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扬言再打两三年,一边又说停火没问题,泽连斯基一天之内看似“背道而驰”的两种说法,实际上是没招了。不过,泽连斯基再次把话题扯到中国身上,也着实令人意外。

泽连斯基近日发表讲话
日前,泽连斯基在接受采访时抛出的两句话,引发热议。他先是喊话乌克兰还能再打两三年,前提是欧洲得“出钱”,紧接着又说停火也不是没可能,并且暗示特朗普在中美会晤中施压中国,让中国出手调停俄乌冲突。
一会说打一会又说停火,泽连斯基看似矛盾的说法,实际上是没招了。上周,欧盟委员会确实提出了一项计划,对乌克兰进行2到3年的财政支持。但是,在是否利用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问题上,欧盟内部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目前,欧盟冻结的俄资产约有2100亿欧元,但是大部分为比利时持有。比利时对此事态度谨慎,认为要动这笔钱,欧盟各国就得提前说好,如果俄罗斯因此而报复欧盟,各国都得平摊责任。说白了,比利时不过是害怕自己成为俄罗斯报复的首要目标罢了。
因此,虽然欧洲嘴上说着支持乌克兰,但是承诺远大于实际行动。泽连斯基的表态更像是“战略喊话”,一方面给国内传递“战争可持续”的信心,另一方面倒逼欧洲兑现承诺。但是明眼人都清楚,先不说欧洲能否兑现承诺,即使欧洲支持,没有美国,这场仗怕是也打不赢。
所以,在寻求财政支持的同时,泽连斯基也展现出对和平谈判的开放态度。毕竟,如果能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俄乌冲突,对乌克兰没有坏处。但是,泽连斯基再次把话题扯到中国身上,着实令人意外。

普京和特朗普
泽连斯基的目标很清楚,不论是和特朗普谈判,还是喊话中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对普京进行震慑,使得乌克兰能在和平谈判中拥有更多话语权。泽连斯基对乌克兰的定位倒是很清晰,直言乌克兰没有任何可以施压中国的办法,因此才让特朗普出马。
泽连斯基的清醒认知,本质上是一种策略性妥协。他主动放弃“强硬施压”的虚幻姿态,转而以所谓的“弱者形象”发声,实际上通过承认自身实力局限,博取同情。同时以“无力者”的身份发出呼吁,将中国置于“有能力影响局势却选择旁观”的舆论聚光灯下。

中乌在今年3月签署农产品合作协议
不过,泽连斯基却忽略了中国的立场。中方从始至终一再强调,中国坚持劝和促谈,既未向俄提供武器,也未对乌实施制裁,与俄乌的贸易行为也在正常进行。这种“中立”立场获得国际社会多数认可,只是乌克兰一直脑补,企图用“抹黑”的方式逼中国下场。
还是那句话,中国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也不是背后的“操控者”,这件事本就和中国无关。另外,中美贸易问题当前,特朗普尚且应接不暇,恐怕没有闲情逸致,去管乌克兰的死活。未来两三年,冲突是否延续、停火能否实现,最终取决于美俄的战略妥协,乌克兰想拉中国下水,恐怕没安好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