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口中,給美軍捐款1.3億美元的人找到了,確實挺有分量

特朗普口中,給美軍捐款1.3億美元的人找到了,確實挺有分量

在阅读本文之前,诚邀您点击“关注”,以便随时参与讨论与分享,同时享受更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与陪伴!

美国联邦政府的停摆仍在持续,但白宫与国会之间的政治博弈却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尤其围绕130万现役美军士兵的薪资发放问题,特朗普与民主党之间的较量更是愈演愈烈,手段频出,局势扑朔迷离。

讲规则的搬出法律条文,搞对抗的则四处寻求助力,而特朗普这一次,直接请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助阵!

一、军费之争

不可否认,尽管特朗普重返总统职位尚不足一年,但他再次颠覆了外界对美国政治运作的认知。

此次政府陷入停摆,不仅暴露了美国行政系统的脆弱性,更让人们震惊地发现:原来许多美军士兵的生活竟如此拮据,而他们的纪律性却依旧坚如磐石。

之所以说生活艰难,是因为自10月1日起,由于预算案未能通过,导致超过百万军人未能按时领取10月份上半月的薪酬。

这一延迟直接造成大量军属家庭被迫前往食品救济站领取援助物资,以维持基本生计。

究其原因,美军基层薪资水平本就不高——新兵月薪普遍低于2200美元,即便是服役多年的下士,收入也仅略超3000美元。

再加上美军内部复杂的信贷体系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在工资断档的情况下,许多家庭立刻陷入财务危机,只能依赖社会救助渡过难关。

令人唏嘘的是,面对这场影响深远的薪资中断事件,整整130万名受影响的美军官兵竟未发生任何集体抗议或骚乱,展现出极高的组织纪律性与职业素养。

值得庆幸的是,特朗普迅速采取行动,通过削减民主党主导的非紧急项目,并将节省的资金重新调配,终于在10月15日成功为全军补发共计80亿美元的欠薪。

此举完成后,他立即在公开场合猛烈抨击民主党,指责正是对方的顽固立场导致国家陷入困境,令军人家庭蒙受苦难。

不得不说,这波操作堪称精准的政治表演——既兑现了对军队的支持承诺,又成功将舆论矛头引向对手。

民主党方面随即反应激烈。

好家伙,特朗普你这是玩得一手好牌啊!

明明是你制造僵局,反倒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把自己包装成拯救军队的英雄?

于是,在10月23日的国会表决中,民主党议员联合否决了共和党提出的专项军饷拨款法案,明确表示:在政府全面恢复运转前,不得单独为军队发放薪资。

从策略上看,民主党试图以此施压特朗普让步,迫使他接受包含其政策诉求的综合预算协议。

然而这一决定在公众层面却显得极为冒险。

毕竟,对于那些靠每月两三千美元养家糊口的军人及其家属而言,他们并不关心资金来自哪个政党或哪项法案,只在乎能不能准时拿到工资。

如今局面已然清晰:特朗普成了那个竭尽全力保障军人工资的“守护者”,而民主党则被贴上了“阻挠发薪”的标签。

即便其初衷是为了争取整体谈判优势,但在大众眼中,这种做法无异于拿士兵的家庭福祉做政治筹码。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完全无视传统博弈逻辑,根本不惧政府长期停摆带来的负面影响。

而普通士兵也不会像政客那样权衡“大局”与“原则”,他们只看结果。

因此,民主党的这次反击,更像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而特朗普则趁势加码,在舆论战场上大肆渲染自己的“护军”形象,进一步巩固保守派选民的支持。

二、我有一个朋友

就在民主党阻止军饷拨款的同一天,特朗普现身其常用社交平台,发表了一段极具煽动性的声明:

“几天前,一位朋友联系我。他说,出于对军队的热爱、对国家的忠诚,愿意个人出资填补因政府停摆造成的军人工资缺口。”

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又一次典型的“懂王式吹嘘”,但很快,五角大楼确认收到一笔匿名捐款——金额高达1.3亿美元。

这笔款项用途明确:专用于缓解军人短期经济压力。

计算一下便可得知,这笔钱平均分配给130万士兵,每人恰好获得100美元。

虽数额不大,难以根本改善生活,但象征意义极其强烈。

要知道,这笔捐赠出现的时间点太过巧妙——几乎是在民主党刚刚宣布“不准发薪”之后立刻到账,仿佛是对国会决议的一记当众耳光。

无论是否刻意安排,外界都很难不将其解读为一次精准的政治回应。

若不对此作出强硬反应,民主党未来的政治威信恐将大打折扣。

不过考虑到美国政治生态的复杂性,即便一向喜欢高调炫耀人脉资源的特朗普,这一次也罕见地保持低调。

他表示:除非得到捐助人许可,否则不会透露其身份,并强调此人“不求名利,只想默默支持军队”。

此言一出,反而激起更大好奇。

毕竟在特朗普的圈层中,多数富豪唯恐天下不知其影响力,恨不得名字刻上摩天大楼,怎会有人甘愿深藏功名?

