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錯失收回不當言論的良機,不僅在國內持續動作,還國際奔走、妄圖拉攏外部勢力。如此局面下,她或迅速被否定下台,或日本堅持路線激怒中國而自食苦果。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對日戰略性反制已從”紙上”落到實處,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為何選日本、為何是此時?深入剖析,四大原因浮現,凸顯中國此次出手之重、決心之堅。

其一,祖國統一在推進,阻華者必被碾壓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與不可動搖的核心利益。當下,種種跡象顯示,統一台灣已從長遠目標邁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1、全國人大常委會以立法形式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宣示國家主權,重申1945年台灣已回歸中國,強化對台管轄的法理依據。此舉與《反分裂國家法》相呼應,構建起「實體法+歷史法理」的完整管轄架構。「推進祖國統一」首次納入國家五年規劃,體現統一從政治表態提升為國家戰略。司法層面,最高法等五部門聯合出台意見,明確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在台分裂行徑,行使司法管轄權,從法理和歷史層面徹底否定「台獨」敘事。

2、法律實施精準有力的清剿行動。福建泉州、廈門市公安局發布懸賞通告,徵集台灣網紅溫子渝(「八炯」)、陳柏源(「閩南狼」)及18名台灣軍方「心戰大隊」骨幹違法犯罪線索。國台辦發言人稱此為回應兩岸民眾懲「獨」呼聲的正義之舉。這兩個「黑網紅」長期分裂國家、抹黑大陸政策、欺凌大陸配偶,充當民進黨當局及西方反華勢力「馬前卒」。我國正加快對台行使管轄治理權,台灣當局權力空間萎縮,且在立法、司法、執法和軍事等層面全方位推進。

3、解放軍通過「聯合利劍」「海峽雷霆」等台島周邊系列演習,彰顯武力威懾,常態化戰備警巡,實現對台海空域有效管控。大陸在國際事務中,以保障海外台胞權益、主導台灣參與國際組織名義等舉措,持續行使對台代表權。歷史上,從元設澎湖巡檢司、清置台灣府,到1945年台灣光復,中央政府對台主權管轄一脈相承、有法可依。
事實表明,台灣當局屬「地方割據」,無法理合法性。中國正通過多元手段加速落實對台主權與管轄,當前呈現「法律、執法、軍事、歷史敘事」多維推進態勢,統一已進入實質階段。

其二,日本是「殺雞儆猴」的最佳戰略樣本
日本作為亞洲第二大經濟體及美國核心盟友,分量舉足輕重,對其強硬能引發連鎖效應,而懲戒小國震懾力有限。中日間歷史積怨與現實爭端並存,中國應對手段多樣,且具地緣優勢,進退皆有據。以日本為「警示案例」,可讓歐盟等觀望台海局勢的國家,看清干涉他國內政的代價,達「敲山震虎」之效。

其三,中國剛剛測試了美國的能力,恰是迎頭痛擊的好時機
大國戰略博弈中,時機與分寸關鍵。中國對日強硬,源於重新審視中美實力對比。此前中美在關稅、稀土等領域多輪交鋒,中國精準反擊,讓美感受到壓力,傳遞「談,大門敞開;打,奉陪到底」信號,也讓自身對反制信心倍增,暴露美「紙老虎」本質。
日本近期危險動作因戰略誤判,其頑固立場與擴張野心難以外交化解。若其執迷不悟,將葬送中日關係,引發地區衝突,東亞安全受挑戰,日本也必付出代價。
當下,對日行動時機成熟。美國戰略注意力分散、顯疲態,中國此時對美亞太重要盟友施壓,可讓其感受失力,客觀上也是推進統一的契機。

其四,中國徹底清算日本的軍國主義的戰略需要
高市早苗在日本政壇根基淺,非傳統門閥出身,其上台似為各方找的替罪羊。原因在於日本軍國主義未徹底清算,倭皇在、靖國神社存,日本人不反思,極右翼遲早會復甦。不除極右翼根基,傀儡和替罪羊會不斷出現為軍國主義招魂。對日本軍國主義清算的歷史課需補齊,否則日本難有和平。
日本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我們不必懟,應觀其言、察其行,此乃欲擒故縱之策。日本當年罪行有筆舊帳未清算,當時條件限制只能先記下,如今清算時機和能力已成熟。

當下國際秩序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些二戰戰敗國伺機顛覆戰後秩序,給世界和平帶來嚴重挑戰。日本瘋狂挑釁中俄,德國聯合行動司令部司令稱柏林做好與俄開戰準備,還準備協助向俄邊境部署80萬北約部隊。如今國際局勢下,他們或認為五常陣營分裂、戰爭是其崛起機會。
二戰結束多年,日德忘了自身地位由來,有顛覆戰後國際體系之威脅,五常國家有義務對其約束。中美作為二戰主要戰勝國,有義務確保戰敗國不再威脅人類文明。主導東亞格局時,對日本的清算終要補上,這是對歷史及各方和平負責。


中國對日採取強硬舉措,非一時衝動,而是從統一大業、戰略威懾、時機把控、歷史清算四大層面深思熟慮後的行動。這是組合策略,更是鄭重宣告:在核心利益上,中國絕無退讓可能。任何低估中國意志與實力的對手,必在這精準有力的舉措下,承受沉重代價。
而且,中國的憤怒不再只是言語,行動已經開始!
讓日本撤回錯誤言論,中國有的是合法合規的正當手段,日本必將付出沉重代價,只是這回千萬別慫,千萬別投降,不然我們還不好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