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凌晨,美国“林肯”号航空母舰及所属打击群通过马六甲海峡,高调驶入南海。
同时,“华盛顿”号航母高调返回横须贺舰队司令部,“文森”号则已接近中国周边水域,并且还部署了5艘攻击型核潜艇。
美国重器云集亚太,在中国周边俨然一副“重兵压境”的态势,让本来就不平静的海域,再次引发国际舆论广泛关注。
一连番动作,显然并不是偶然。与其说这是一次单纯的军事行动,不如说它是一场政治博弈的延续。
近年来,南海风起云涌,成为中美博弈的关键区域,美国试图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优势,航母打击群的出现,显然就是为了秀肌肉,成为其对外展示威慑力的手段。
过去数月,美国政治风暴愈演愈烈,两党分裂愈发严重,总统选举将两党推向“你死我活”的境地。
或许,正因为这种内部撕裂,让美国在对外事务上愈发激进,试图用外部冲突掩盖国内问题。
对于拜登政府来说,“林肯号”的高调现身或许不仅仅是威慑中国,更是对即将上台的特朗普政府的提前布局。
毕竟,距离权力交接仅剩不到两个月,美国国内的政局不稳、政策转向的不确定性,正让华盛顿担心亚太的局势可能因此失控。
其紧张的情绪主要来源于中国,随着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和经济存在感逐步增强,在南海的岛礁建设和主权主张也取得显著进展,这令美国感到不安。
此前,美国多次联合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南海进行联合军演,其目的是强化地区盟友关系。
出于“防备心理”,美国选择以航母战斗群为筹码,试图在中国近海构筑一道“力量屏障”,一来是对中国的示威,也是试图通过“航行自由”行动,挑衅中国的主权立场;二来也向菲律宾、越南等声索国传递支持信号,试图将他们拉入反华阵营。
面对美国的挑衅,中国的反应就像是面对街溜子的无理取闹,一直都冷静而从容,且具有高度的智慧与战略性。
此次“林肯号”入南海,中国外交部和军方的表态依旧秉承这一原则。
南海局势纵然复杂,但中国在这片海域的战略布局已然成型,从岛礁建设到军事设施的完善,从防空体系和反舰导弹部署,中国已具备抵御任何外部威胁的能力。
面对挑衅,中国随时都可以进一步强化战备状态,应对任何突发事态。
一次次的联合利剑军演,就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对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不可动摇。
有分析认为,“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到来之际,中国的“联合利剑-2024C”军演或将随之启动,这不仅是对美军秀肌肉的直接回应,更是展示中国在近海主导权的一次“公开声明”。
美国的阵仗声势越大,说明其在亚太的优势已经不可避免的在被削弱。
更深层次来看,美国在南海的频繁动作,暴露了其对全球霸权逐渐式微的担忧。
南海并非美国的核心利益所在,但却是其在亚太区域以及全球战略布局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强化军事存在,美国希望向盟友展现其“可靠性”,但这种试图维系霸权的做法,终将为美国带来更为沉重的成本。
南海,风浪从未真正平息,“林肯号”的到来,更像是美国在风浪中的又一次试探,无论美国的动作如何频繁,中国的崛起都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从冷静应对到主动出击,中国在南海的每一步都更加坚定。
未来,这片海域的风浪或许仍不会平息,但中国必将在风浪中迈出更有力的步伐,即便是美国,也无法阻挡!
此时南海已非彼时南海,今日中国亦非往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