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在我国南海海域,中国海军进行了一次太赫兹反潜天眼测试。从测试结果来看,我军利用这套设备,侦测到了几艘美军潜艇。
不光如此,还识别出了潜艇的行动轨迹和任务目标。如此看来,太赫兹反潜天眼确实不愧“天眼”的称号。
话说这类“天眼”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它的出现又会给他国潜艇带来哪些压迫感?
搜捕潜艇有多难?
在此之前,咱们先来了解一下,搜捕潜艇这项工作究竟有多难?弄清楚了这个,大家就能明白“天眼”的妙处所在了。
首先,潜艇藏身的海洋环境,本身就具有隐蔽性。
由于海水对电磁波有吸收和散射作用,再加上海况、温跃层、盐跃层等都比较复杂。在这种情况下,海水就成了一个“金钟罩”,足以将潜艇牢牢护卫在里面了。
像那些传统声呐,由于受到水下环境的限制,几乎无法探测到潜艇的存在。即便是常规雷达,在潜艇面前也得折戟沉沙。
除了海水本身具备的隐蔽性以外,还有一个因素也增加了潜艇的神秘性,那就是潜艇的静音技术越来越发达了。
有了静音技术,潜艇就能及时消除噪音,给雷达增加探测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搜索人员就更加寻不到潜艇的踪迹了。
像潜艇上的减震模块,就是这类技术之一。
从有关资料来看,不少潜艇会采用减震材料、结构设计等方式,来吸收、减弱潜艇内部机械振动带来的噪音和能量。而这种“特殊装置”,就被称为减震模块。
诸如美国的海狼级核潜艇,就有26个减震模块。还有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是拥有400个减震模块。
当这些减震模块全部配备齐全以后,再配合基座浮筏技术,这样就能使潜艇达到完美的静音状态了。
美国某杂志就曾吹嘘道:“美国的核潜艇游过水下,就好比一条鱼游过去,就是这么的悄无声息”。
从某些意义上来讲,这样的隐身技术,再叠加潜艇的核打击能力,确实能让核潜艇处于一种“无敌状态”。
众所周知,核潜艇由于采用核动力驱动,因此本身就具备强大的续航能力。利用这种特性,核潜艇无需频繁补充燃料,就能在水下进行长时间航行、执行任务。
想象一下,一艘正儿八经的核潜艇,接到任务以后,无需抛头露面,直接就在水下潜伏十天半个月。
随后再偷偷摸摸的游到目标国家的海岸边,发射核弹。如此一来,就能给目标国家带来一个出其不意的摧毁式打击了。这就是核潜艇的威胁所在。
换句话说,一艘全副武装的核潜艇,在战略打击能力上,比某些航母还要强。
也正因如此,所以我国上世纪心心念念也要发展核潜艇。毕竟这玩意儿太BUG、太无敌了,如果不能及时掌握这一神器,未来迟早会沦为砧板鱼肉。
太赫兹反潜天眼
当然了,老话说的好,有矛就有盾。尽管核潜艇是那么的隐蔽,那么的无敌,但它终究逃不出天罗地网的束缚。而这个天罗地网,指的就是搜索雷达。
要知道,我国曾经造出过歼20,就能依据歼20的特性,造出五代机扫描雷达。这样一来,就能间接扫描搜捕到F22。
同理,我国造出了核潜艇,自然也就知道了核潜艇的优缺、长处和短板。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开发针对性的搜索武器了。
比如今天要讲到的太赫兹波天眼,就是这么一个搜索神器。
所谓的太赫兹按波,指的就是介于微波和红外之间的电磁波频段。这种电磁波频段高、波长短,因此它可以匹配空中、海洋中的纳米级别微小震动。
此外,太赫兹波还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和分辨率。在这种情况下,它就能穿透液体和固体物质,将其进行全境扫描。甭管是海水,还是泥浆,几乎都逃脱不了太赫兹波的搜索。
正是靠着太赫兹波的这个特性,我国发明了太赫兹反潜天眼。
在性能上,太赫兹反潜天眼可以检测10-100微米内的微小振幅。有了太赫兹反潜天眼以后,那些所谓的核潜艇就得吃瘪了。
从工作原理上来看,太赫兹反潜天眼能利用太赫兹波穿透水面,并分析反射回来的信号。如此一来,就能准确获取潜艇的位置、速度和方向。
除此之外,它还能通过声纹来识别潜艇的型号,给潜艇测绘出大致的形状,功能简直不要太赞。
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只要太赫兹反潜天眼一出动,水下500米的目标基本上无所遁形。这就是太赫兹反潜天眼的实力所在。
最关键的是,太赫兹反潜天眼,还能在水下、水上之间传递信号。
这是个什么概念?要知道,像那些传统的声呐和雷达,都只能以水面舰艇为载体,逐步探测水下目标的活动轨迹。由于雷达要装在船上,因此搜索范围极其有限。