然而美国的媒体侦探们可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那些长期追踪权贵动态的调查记者,以及与民主党关系密切的新闻机构。

短短数日内,多方线索交叉比对,终于揭开了这位神秘捐赠者的真面目。

此人正是美国顶级财阀家族代表——梅隆(Mellon)家族的核心成员。

消息曝光后,虽有惊讶之声,却无人感到意外。

原因在于,该家族早已是特朗普政治崛起背后的重要金主之一。

早在去年总统竞选期间,梅隆系就曾向其阵营注入高达5000万美元的政治献金,为其胜选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相较之下,区区1.3亿美元的捐款,不过是其庞大资产中的微小支出,几乎不会对其财富总量产生任何影响。

但真正引发关注的问题是:为何敢于在此敏感时刻出手?难道不怕成为民主党的攻击目标吗?

这就必须深入剖析梅隆家族背后的庞大力量网络了。

三、隐藏大佬

熟悉美国近代史的朋友或许还记得,“托拉斯”时代曾涌现出一批掌控国家命脉的工业与金融巨鳄。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些企业巨头的实力甚至可与联邦政府抗衡,深刻塑造了美国的经济格局。

例如,标准石油一度垄断全美90%的石油产业链;

洛克菲勒财团控制着全国七成以上的钢铁产量;

尽管经历罗斯福父子及肯尼迪等改革派总统的强力反垄断打击,这些财阀虽遭削弱,但仍保有深厚根基与广泛影响力。

而梅隆家族所依托的梅隆财团,正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顶级势力之一,且长期位居美国财阀金字塔顶端。

确切地说,它是美国历史上最持久、最具统治力的金融世家之一。

其影响力之强,可见于一首流传于1929年大萧条时期的纽约童谣: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这并非文学夸张。巅峰时期的梅隆财团,掌控着全美95%以上的铝业生产、20%的原油开采、75%的乙醇制造、三分之一以上的银行业务以及近三成的钢铁产能。

即便进入21世纪,该财团仍控股上百家企业,业务遍及金融、能源、冶金、造船、军工等多个战略领域。

旗下拥有的海湾石油公司,至今仍是美国最重要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

阿姆科钢铁公司位列全美五大钢铁巨头行列;

以家族命名的梅隆银行,则稳居全美最强25家银行之列。

截至2007年,纽约梅隆银行管理与托管资产规模突破20万亿美元,其中主动资产管理达1.1万亿美元,为全球最大的证券服务提供商。

更为惊人的是,梅隆家族在美国政军两界均拥有深远人脉。

在政界,家族曾培养出多位财政部长,并长期为共和党高层制定经济政策,同时积极干预民主党执政进程。

例如,克林顿总统任内的“拉链门”丑闻之所以迅速发酵并引发弹劾危机,背后就有梅隆势力暗中推动的痕迹。

而在军事领域,梅隆与洛克菲勒家族共同持股世界最大防务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和西屋电气(Westinghouse),长期承担五角大楼与NASA的核心项目。

可以说,他们是“军工复合体”的核心缔造者与最大受益者。

毫不夸张地说,相较于四年一轮换的总统、任期有限的国会议员,梅隆家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永恒掌权者”。

他们是超越两党政治的存在,能够在幕后左右国家走向。

正因如此,他们根本不畏惧民主党的批评或报复。

在他们眼中,所谓的政党轮替,不过是舞台上的演员更换而已。

事实上,自从能对超级富豪征收90%税率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去世后,美国精英阶层便达成一项默契:绝不允许再出现一个敢于挑战财阀利益的强权领导人。

也因此,近八十年来,没有任何一位总统真正动摇过这些深层结构的力量。

讽刺的是,如果所谓“深层政府”确有其事,那么梅隆财团不仅存在其中,更应位列前三甲。

可眼下现实却是:这个传说中的“影子权力中心”,正与特朗普亲密合作,公开站队。

听听特朗普是怎么夸他的“朋友”的吧:

“一位伟大的美国公民”、“一位极具分量的人物”。

的确,这份“分量”,不只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结语:

美国政府的停摆仍在延续,若无重大转折,本月内恐怕难见终结迹象。

但更令人忧虑的是,每一次高层的政治角力,最终买单的总是底层民众。

白宫里的政客、国会中的议员,不会因为预算僵局而吃不上饭,也不会因停摆失去医疗保险。

可在美国街头,已有退伍老兵因无法领取补助而被迫卖血维生;

有单亲母亲带着孩子在救济食堂排队等待一顿温饱;

有年轻士兵看着账单逾期却无力支付。

他们的苦难,又有谁真正关心?

在一个连基本社会保障都无法保障的社会里,资本不仅可以操控政策,还能披着“爱国”外衣进行慈善表演。

而这,或许才是最悲哀的真相。

文章信息来源

大河报:给美国捐款1.3亿美元!特朗普“富豪”朋友,身份曝光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