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特朗普在美俄会谈后突然“曝光”了一则消息——美国和俄罗斯正在进行削减核武器的讨论,还特别提到希望中国也能加入谈判进程。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两天后,北京用一句话作出了回应:“既不合理,也不现实。”
这句话不长,却掷地有声。特朗普等来的,不是一个合作的承诺,而是中国明确的拒绝。他可能没想到,自己布下的“核裁军陷阱”,在中方眼中一眼就被识破了。
美国看似在拉拢俄罗斯,实则是在试图围堵中国。这种表面联合、实则分化的策略,曾在冷战时期屡试不爽,但这一次,北京不吃这一套。
那么,中方为何如此明确回绝?特朗普又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把中国“拉下水”?
8月27日,北京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了特朗普的表态,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只用了六个字,便直接否定了所谓的三边核裁军谈判提议。这六个字背后,是对中美核力量不对等的清晰认知,也是对国际局势的精准判断。
美国目前拥有超过5000枚核弹头,俄罗斯则紧随其后,而中国仅有600余枚。这在核力量上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特朗普提出“共同裁军”,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让中国在不对等的基础上削减本就有限的战略威慑力,这怎么可能答应?
更何况,中方早就意识到美国从来不是为了和平而谈判,而是为了在“和平”名义下保持自己的绝对优势。特朗普提出要把中国拉进核裁军谈判,并不是想共同维护全球安全,而是想借此机会刺探中国的军事底牌,同时通过拉拢俄罗斯稳住一边,集中火力对付中国。
美俄之间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早在2023年就停止履行,虽然名义上到2026年才到期,但双方心照不宣,早已各自为政。
特朗普选择这个时候重新炒作核裁军问题,显然是冲着选票和节省军费去的。他知道续签条约可以给自己带来政治加分,同时还能省下大笔维护核武库的开支。
根据测算,美国每年用于核武器系统的维护和升级费用高达600亿美元,这个数字在疫情后财政吃紧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扎眼。特朗普想要把这笔钱用到更“有用”的地方,比如推动经济、提升军力、甚至用于选举宣传。
但要达成这一目标,他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于是,他打起了“中国牌”。把中国拉进谈判桌,不仅可以制造“全球合作”的假象,还能借机把削减核武器的压力转嫁出去,让自己在国内外都占据道义制高点。
可惜,中国不是三十年前的中国。这一次,北京没有客气,态度异常坚决。中方明确指出三点原因:一是中美核力量悬殊,谈判基础不对等;二是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复杂,不具备参与裁军的现实条件;三是中美核政策路线不同,缺乏共识基础。
中方更是看穿了特朗普的“小算盘”。所谓谈判,不过是美国借裁军之名行遏制之实。一旦中国被拉入谈判,必然会在不对等的框架内被要求“等比例削减”,这对中国来说无疑是自废武功。更严重的是,一旦中国核力量被限制,美国对华战略打压就将更加肆无忌惮。
特朗普当然清楚这一点,他不是不知道中国只有600余枚核弹头,而是正因为知道中国的核武库较小,才想趁现在“搞掉”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提前锁死中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空间。
而俄罗斯在这一局中的角色也耐人寻味。普京早在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会面时就表示,愿意将新条约列入议题。这释放出了一个信号——俄罗斯在核裁军问题上比美国更主动。
这很可能是因为俄罗斯明白,维持庞大的核武库不仅耗费巨大,而且在当前的俄乌战局下,其战略作用并没有被真正发挥出来。
特朗普在记者会上首次公开“中美俄三边裁军”的想法,很可能是提前“剧透”了他与普京的一些私下谈判内容。这也意味着,美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共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逼中国“入局”。可惜这一步棋被中国看得太透了。
眼下的国际局势,已经不是冷战那种“二元对抗”的格局。中国不是苏联,中国不会轻易答应美国设下的战略陷阱。而且中方的反应,也向全球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核裁军不是谁喊一喊就能实现的,必须建立在平等和互信的基础上。
中方指出,美俄是冷战时期核武扩张的直接推动者,他们的核武库多到足以毁灭地球好几次,自然应该承担更大责任。若真想推动全球裁军进程,就该先从自己做起。
而不是拉一个核武器数量远低于你们的国家来“陪绑”。这也是中方六个字回应中最重要的含义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间,美俄虽然也曾签署多个裁军协议,但大多是为了削减自己过剩的库存,维护战略平衡。而一旦遇到不利于自身的内容,美国往往第一时间退群毁约,毫不犹豫。这让中国更加坚定了一个判断:美国的“诚意”,从来靠不住。
特朗普这次的“核裁军秀”,也不过是一次政治操弄。试图用一纸协议掩盖动机,用“全球安全”掩盖霸权逻辑。
而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会被话术迷惑的国家。眼下,中国正处在周边地缘政治的关键阶段。从南海到台海,从中印边境到东北亚局势,每一个节点都牵动着中国的战略安全。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中国削减战略核力量,显然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削弱中国的防御能力。
中方的这一回应,不仅是一次清晰的拒绝,更是一次力量的展示。中国不会被吓倒,也不会被诱骗。
特朗普试图通过谈判制造中美俄三边平衡,实则是想制造中美之间的不对等。但这次他碰了壁。北京的六个字,不仅打破了幻想,也让他彻底死心。两天的时间,中方的答复干脆利落,不留余地。
这一次,不是中国在被动回应,而是主动揭穿了美国的真实意图。中美俄之间的核谈判,并不存在任何“平等”基础,也没有所谓“三边合作”的现实条件。真正该承担责任的,是那些拥有最大核武库的国家。
中国从未主动挑起核军备竞赛,也绝不会接受不公平的核裁军安排。中方一贯秉持和平发展理念,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核扩散。真正的核安全,永远来自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而不是一句“让中国也加入”的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