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实力已经有了大幅度的进步,在导弹领域,中国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
在印度半岛上空,歼-10C所携带的空战体系和霹雳导弹已经宣告中国在导弹领域的先发优势,然而这还远非中国军事武器的上限,在霹雳-15击落阵风之后,还来不及惊叹的西方媒体,又发现了中国“霹雳”系列导弹的全新款,霹雳-XX。
从霹雳-2到霹雳-15,再到如今的霹雳-XX,解放军的导弹呈现飞速进步的态势,霹雳-XX又有着怎样的性能?
从霹雳-2到霹雳-15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科技水平较为薄弱,因此研制的许多军事装备很大程度上受到苏联型号的影响,然而但在空对空导弹领域,却完全相反,我们是从西方导弹身上汲取经验的。近四十年来,北京一直从西方汲取灵感,尽管当时中国的战斗机也配备了苏联导弹。
1958年,蒋介石拿到了美国AIM-9B“响尾蛇”导弹,但是用来攻击一架歼-5战机的时候,这个导弹却被嵌在了歼-5的机身上没有爆炸,当时我们对这款短程红外制导导弹进行逆向工程,却因技术不足而放弃,后将导弹转让苏联,苏联据此研制出了K-13导弹,而霹雳-2就是仿制K-13的产物,这是中国第一款自主研发的空对空导弹。
不久之后,我们仿制了美国的“麻雀”3A研发了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霹雳-4,然而,由于研发耗时过长,该导弹在研发后期已经处于落后位置,因此该项目在1984年被取消。
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于法国马特拉R550“魔术”导弹的霹雳-7,基于以色列“怪蛇”-3的霹雳-8,在一次次的仿制,一遍遍的实践后,我们终于研制出了完全原创自主制造的霹雳-9。
自此,中国不再模仿和依赖国外导弹技术,先后研制出了霹雳-10,霹雳-12和如今大名鼎鼎的霹雳-15,这些导弹目前构成了中国空军和海军歼-10、歼-11、歼-15、歼-16和歼-20空对空武器库的主要武器。
霹雳-xx带来的导弹革命
然而这些还不够,“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已经深深刻在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近代的屈辱一直在鞭策我们,如果不想重复这段耻辱的历史,那么就要站在领先的地位上,霹雳-XX应运而生。
霹雳-17的射程约为400公里,然而霹雳-XX则是直接把这个距离翻了一倍,达到了800公里。其速度也比霹雳-17快了一半,从4马赫达到了6马赫。
速度加射程的优势带来了怎样的战略变化呢?而据美国国防部推测,该导弹领先美国两代,一旦霹雳-xx研发完成,将不可逆转地改变美国及其盟友在太平眼地区的战略格局。
而通常来说,预警机的预警范围是比世界上绝大多数导弹射程要大的,目前世界各国的主力预警机,然而如果霹雳-XX的射程属实,这就意味着西方的预警机将在雷达侦测不到的情况下,就被霹雳-XX锁定。
如美国的主力预警机E-3,其对于战斗机的有效侦查距离可达800km,正好卡在了霹雳-xx的极限射程上,然而在双方相向而行的时候,这个距离会进一步缩短,因此霹雳-XX可以提前在800km外发射,攻击敌方预警机。
为什么不是打击战斗机,而是攻击预警机呢?在空中,战斗机们通常不会依靠自身的雷达进行探测,而是会依赖预警机,这样可以防止自己因主动雷达而暴露,更专业的预警机所搭载的更大的雷达也能提供更广的侦查效果,所谓分工明确,术业有专攻就是如此。
空战早已演变成“先手为王”的射程竞赛,谁能先敌发现,先敌打击,谁就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预警机就是这方面的专家,它是空中的眼睛和大脑,而战斗机只不过是四肢,断其一臂,还有一臂,那么与其攻击战斗机,直接打击眼睛和大脑,显然是更明智的选择。霹雳-XX两倍于常规远程导弹的射程,将让我们永远保有对地方预警机的压制能力。
而没有了预警机的支援,敌方战机要么顶着永久暴露的风险开启主动雷达迎敌,要么只能在“又聋又瞎”的情况下落荒而逃,空战的主动权将永远在我们手中。
20多年前,当“81192”无法返航的时候,不止多少国人为之愤恨,怒美帝之霸权,怒国力之不盛,如今,我们的军机导弹叱咤南亚,航母潜艇横跨大洋,谁再敢犯我中华领土,虽远必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