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南部与印度交界的喀喇昆仑山脉上,树立着一间边境哨所,其设置于清朝,主要是为了防备境外势力入侵华夏土地。由于生存环境恶劣,有不少驻守的士兵长眠于此,幸存者在埋葬了战友的遗体后,继续在风雪中坚守,绝无退缩之意,这间哨所的名字叫塞图拉。
故事要从清末讲起,当时中央政府逐渐衰弱,对边境的控制力远不如以前。于是乎列强趁虚而入,开始大肆吞并中国的土地,山东、旅顺、澳门先后被强占,清政府对此无可奈何。身处中亚的浩罕汗国也想来分一杯羹,于是派遣阿古柏率军入侵新疆。新疆军民虽奋勇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遭遇失败,以致疆地全数落入贼人之手。
阿古柏为了巩固统治,一边向沙俄和英国寻求支持,一边派人向奥斯坦土耳其示好,请求获得册封,以确立其在新疆统治的合法性。沙俄和英国正打算染指中国西北,他们欲让阿古柏做先锋,替自己打开局面,于是便对其的侵略行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奥斯曼土耳其已经临近解体的边缘,急需一场胜利来稳住局势,延缓衰败之相,因此其君主将阿古柏封为“埃米尔”,将他纳入奥斯曼的官僚体系中,把他侵占新疆的行为视为帝国在东方的“大捷”,用以凝聚国内人心,同时又为阿古柏提供大量军火援助,希望他“再接再厉”。
阿古柏得到多方的支持之后,信心大增,他一方面在新疆实行残暴的统治,一方面又举兵向内地推进,开始与清朝甘肃驻军交战。清朝重臣左宗棠意识到阿古柏不除,西陲将永无宁日,于是便向朝廷请缨远征新疆,驱逐外敌,恢复故土,得到了慈禧的应允。
1876年,左宗棠率领数万名官兵直取新疆北部,而后虎视南部,在战略上给予阿古柏强大的压力。阿古柏一时陷入深深的忧惧之中,身心俱疲,最终于1877年中旬暴毙,其部下瞬间做鸟兽散,左宗棠趁势挥师南下,一举消灭叛军,让新疆重归中原王朝治下。此役极大震慑了沙俄,他们意识到清政府并非任人宰割的羔羊,仍有一战之力,因此暂时放弃了入侵中国西北的计划。但英国却并未就此善罢甘休,他们作势要从印度北上侵犯新疆。左宗棠闻讯后,决定在中印边界的喀喇昆仑山脉上设置一座哨所,充作警戒、护边之用,塞图拉就此诞生。
塞图拉位于高山顶上,极端天气较多,生存环境非常恶劣,驻守于此的官兵们在夏季天气好一些的时候,能得到补给,吃喝基本上不愁。可一旦到了秋、冬、春时节,大雪封山,后勤断绝,大家只能靠着喝面糊糊度日。晚上气温降到零下十几度的时候,他们就只能瑟缩在一起,围着篝火取暖。
1928年,新疆归附国民政府,新上任的新疆主政官很重视对塞图拉的维护,他将当地驻军增加到200余人,并让官兵们在附近展开巡逻。这无疑是一项极其危险的任务,高原缺氧,长久步行对身体伤害极大,再加上食物不足,热量摄入不够,致使很多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最终倒在了巡逻的路上。
原本每一批官兵的驻防年限是一年,可当解放战争爆发后,国府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东、北部的战场,遗忘了这个边陲的哨卡,再也没有派人来换防,以至于1946年上山的百余名士兵足足在山上挨冻受饿滞留了4年之久。直至1950年,解放军某连来到塞图拉,国民党官兵们急忙迎上来,一边痛哭一边喃喃自语道:换防的终于来了。
可当他们看到解放军胸前的番号标识时,又突然生出警惕之心,问解放军是谁的部队。解放军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这4年来国家的变化,表示国府已经溃灭,蒋介石败逃台湾了,现在的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国民党官兵这才放下心来,在举办了简单的交接仪式后,他们被礼送下山,移交给新疆军区。新疆军区的干部在核实了他们的身份之后,给他们发了路费和通行证,让他们回家生活。
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势力都别想染指!塞图拉作为新疆抗敌的第一线,作用不言而喻,守在此处的士兵们也深感责任重大,不论处境有多么艰难,都未曾生出后退之心,默默无闻保护着千里河山,他们是民族的英雄,是国家忠诚的卫士,他们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