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外长:希望日本立陶宛强强携手,共同抵御某个侵略成性的邪恶东方核大国。
好久没在舆论场上看到立陶宛人整活了,结果这一来就整了个大的。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3日,立陶宛外长布德里斯(Kestutis Budrys)在东京接受媒体采访时,向新官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隔空喊话,希望日本能够发挥“建设和平作用”,与立陶宛“强强联手”,携手共同抵御某个拥有核武器的、侵略成性的、不遵守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同时还“十分邪恶”的东方大国。

没错,这个东方大国就是中国……的北方邻国,俄罗斯。
在采访中,布德里斯创造性地将日本称为“立陶宛的天然合作伙伴”,理由日立两国都是“俄罗斯的邻国”。
这话当时就看得我挺迷糊的,也不知道这立陶宛外长的地理是不是音乐老师教的。
要是按照他这逻辑,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夏尔巴人,也应该和生活阿拉斯加的因纽特人结盟了,毕竟他们所处的大陆板块也是相邻的嘛。
但现实是,立陶宛只是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接壤,两国边境线仅200余公里。
而日本和俄罗斯的争议岛屿(南千岛群岛)则远在北海道之外。要说俄罗斯本土的话那更是隔着一整个日本海。

除非你把加里宁格勒跟南千岛群岛的主权归属划给日本和立陶宛,否则我实在很难想象,日立这俩隔着十万八千里的国家,是怎么能成为“邻国”的。
虽然“邻国”纯属扯淡,但立陶宛对俄罗斯的焦虑确有来由。
今年以来,俄军战机已先后多次“误入”立陶宛领空。最近的一次还是在当地时间10月23日,按照立方说法,俄军一架苏-30战机和一架伊尔-78加油机一度侵入其领空约700米,并停留了大约18秒。不过俄罗斯人对此矢口否认。

除了俄罗斯之外,来自白俄罗斯方向的神秘无人机也不时“造访”立陶宛。
立陶宛人形容这种感受“就像睡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乍听之下好像还挺可怜的。
为了缓解因为恐惧俄罗斯而带来的巨大焦虑感,立陶宛选择了一套令人瞠目的应对之策。
一边将立陶宛的国防开支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5.4%,这笔钱足够给立陶宛全国每人都配发一套防弹衣了。
另一边就是向日本求援,希望日本能看在“同为价值观盟友”的面子上,拉立陶宛这个远房兄弟一把。
面对布德里斯的热切邀约,日本人脸上的表情想必是相当复杂的。

布德里斯和日本新任外相茂木敏充
迫在眉睫的朝核问题和中美博弈一个都没解决,现在突然又被要求关心波罗的海沿岸的领空纠纷。
换成你是高市早苗,这脚你跺你也麻。
虽然日媒在报道中提到了,日本自卫队的确是有将赴立陶宛参加扫雷训练的计划。但说一千道一万,仅这种级别的所谓“军事合作”,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
这就好比两只老鼠,商量着要怎么去给一头北极熊的脖子上挂铃铛。
姿态上当然是很努力的,至于效果嘛……大概也就只能用“玄幻”二字来形容了。

其实不光是布德里斯,现如今,几乎所有立陶宛外交官,似乎都患上了一种奇怪的癔症。
他们深信,只要自己能将“价值观外交”的大旗高高举起,那么地理距离、实力差距等问题都将不是问题。
但实际是,日本在俄罗斯面前早就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因为跟风美西方对对俄制裁,日本这几年没少吃北极熊的大熊掌刮子。不仅能源进口受阻、在俄投资打水漂,而且连争议领土的谈判进程也被彻底冻结了。
日本人对俄罗斯的观感可能是不比立陶宛强到哪儿去,但形势终究比人强。要是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高市早苗还要分心陪立陶宛演一出“抗俄二人转”,她的首相任期到头来只怕要比石破茂的还短。

平心而论,立陶宛外长的这番操作,其实算是小国在外交舞台上的一种求生本能。
在真正的威胁来临之前,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豁出去把动静闹大。最好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正在被人欺负。
这种策略就像幼儿园里被大朋友盯上的小朋友,为了不挨揍,立陶宛会冲每个路过自己的成年人或小孩子告状,说自己要被打了。
可问题在于,国际政治不是幼儿园。俄罗斯这头北极熊也不会因为几只老鼠的叽叽喳喳,就不磨牙磨爪了。

立陶宛将“不挨揍”的希望寄托在万里之外的日本身上,某种程度上就像即将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要求乘客重新排列座位。动作是很标准,但很可惜,嘛用没有。
这场由立陶宛外长导演的“日立联手,共抗恶俄”的滑稽戏,与其说是战略层面的地缘博弈,不如说是某种外交行为艺术。
国际政治终究不是靠喊话与价值观就能改写现实的戏台。这场戏,看过了,乐一乐,也就算了。
老鼠的会议开得再热闹,北极熊该磨牙磨爪,不还是照样磨牙磨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