶持,安保仰仗《美日安保条约》。
一旦美军撤离,失去“保护伞”的日本,不仅要直面苏联军事威胁,更可能被排除在西方经济体系之外。
在民族主义情绪与现实利益之间,他最终选择了现实利益,还是站在了美国这边。
尽管内心渴望收回北方四岛,但为了日本的生存与发展,他不得不放弃。
北方四岛历史上属于谁?
在19世纪以前,北方四岛的归属权一直处于模糊状态,日本虾夷族与俄罗斯哥萨克人在此零星定居。
这片岛屿既不属于日本也不属于俄罗斯,总体来说可以算是荒无人烟。
可岛最后总要有个边界吧,1855年,《日俄和亲通好条约》签订,双方首次明确划定边界,将四岛划归日本。
此后的半个世纪,日本开启了对岛屿的开发,建立港口、移民定居,让这片荒芜之地逐渐有了烟火气。
历史的转折发生在1945年。随着苏联百万大军横扫盘踞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北方四岛也在“八月风暴行动”中被苏军迅速占领。
根据《雅尔塔协定》,苏联获得了对千岛群岛的控制权,北方四岛作为千岛群岛的延伸,被顺理成章地纳入苏联版图。
战败的日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格,1947年,四岛被正式写入苏联宪法,岛上约1.7万名日本居民被强制遣返,只留下空荡荡的房屋和被摧毁的神社。
第二个机会,卖岛的讨价还价
时间拉到20世纪80年代,苏联经济陷入了严重危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日本又有了一个拿回岛屿的机会,时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搞钱,想出了一个大胆的主意——把北方四岛卖给日本!
他狮子大开口,直接开出了2000亿美元的天价。
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钱比现在的价值高多了。
日本对苏联的经济危机乐见其成,但对于花钱买回岛屿很不感冒,他们觉得这四岛本来就是我的,凭啥花这么多钱买?
于是开始疯狂砍价,最后只愿意出280亿美元。
日本和苏联完全把国土当成了生意,双方就像菜市场里讨价还价的小贩和顾客。
苏联这边觉得日本给的钱太少,简直不够塞牙缝,日本那边又觉得苏联漫天要价,两边谁也不让步,谈判自然以失败告终。
这几次的谈判,其实可以看出来,日本可能对国土的重视度不是特别高,每次都是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拿回领土。
可真的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借口呢?
第三次机会
1991年,苏联轰然解体,继承了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也接过了北方四岛问题的“烫手山芋”。
日本一看,觉得机会来了,苏联都没了,他们是不是能趁机把土地要回来?
当时日本国内甚至有人叫嚣着要“三天内收复北方四岛”,总之态度异常强硬。
但俄罗斯也不是吃素的,虽然刚成立的俄罗斯面临着经济困境和内部混乱,却在领土问题上毫不含糊。
叶利钦政府明确表示,俄罗斯领土不容侵犯,北方四岛是苏联在二战中取得的成果,不可能轻易放弃。
而且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代的核弹,手握核武器这张牌的俄罗斯,警告日本别轻举妄动。
日本这下傻了眼,再怎么叫嚣,也不敢真的用武力去夺回四岛啊,只能继续在谈判桌上和俄罗斯扯皮。
现在
进入21世纪,俄罗斯总统普京成为北方四岛争端中的核心人物。
他以“硬汉”形象著称,执政以来,下令在岛上部署反舰导弹系统,将岛屿打造成远东军事要塞;
推动在岛上建设免税经济区,吸引数万移民定居。
不过在执政后,他也曾多次对日本释放善意:2004年,俄方重申愿按1956年协议归还齿舞、色丹;
最终自然还是失败,主要是每次双方的口风总是达不到一致,你有我无,我无你有的“零和博弈”思维,让每次谈判都在死胡同里打转。
其实日本还是有几个首相对拿回日本国土有很大兴趣的,比如曾经的首相森喜朗。
他执政初期,曾表现出对俄罗斯的友好态度,积极推动与俄罗斯的谈判。
然而,在国内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对下,他的立场又转向了强硬,要求俄罗斯必须归还全部四座岛屿,否则拒绝签署和平条约。
安倍晋三是日本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之一,在北方四岛问题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他执政期间,与普京举行了多次会谈,试图通过经济合作换取俄罗斯在领土问题上的让步。
安倍提出“经济合作先行”的策略,承诺向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开发资源,以此为筹码推动俄罗斯归还北方四岛。
然而,安倍的努力最终收效甚微,一方面,俄罗斯对日本的经济承诺持怀疑态度,担心日本只是利用经济合作拖延签署和平条约;
另一方面,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压力,让安倍不敢在领土问题上做出任何妥协。
在“对美忠诚”与“国民期待”之间,安倍陷入了两难境地。尽管他执着地推动谈判,但始终无法突破俄罗斯的底线,最终他离开政坛是带着遗憾的。
日本的两难
日本对收复领土一直很矛盾,历届日本政府在“对美忠诚”与“国民期待”间反复横跳,一会儿一边,有种朝令夕改的感觉。
鸠山由纪夫试图推动“东亚共同体”,缓和与俄罗斯关系,却因国内右翼势力施压被迫下台;
安倍晋三推行“价值观外交”,一边与普京频繁会面,一边在国际场合强硬宣称“四岛是日本固有领土”。
日本拒绝俄罗斯条件,主要还是因为美国,让日本没有太大的主动权,这也是日本做法看起来矛盾的原因。
作为美国盟友,日本不敢触碰《美日安保条约》的红线;作为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国家,又无法接受“部分收岛”的结果。
难解的死结
日本的民众对失去北方四岛耿耿于怀,每年都有大规模的游行,要求俄罗斯归还领土;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依赖美国的庇护,在与俄罗斯的博弈中底气不足。
而俄罗斯这边,认为占领北方四岛是二战的合法结果,是维护远东安全和战略利益的重要保障,对日本的领土诉求嗤之以鼻。
两国之间的历史积怨、现实利益冲突,再加上复杂的国际局势,让北方四岛问题变得越来越棘手,至今仍是横亘在日俄之间的一道鸿沟。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