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英、日三国航母编队正与澳大利亚、西班牙、挪威等国舰艇,在第一岛链外海域进行密集的海上机动与战术演练,模拟封锁宫古海峡、与那国岛与台湾之间水道、以及巴士海峡。
![]()
然而,在演习的第四天,一架无侦-7高空无人侦察机的出现,让美军指挥官惊出了冷汗。
根据美国海军协会新闻网(USNI)的报道,这次演习在第一岛链外的公海展开,涵盖宫古海峡、与那国岛—台湾水道以及巴士海峡等关键航道,这些海域不仅是国际商船和能源运输的必经之路,也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战略咽喉。
所谓“封锁海峡”演练,并非单纯的舰艇机动,而是模拟在特定冲突情境下,阻断特定国家海上力量的进出,这种科目虽然在形式上属于常规军事训练,但在当前敏感的台海局势下,其指向性极强。
![]()
美方公开信息显示,此次联合演习共有三艘航母——美国“罗斯福”号、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日本“出云”号——作为核心作战平台,同时配合多艘驱逐舰、护卫舰以及多型舰载机和支援机型。澳大利亚、西班牙和挪威则派出水面作战舰艇及补给力量,演练内容包括反潜作战、舰队防空、远程打击以及最受外界关注的海峡封锁模拟。
但演习进行到第四天,局势开始发生了变化。多家开源情报平台通过飞行信号数据发现,一架中国无侦-7高空无人侦察机从西太平洋方向飞来,直接穿越与那国岛和台湾之间的水道,进入美英日航母编队活动区域。
![]()
无侦-7是近年来中国公开亮相的新型高空长航时无人侦察平台,具备卫星数据链、远程光电与合成孔径雷达侦察能力,根据央视此前播出的《攻坚》系列纪录片,该机型在对西太平洋远洋舰队的监测中处于核心位置,可与卫星、无侦-10等平台协同,为远程打击力量提供实时目标指示。
与无侦-7几乎同步的是,中国海军815型电子侦察船(舷号798)早在几天前就已抵达该海域。此外,一艘052D型驱逐舰和一艘054A型护卫舰也在周边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这种海空配合构成了对美英日演习的“立体监视”:无侦-7负责空中情报收集和图像实时传输、815型侦察船采集并分析电磁信号、052D与054A在附近保持战备值班,防范突发情况。
这种组合意味着,在演习舰队还未结束科目的情况下,中国方面已经能够同步掌握其位置、编队形态和电磁特征。
![]()
美媒援引匿名军官的话称,无侦-7的出现令美军演习指挥部感到“措手不及”,原因之一是它展现出的信息链完整性,这与平时在公海上遇到侦察机的情形不同。
五角大楼内部早有评估:在距离中国大陆1500公里范围内,美军航母打击群将面临密集的情报监视与远程打击威胁。
如果是在战时情境,这种高空无人侦察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反舰导弹、远程火箭和空中打击力量提供坐标修正,显著缩短“发现—打击”的链路时间,这意味着,航母编队在执行高风险任务时的安全距离,可能比以往想象的更远。
![]()
尽管美国方面宣称演习属于例行训练,但多个军事观察机构认为,本次联合行动具有明显的战略探测性质,通过在靠近中国的海域进行“封锁海峡”演练,盟军可以测试中国在情报收集、战备反应和指挥调度上的速度与精度。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方面的反应并未滞后,无侦-7和815型侦察船的协同出现,以及052D、054A在区域内的存在,显示出一种既不直接对抗、又足以传递信号的处置方式,这种反应模式既符合国际法框架,又能达到战略威慑的效果。
目前,美方对事件保持低调,没有公开评论无侦-7的具体行动细节,但有美国海军前军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这类事件是“21世纪版的大国海上较量”,双方在技术、战术与心理层面都在较量,“输不起的不是一场演习,而是背后的战略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