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秘密從中國進口導彈燃料?被以色列盯上,衛星監控一清二楚

伊朗秘密從中國進口導彈燃料?被以色列盯上,衛星監控一清二楚

一场停火协议背后,藏着一枚高超音速导弹的秘密,

2025年6月,当以色列不得不接受停火时,很少有人知道真正让他们低头的原因。

现在,西方卫星拍到的照片显示,伊朗正在从中国大量进口一种”敏感化学品”,

以色列媒体直接放话:下次动手的借口找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枚导弹改变的战争

2025年6月18日凌晨,伊朗革命卫队发射了一枚名叫”法塔赫-1″的高超音速导弹。

这玩意儿射程1400公里,终端速度能达到13到15马赫,弹头上还装了个球形发动机,喷嘴能360度转,飞行轨迹根本预测不了。

结果呢?美国和以色列吹嘘了好几年的反导系统,愣是没拦住。伊朗革命卫队当晚就发了声明,语气相当自信:”我们已经完全控制了以色列的领空,那里的居民在伊朗的导弹袭击面前已经完全没有防御能力。”

6月19日,伊朗又公开了”霍拉姆沙赫尔-4″弹道导弹,被认为是他们破坏力最强的家伙。6月22日第二十轮打击时,伊朗一口气发射了40枚导弹,包括这款”霍拉姆沙赫尔-4″和”城堡破坏者”,直接瞄准本-古里安国际机场等多个目标。

美东时间6月23日晚上6点02分,特朗普发表声明宣布停火,还给这场冲突起了个名字叫”十二日战争”。停火机制挺有意思:第一阶段12小时伊朗先停火,第二阶段12小时后以色列跟进,24小时后战争正式结束。

就在停火后没几个月,欧洲情报机构盯上了几艘伊朗货船,根据卫星照片显示,9月底到10月初,至少有两批货轮从中国出发,一批从珠海港起航,另一批从长江沿岸的港口出发,船上装着2000多吨高氯酸钠。

这些船的行为特别反常。正常货船都会开着定位系统,方便港口调度和海事监管。但这几艘船一到公海就把定位系统关了,航行路线还反复绕弯,明显在躲监控。

高氯酸钠是个什么东西?说白了就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式NaClO4,能溶于水和乙醇,480度高温下会分解。平时的用途挺广泛,可以制造高氯酸和其他高氯酸盐,也能用来制造炸药,还能当分析试剂和氧化剂。

这玩意儿稍微加工一下,就能变成高氯酸铵——这可是弹道导弹固体推进剂里的核心氧化剂。

用化学术语说,就是通过复分解反应,高氯酸钠能轻松转化成高氯酸铵。所以它虽然被列入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但国际制裁清单上却没明确禁止运输。

这批货最终的目的地是伊朗的阿巴斯港。说起这个港口,今年4月份刚发生过一起大爆炸,仓库里堆放的高氯酸钠和其他化合物起火燃烧,造成57个人死亡。

伊朗当局当时排除了人为因素,还强调这批货物跟军事没关系。

现在爆炸才过去几个月,仓库里又堆满了这种危险品。

欧洲情报人员透露,自从今年6月联合国重启对伊朗制裁以来,伊朗就开始从中国大量囤积这批货,现在全堆在阿巴斯港的仓库里。要是再出什么意外,搞不好又得死人。

美国当然不会坐视不管,2025年4月29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就出手了,一口气制裁了6名个人和6个实体,

理由是他们参与了代表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采购弹道导弹推进剂原料的网络,为从中国向伊朗采购高氯酸钠和癸二酸二辛酯提供了便利。

整个2025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的制裁简直是密集轰炸:2月6日一轮、3月20日一轮、4月16日一轮、5月13到14日连着两天、6月20日又来一轮……累计数十家航运公司、炼油厂和数十艘油轮被列入制裁名单。

3月20日那次制裁尤其狠,美国首次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茶壶”炼油厂。4月16日,山东胜星化工因为购买了价值超过十亿美元的伊朗原油被制裁。

5月13到14日那两天,一下子就有12家中国实体和多艘油轮被列入SDN清单。

美国指控说,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的主要商业附属公司建立了一个全球网络,专门负责伊朗石油出口和资金运作。

这些企业的操作手法也挺有意思——不断建立空壳公司,然后根据多家空壳公司之间的一系列”交易”来运输石油,试图躲过制裁。

特朗普5月1日还专门发了个狠话:”任何从伊朗购买石油或石化产品的国家或个人,都将遭受美国制裁。”

中国的立场

面对西方的指责,中国外交部的态度挺硬。他们说不清楚具体运输情况,但强调中方”根据国际义务和国内法律法规,一贯对两用物品实施出口管制”。

同时表态说,中国致力于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反对制裁和施压,也不认可联合国重启对伊朗制裁。

这里面有个关键的法律问题。联合国关于禁止出口到伊朗的材料文件中,压根就没有把高氯酸钠列进去。虽然它是高氯酸铵的直接前体,但联合国制裁未能明确禁止这种化学品。

所以中国相关出口企业完全有权声称,他们没违反任何联合国制裁。

这就是个法律漏洞——国际上现在管不了这个加工流程,只能靠出口国自己把控,高氯酸钠本身是合法化工原料,稍微加工就能变成导弹燃料的关键成分,这个转化过程太容易了。

以色列的下一步行动

以色列那边可坐不住了,今年6月,他们刚刚空袭过伊朗的军事设施,把对方部分导弹库存炸没了。现在看到伊朗频繁从中国进货,以色列媒体直接认为伊朗在偷偷重建导弹库。

以色列的威胁评估也发生了根本转变。在他们看来,哈马斯、真主党这些伊朗的代理人已经完全不足畏惧了。胡塞组织被清除了一半高层后,最近也比较老实。现在唯一能对以色列产生真正威胁的,就是伊朗本身——尤其是他们的弹道导弹。

以色列媒体最近开始放风说,如果伊朗真拿这些材料造导弹,不排除会再次动手打击。以色列最近还在边境练兵,说是为了防备突然袭击,但谁都看得出来他们在等机会。

以色列觉得,只要伊朗敢大规模制造弹道导弹,他们就有理由继续打。从中国进口导弹材料的前体,很可能就成为下次动手的借口。以色列媒体的判断很直接:伊朗如果确实利用这些进口材料重建导弹系统,以军对伊朗的打击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伊朗的真实处境

有意思的是,西方一直在炒作伊朗从外部获得技术支持,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伊朗在军工技术领域的进步,很大程度上是被西方逼出来的。

几十年前,伊朗根本算不上什么军事强国。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制裁和封锁,他们硬是在导弹技术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的成功试射就是最好的证明——这玩意儿真正突破了美以的反导系统,改变了地区军事平衡。

伊朗早就具备独立生产固体导弹燃料等新型复合材料的能力,压根不需要从国外进口。西方完全可以从残骸中分析出伊朗的导弹技术,没必要东拉西扯。

当然,伊朗也确实在进行战备重建,过去30年里,伊朗空军几乎没有补充任何新的战机,欠账太多了。

他们长期对西方抱有幻想,搞了一种”自废武功”的做法,现在被以色列打醒了,才知道美国和以色列不会放过他们,必须认真备战。

但伊朗的战备重建并不是简单依赖中俄。他们更多是想把中俄装备整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配合自己的弹道导弹和无人机,来威慑美以。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现在的焦点就是:高氯酸钠到底算普通货物还是违禁品?这个问题估计还要吵很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