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對華敞開懷抱的加拿大,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要對華敞開懷抱的加拿大,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當川普宣布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時,加拿大總理卡尼迅速將目光看向了中國。加拿大外長阿南德更是在訪華時高調宣稱中國已經成為「戰略夥伴」。

加拿大官員透露稱,卡尼希望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與中國領導人舉行會晤。若此計劃未能實現,11月的G20峰會也被列為備選場合。這種突如其來的熱情,與數月前對華強硬的姿態形成了鮮明對比。

要對華敞開懷抱的加拿大,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川普關閉了與加拿大的談判大門】

對中國來說,加拿大的「友好呼喚」無疑需要謹慎對待。接下來發生的一幕,也恰恰印證了中方的先見之明。

就在外界以為中加關係將迎來轉折點之際,新的變數出現了。加拿大做出了一個令人費解的決定:對來自中國的卡車車身啟動反傾銷調查。這個時間點的選擇很巧妙——恰逢卡尼準備前往APEC峰會尋求與中國領導人會晤之際。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聲稱,此次調查源於兩家本土卡車車身製造商的投訴,最終將確定中國生產商出口的卡車車身是否以不公平價格銷售或獲得補貼。

要對華敞開懷抱的加拿大,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加拿大啟動了對中國卡車車身的反傾銷調查】

加拿大這次的操作,顯然是想兩面下注。一方面,他們急於在國際舞台上樹立一個獨立的形象,尤其是在美國的陰影下,加拿大希望表現出自己的獨立性,以在全球事務中爭取更多話語權。這也解釋了為何他們頻頻提到與中國加強合作的必要性。畢竟,要走一條不同於美國的路,不借道中國恐怕難以為繼。

然而,政治世界從來沒有那麼簡單。加拿大對中國產品發起反傾銷調查,其背後更多的是對國內利益的權衡和國際輿論的回應。這種做法多少有些討好美國的意味,試圖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找到某種微妙的平衡點。

但深入分析就會發現,這樣的舉動最後結果只有一個——偷雞不成蝕把米。

要對華敞開懷抱的加拿大,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卡尼政府態度一變再變只會兩頭不落好】

根據數據,加拿大卡車車身市場有近四成依賴中國。一旦對這些產品加征反傾銷稅,本土製造商的成本將直線上升。最後的結果,要麼是本地企業利潤大幅縮水,要麼就是漲價轉嫁給消費者,「一條道走到黑」,最終只能讓國內通脹火上澆油。

此前,加拿大緊跟美國步伐,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高達100%的關稅,對鋼鋁產品加征25%關稅。這一決策的後果立竿見影:加拿大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數量從每月近9000輛驟降至不足百輛,跌幅接近驚人的99%。這個數字背後,折射出加拿大在經貿政策上的盲從與短視。

如今,事情還沒有過去多久,相似的場景就要再度上演。加拿大對華出口電動車市場已經吃過虧,再次選擇在卡車車身上「開戰」,實在令人費解。

要對華敞開懷抱的加拿大,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加拿大還沒有吸取對華加征關稅的教訓】

這種”左手握手,右手出拳”的外交策略,不僅損害了中加之間的互信基礎,更可能讓加拿大陷入來自中美兩國壓力的兩難境地。

這種”走鋼絲”的策略,正在將加拿大拖入一個危險的困境。一方面,加拿大意識到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另一方面,加拿大又無法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當川普政府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後,渥太華顯然陷入了戰略焦慮。這種焦慮導致其採取了一系列看似精明、實則短視的策略:在對華關係上左右搖擺,在貿易政策上前後矛盾。

最關鍵的是,加拿大這種反覆無常的行為正在損害其國際信譽。當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顯得過於機會主義時,其在國際談判中的話語權將會大打折扣。長此以往,加拿大很可能陷入”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境地:既無法從對美關係中獲得預期收益,又錯失了與中國深化合作的歷史機遇。

要對華敞開懷抱的加拿大,突然做出一個決定,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面對加拿大的示好,中方冷靜且謹慎】

歷史經驗表明,在國際博弈中試圖”左右逢源”的國家,往往最終會成為”夾心餅乾”。加拿大需要認識到,真正的戰略自主不是在大國之間搖擺,而是基於本國長遠利益做出獨立判斷。當前的矛盾策略若持續下去,恐怕會讓加拿大同時失去兩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那將是這個北方國家難以承受之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