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算是破产,也不会跟中国进行合作。”
曾经英国著名的航空公司罗罗企业,全称:罗尔斯·罗伊斯,对中国趾高气昂,几次拒绝与中国合作,现在却又灰溜溜的过来求和。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验证了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位在全球航空领域叱咤风云的大佬,此次一反常态的与中国合作的意图究竟是什么?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外国佬
提起罗罗公司,很多人都没有印象,他们最开始是做豪车这一块的,代表作就是劳斯莱斯,之后就发展了航空领域。
早在2005年,我国就想要与罗罗公司进行合作,只是那时候国内在航空领域方面的成绩并不明显,罗罗有一点看不上中国,就被婉拒了。
从这之后,中国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尝试着寻求与罗罗公司的合作机会,只是都没有结果,直到2020年,已经危机四伏的罗罗公司,态度强硬的表示宁可倒闭也不愿意与中国合作。
随着全球疫情的爆发,强硬的防控措施,让航空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哪怕是罗罗公司也陷入了巨大的困境。
坐飞机的人都少了许多,更别说是制造飞机的了,订单大幅度下降,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了,此时的中国早就已经在等待着时机了。
中国航空产业虽然在不断发展,但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仍有提升空间,于是就向罗罗公司提出合作意向,希望能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生产线,并获得罗罗公司先进的发动机制造技术。
罗罗公司此时也没更好的选择了,于是一改之前傲慢的态度,有点想要接受合作的意向,本以为看到希望的国内航空业,却扑空了。
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决策,他们担心一旦将先进技术转让给中国,中国会迅速崛起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
罗罗公司之所以崛起就是因为有核心技术,他们不敢低估中国的研发创造能力,于是不愿意接受与中国的合作。
除此之外,一些西方国家也试图阻挠罗罗公司与中国的合作,他们担心中国崛起对他们国家实力造成威胁,所以这一次的合作就不了了之了。
尽管国内航空业对罗罗公司鼠目寸光的行为感到失望,但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反而是更加坚信: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真理。
罗罗公司为了不失去他的好大哥们,不惜三番五次的拒绝中国的合作,可仅在两年之后,就点头哈腰的向中国示好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
点头哈腰的外国佬
2020年上半年,罗罗公司亏损高达54亿英镑,为了应对这一严峻而棘手的困境,罗罗公司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裁减部分员工、出售一部分资产等。
曾经名极一时的罗罗公司在全球开展了大规模的裁员,共计9000多名员工,占据整体员工的17%,这一操作确实是威公司节省了成本,可是也大幅度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效率。
工作还是那么多工作,人却减少了,并且留下的人也心惊胆战的工作着,就怕下一个轮到自己了。
根据当时全球统计的数据来看,疫情期间,世界各国的航空公司的损失总共超过3200亿美元,罗罗公司一家就占了200亿美元。
2022年,全球疫情已经得到稳定的控制,航空领域也在慢慢回暖,只是这一过程太漫长了,于是罗罗公司就开始反思之前的决策。
毕竟,一开始宁愿破产,也不会与中国进行合作,现在眼看着公司就要倒闭了,而中国航天领域的市场已经恢复正常了,这不禁让他们开始反思之前的决策。
曾经恨不得穿一条裤子的西方国家,现在也都人人自危了,谁还顾得上英国著名的罗罗公司。
与此同时,他们敏锐的发现了中国航天领域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全球航天旅客锐减的前提下,中国每天以2000万以上的人口新增,这也就意味着航空发动机在国内的市场需求。
根据罗罗公司的预测,他们在中国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和生产线每年可以产生超过3亿英镑的净利润。
有钱不挣是傻子,罗罗公司这一次坐不住了,管他什么大哥不大哥的,只要是公司不倒闭,其他都在说。
罗罗公司为了抓住中国市场的机遇,主动的来到中国点头哈腰,说出了一切合作共赢的要求,并极大程度的表示了自己的决心。
曾经看到跟命一样重要的核心技术也愿意进行分享了,决定在中国建厂开公司,这一决定震惊了全球。
他们不仅愿意为中国航空公司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维修服务,还承诺提供技术支持,将其先进的发动机维修技术引入中国,帮助中国提升航空维修水平。
除此之外,罗罗公司也与愿意在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方面对中国进行大力支持,一起推动世界新科技领域。
这一切付出的背后,都是源自于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其中最明显的就是中俄合作的 CR929 远程宽体客机项目,这像是一块大肥肉,时时刻刻引诱着罗罗公司。
一是因为拿下这个项目,整个公司就可以说是东山再起了,二是因为,罗罗公司希望通过为该项目提供发动机等核心部件,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全球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地位。
CR929项目对于罗罗公司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既对中国是有所求,那肯定要拿出一点诚意,所以才会有以上的操作。
与罗罗公司进行合作,对于中国来说,也是有诸多好处的,尽管现在实力大不如前,可是他们公司的先进技术与丰富经历可以为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加速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技术进步。
罗罗在中国建厂,也是控制成本的一方面,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制造能力,对于中国来说,建厂,不仅可以分担国内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为中国培养更多的航空专业人才,提升中国航空产业的整体实力。
合作归合作,还是要留一点心眼,自主研发永远是科技创新的唯一出路,核心技术极为关键,不能傻乎乎的全盘托出,也不能太信任合作伙伴,毕竟麦道公司的运十教训还历历在目。
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京报网:国航与英国罗罗公司合作在京设厂,预计2026年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