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立下三大規矩,日本歐洲全線停產,荷蘭承認:強搶是無奈之舉

安世立下三大規矩,日本歐洲全線停產,荷蘭承認:強搶是無奈之舉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荷兰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强抢安世,本以为是抢到了香饽饽,可最终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公司成空壳,中国企业对芯片还进行了管控。

在荷兰安世总部被荷兰政府强抢之后,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却并没有损失多少,还推进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让其他国家明白了中国在芯片领域的地位。

而荷兰面对各方施加的压力,迫不得已出来表态了,荷兰官员表示,强抢安世是必要之恶,更是无奈之举。

2025年9月30日,荷兰政府出人意料的,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总部,不仅冻结了安世的资产,还暂停了中国籍CEO的职务。

虽然荷兰是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对安世进行的接管,但是明眼人都清楚,国家安全,只是西方国家用来强占的,一个百试百灵的说法罢了,本质上,荷兰就是看中了这家企业,因此想要将中国从中踢出去。

可以说荷兰是完全不尊重中国企业,想当初安世半导体被中国企业收购之后,中国企业尊重荷兰,虽然是百分之百占股,但是并没有将欧洲高管全部踢出了公司反而保留了他们在公司的职位,并愿意向他们学习,并没有全权接管公司,维持了它原来的发展路径。

直到后来,中国企业才逐渐更改经营模式,带领安世半导体更上一层楼,规模越来越大,研发的专利也越来越多。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中国企业尊重荷兰,荷兰却不尊重中国企业,在没有打任何招呼的前提之下,就强行接管了安世,并且将中国踢出了局,不过,荷兰方面忽略了一个最核心的现实。

在当今的全球产业格局下,真正的权力并非是那存在于法律文书上的股权,而在于谁能掌控着产能,谁握着供应链的命脉。

安世半导体有超过70%的产能位于中国,安世在东莞的封测基地,更是承担了全球60%以上的相关业务。

虽然安世在荷兰的总部有部分的技术专利,但是技术人员可是中国的,这边荷兰封锁技术,另外一边中国安世的员工就能将其破解。

安世荷兰总部被强行接管,也并没有影响到国内的工厂,甚至连机器都没停,照样运转,工人也照样上班,仿佛荷兰的接管,跟自己毫无关系一样。

不过,虽然对中国企业影响不大,但在安世被接管后,中国方面也做出了回应,对安世半导体在中国生产的待定芯片,进行了出口管制,这一招,直接捏住了全球汽车产业的“七寸”。

经历20多天的断供后,欧洲许多车企库存告急,比如德国的大众,为了自保,不得不关闭了最热门车型的生产线。

除此之外,还有日本汽车制造商本田在墨西哥的工厂,也因为安世芯片断供,被迫停产,在这种情况之下,一些企业求到了中国面前,希望中国可以高抬贵手,取消限制。

在10月23日这天,中国安世如他们所愿,确实取消了芯片封控,但是,中国方面也提出了三个要求。

这第一个要求就是,之前欧洲企业是和荷兰总部签的合同,但是现在,他们需要和荷兰总部解约,重新和中国安世签订专属供应协议。

除此之外,中国安世要求,所有的交易,都需要用人民币来结算,这样一来,不仅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又成功将中国的芯片,抬到了“硬通货”地位。

这最后一个规定就是,虽然恢复了对国外企业的芯片供应,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优先满足中国国内的需求。

这三条新规堪称是王炸,因为安世半导体在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地位可是真不低,它虽然不追求最顶尖的制程,却是汽车车窗控制、电源管理等基础功能不可或缺的部件,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

甚至在2024年的时候,安世半导体的市场占有率,还打破了英飞凌在这一领域的垄断,拿下了全球第一。

因此,在中国安世新规定出台后,不少车企开始排着队找中国签订合同,与此同时,他们对于荷兰的指责也并没有减少。

面对国内外的指责,荷兰官员站了出来,在10月27日这天,荷兰媒体《新鹿特丹商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为荷兰政府强抢安世半导体的行为,做出了辩解。

在这篇报道之中,荷兰官员反复使用“必要之举”、“唯一选项”等词汇,试图荷兰的明强行为,包装称无奈之举。

荷兰官员试图用他们的思想,来给大众洗脑,反复强调,如果荷兰不去强占安世,那么安世半导体的知识产权,就有很大的可能,会被中国企业“窃取”,甚至还夸张的表示,欧洲的研发中心,也会被中国“做空”。

在荷兰官员说出这些话之前,全然没有考虑到,中国企业既然已经花钱,买下了安世所有的股份,那么安世的知识产权,就归中国企业所有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企业想要对安世的技术进行共享、转移甚至是买卖,都和荷兰没有任何的关系。

并且,荷兰官员所说的关闭欧洲研发中心,大规模地裁掉欧洲员工,更是子虚乌有,这些都是他们凭空捏造的,根本没有现实依据。

如果,荷兰的这种逻辑能够被其他国家所承认,那么任何东道国都可以随时、随便找一个理由,将外资企业的资产没收了。

但好在,荷兰的这种“强盗逻辑”并没有被广泛认可,荷兰也为他们这种强盗逻辑付出了应有的代价,企业成空壳,国际信誉也下降了。

不过,荷兰这件事也给中国企业提了个醒,那就是在外进行投资的时候,一定要将技术和产业链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要永远记住,技术和产业链才是最大的底气。

就算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只要你掌握了技术和产业链,那么你就可以做到随时抽身,完全可以另起炉灶,不受限制。

最后,希望西方国家有了荷兰这个前车之鉴,能够早些醒悟,不要再试图拿中国企业开涮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