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中国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阅兵式。84%的新式装备首次亮相,无人作战体系、东风导弹、六代机雏形……让全世界眼前一亮。但这场本该属于中国的庄严仪式,却在地球另一端掀起了轩然大波。
美国总统特朗普没能按捺住情绪。尽管他嘴上说“无所谓”,但从社交媒体到军方动作,几乎把这场阅兵当成了“对美国的挑衅”。一系列看似无关、实则环环相扣的动作迅速展开——先是对中国冷嘲热讽,接着宣布重振美军计划,再到削减对东欧的军事援助,战略重心明显东移。
9月5日,五角大楼通知欧洲多国,美方将冻结“训练与装备”计划,并不再为波罗的海安全倡议追加预算。中国阅兵到底刺激了美国哪根神经?特朗普此番大动作,是否真的能实现“重振美军”的目标?
美国的压力其实是多方面的。从招募难、装备老化,到军费紧张、盟友不买账,五角大楼的困局早已不是秘密。F-35项目零部件一半依赖海外,六代机还在PPT里打转,连无人机集群都难以成型。而中国这边,新装备不仅亮相,而且全部现役,成体系部署,快得让美方措手不及。
特朗普的第一反应不是称赞对手,而是焦虑。他在社交平台上发文提醒中国“别忘了二战时美国的帮助”,一边又指责中俄“共谋”,拧巴又酸溜溜。其实他心里明白,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正被动摇,尤其是中国展示的不光是装备,而是一整套现代化作战体系。
于是,特朗普开始“借题发挥”。如果美国国内资源不够,那就从外部挤出空间。他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削减对东欧的援助,把钱和资源往亚太倾斜。白宫和五角大楼也迅速配合,欧洲盟友连个正式通知都没收到,只听说“资源需要重新配置”。
五角大楼的战略草案也曝光了新调子。曾经挂在嘴边的“印太”、“自由航行”、“大国竞争”统统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南部边境”、“加勒比不稳定”、“本土维稳”。美国要收拳回家,聚焦本土和邻近地区。
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从年初就开始布的局。1月20日,特朗普上任当天就签署编号14169号行政令,暂停所有非紧急对外援助。他要求国防部和国务院重新评估每一笔支出,所有项目都得“物有所值”,否则就砍。
仅仅两个月,美国对外援助开支同比下降68%。对外发展署(USAID)预算几乎被砍光,全球近百个合作项目被叫停。立陶宛的军事通讯计划、波兰的反无人机工程都被迫中止,相关技术团队被召回,当地政府只能“暂停实施”。
特朗普政府对这些项目的态度非常明确:不赚钱就撤。白宫发言人3月公开表示,纳税人不该为“不可追责”的支出埋单。这句话道出一个核心逻辑:援助不再是外交工具,只是预算负担。
9月初,特朗普政府又进一步收紧动作。《金融时报》报道,美国计划取消东欧军事援助,波罗的海三国、波兰、罗马尼亚等都受到影响。不仅“Section 333”训练与装备计划不再续期,2022年设立的波罗的海安全倡议也面临终止。特朗普认为,这些国家已经富裕,应该自己承担安保责任。
从2018年到2022年,美国在这类项目上累计投入16亿美元,占全球军事援助的29%。如今白宫悄悄抽身,不再提出追加预算,欧洲盟友措手不及。塔林、里加、维尔纽斯的政府都没有收到正式照会,只能自己推测美国意图。
美国的收缩为其他大国打开了机会窗口。情报机构内部报告称,东欧和中亚地区出现了“替代融资”“非北约渠道”“双边基础设施贷款”等新趋势。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家开始引入亚洲团队参与项目,原本由美方主导的工程也悄然换人。
中欧走廊上的关键节点正在重塑格局。原本依赖美援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能源项目开始寻找新合作方。白宫对此不置可否,国务院官员在私下场合表示“尊重各国自主发展决策”,等于默认了美援退出后各国另寻出路。
美方的静默撤出让欧洲看清了局势。曾经仰仗美国的国家,开始转向“自筹自建”。布拉格、布加勒斯特、索非亚等地频繁出现在区域经济合作场合,“非传统合作框架”成为关键词。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没闲着。招募难题依旧,去年陆军征兵缺口高达20%。年轻人视军队为“普通职业”,士气持续下滑。F-16仍是主力战机,几十年没换代。海军舰艇从冷战时期的600艘锐减到292艘,任务却没减少。
特朗普对这一切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要求军队“恢复战士精神”,提高薪资、优化训练,还把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宣称要“不仅防御,还要准备进攻”。
这背后其实是战略焦虑的外化。中国的东风5C导弹能在半小时内打到美国本土,全产业链支撑的无人机系统已经成体系部署。而美国的军备开发还停留在“PPT阶段”,想跟中国硬碰硬,底子显然不够。
特朗普政府已经明言,中国是“首要战略竞争对手”。接下来的印太部署、南海军演,可能会愈加频繁。台海局势也会被不断炒作,美方希望通过“强压”来维持战略平衡。
对中国而言,这些动向其实早在预判之中。从“重返亚太”到“战略东移”,美国对中国的遏制从未停止。不同的是,这次中国不再是被动应对,而是用一场阅兵,展示了自己的底气和实力。
9月的变化只是开始。特朗普借阅兵之机推动战略调整,看似是对中国的回应,其实更像是对自身困局的挣扎。他想重振美军,却不得不靠削减盟友援助去“腾地方”。而中国已经用行动告诉世界,未来的国际格局,不再只是美国说了算。
简单来说,中国的阅兵敲响了美国的警钟,而特朗普的反击,也暴露了美国的焦虑。未来的博弈注定更加复杂,中国要做的,就是继续走好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