但太赫兹反潜天眼就不一样了。即便把这套装置架设在岸上,它也能及时扫描水下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极大提高搜索装置的探测效率了。可谓是天地无极,万里追踪。
曾几何时,美国依靠自家的先进核潜艇,在我国南海海域肆无忌惮,如入无人之境。我国要想发现和驱逐这类核潜艇,只能碰运气。
现在好了,咱们直接利用太赫兹“反潜天眼”,搞拉网式排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核潜艇也就没法鬼鬼祟祟的来往了。
幽灵雷达
当然了,除了太赫兹反潜天眼以外,我国其实还有许多其他的反潜工具。这些工具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起到一个克敌制胜的作用。比如幽灵雷达,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2024年11月25日,香港《南华早报》曾报道了一篇文章。从文章内容来看,中科院微波成像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了一款幽灵雷达,专门用来抓潜艇。
按照相关技术人员的说法,幽灵雷达可以运用多普勒效应,在空中制造一个虚拟的无线电发射源。利用这个无线电发射源,可以连续发射极低频的电磁波。
当极低频电磁波纷纷射出以后,它的功效就体现出来了。顷刻之间就能穿透海水,侦测隐藏在数百米深海下的潜艇。到了这时候,目标潜艇也就避无可避了。
技术人员介绍,当核潜艇碰到频率低至100赫兹的信号时,其在海水中的雷达截面可以达到88平米。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是普通磁检器也能探测到潜艇的存在。这样看来,这款幽灵雷达几乎就跟照妖镜无异了。
研究团队还表示,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会将幽灵雷达搭载在无人机上。届时无人机会开着幽灵雷达在海面上低空巡航,搞梯度侦测,主打的就是一个“海面、水下总覆盖”。
一旦遇到目标潜艇,无人机立马通知附近舰艇,让其发射导弹攻击目标。或者无人机自行发射导弹,就地摧毁目标,打得敌方怀疑人生。
翼龙-X反潜无人机
说到反潜无人机,我国其实也有能拿得出手的专业设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翼龙-X反潜无人机。
2024年11月12日,翼龙-X反潜无人机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它的问世,给我国的反潜设备领域,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按照相关技术人员的介绍,翼龙-X反潜无人机在执行任务时,会投放大量声纳浮标,用以捕捉噪音信号、追踪潜艇位置。
一旦搜到潜艇以后,翼龙-X反潜无人机会打开ET60反潜鱼雷的发射系统。待得到命令后,就能即刻予以打击,让对手防不胜防。
当然了,在整个翼龙-X反潜无人机上,还搭载了一系列空空导弹和空舰导弹。无论是打飞机,还是打军舰,翼龙-X反潜无人机都能做到游刃有余。
正所谓天上地下,水面陆面,所有目标都逃不过。
至于翼龙-X反潜无人机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能突破人的生理极限限制,达到一个长时间滞空的目的。
比如在执行任务时,翼龙-X反潜无人机可在某一海域,进行长时间的侦察搜索,看你潜艇能躲多久?
这还没完。如果将若干架翼龙-X无人机拼凑起来,它们之间还能相互配合,组成一个庞大的反潜机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就能扩大覆盖面积、搞大范围的拉网式排查了。什么叫天罗地网?这就叫天罗地网,就问你怕不怕?
各式反潜神器抵御水下恶狼
当然了,除了幽灵雷达和翼龙-X反潜无人机以外,我国还在各式各样的其他反潜设备。比如鱼-8反潜导弹、水轰-5反潜巡逻/轰炸机、别-6型水上反潜飞机等。
像这些装备,都是我国的反潜神器。只要它们存在一天,我国就能将那些外来的水下恶狼,全部阻拦在外。这样一来,就能护卫海岸的一方平安了。
总的来说,我国不缺潜艇技术,更不缺反潜技术。当这两类技术全部融入我国装备以后,中国的国防实力和战略打击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飞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