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盛頓看來,朔爾茨對中國釋放善意就是「背叛」

在華盛頓看來,朔爾茨對中國釋放善意就是「背叛」

德國總理朔爾茨結束了對中國的訪問,但是中國和德國的互動並沒有結束;隨着第五屆進博會的召開,大批德國企業正在尋求進一步開拓中國市場,與朔爾茨一同前往中國的德國工商界代表帶來了更多的投資。

中德關係正在向前進而不是向後退,顯然讓華盛頓有些人非常痛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有白宮官員指責朔爾茨訪問中國,為北京提供了「突破口」,中國的目的,就是想通過貿易的方式,給華盛頓和歐盟製造分裂。

報道將朔爾茨的行程形容為「11個小時的旋風式訪問」,或許是為了讓讀者覺得朔爾茨「來也匆匆、去也匆匆」,與中國的交情並不是那麼深厚;但是報道提到朔爾茨的訪問成果時,又顯得相當糾結。報道稱,儘管朔爾茨停留時間不長,但是仍然簽署了大量商業協議並宣布了新的合作領域,還重申了中德曾經的密切關係;在他停留北京期間,中國航空器材集團與空客簽署了140架空客飛機的批量採購協議,總價值約170億美元。對於自己此行的外交成果,朔爾茨表示,「今天來到北京是件好事,也是件正確的事」。

朔爾茨顯然對自己的北京之行持肯定態度,但是華盛頓卻先後釋放出了自相矛盾的信息。首先是國務卿布林肯,他公開表示「強烈同意」這次朔爾茨訪問中國的目的,然後「吧啦吧啦」一堆話來證明自己不是瞎說的,然而誰都知道,由不得他「不同意」:眼下美國的外部環境相當不妙,在亞洲、拉美、非洲的影響力都在急劇下滑,所以華盛頓無法放棄歐洲,在這個節骨眼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沒必要跟德國為此發生矛盾。

 

其次就是《華爾街日報》援引這名消息人士的話,這是華盛頓的真實態度,但是只能藉助「匿名消息人士」的嘴說出來:在華盛頓眼裡,朔爾茨訪問中國,就是對美國和「跨大西洋聯盟」的背叛,因為這個行為違背了華盛頓給德國乃至歐洲的「歷史使命」。在華盛頓眼中,歐洲不允許有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管是歐盟還是北約,唯一的「使命」就是無條件執行華盛頓下達的任何指令,就算「君要臣死,臣也必須去死」——所以歐洲必須配合美國,徹底堵死中國的發展道路,既是歐洲需要為此陪葬也無所謂。

然而朔爾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德國不願意成為美國地緣政治遊戲的犧牲品。有專家指出:朔爾茨此行基本上就是在為他任期內的對華戰略奠定基調;朔爾茨上任後,德國政府就在着手制定新的「對華戰略」,這項工作是由綠黨領導的德國外交部負責,但從拖沓的程度來看,這份戰略基本上屬於難產,原因也很簡單,一定是基民盟與綠黨在政策上發生了分歧。

綠黨一直追隨美國的外交政策,由他們編撰的對華戰略一定是充滿了強硬措施,說不定能給中德關係造成顛覆性影響,這必然遭到朔爾茨的強烈反對。眼下,朔爾茨剛剛成功地完成了對中國的訪問,並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這就讓朔爾茨和基民盟在指定「對華戰略」的博弈中取得不小的籌碼——如果基民盟取得主動權,那麼這份戰略一定不會讓美國滿意;如果綠黨占了上風,中國一定不高興。

可以說,在這份關鍵戰略上,德國是「風箱裡的老鼠——兩頭受氣」,但問題在於:德國的對華戰略,為啥要看美國的臉色?朔爾茨前往中國,是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但是德國真要作為獨立國家,任重而道遠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