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形容中美第二天的谈判?用中方谈判代表的话来说,那就是美国立场强硬,但中国维护自己利益的决心比美国更强,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特朗普“服软妥协”。
中美谈判第二天,协议初步达成
10月26日,中美第五次谈判的第二天,中美两国代表团在经过5个小时的谈判后结束了会晤,和第一天谈判几乎没有消息不同,这次中美两国都对媒体表达了重要信息。
先来看美国,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说:“我认为,我们为两国在本周四(10月30日)会晤时的讨论提供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框架”。
他还说,经过两天的谈判,中美代表团已经准备好签署协议,这样中美两国在月底的APEC会议是就有更多的时间讨论进行进一步的贸易合作。
而中国代表团本次也透露了“谈判内幕”:中国贸易代表表示,中美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共识”,下一步两国将各自进入审批程序。
中方还表示,美国的谈判立场非常强硬,但中美双方进行了密集的措施讨论和安排,从而探讨解决的方案。而中方维护利益是坚定的。
更大的内幕知情人特朗普,其实也对本次谈判持有积极态度。特朗普说:“我们将与中国达成协议”。
那么,协议的内容到底有什么呢?直接来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透露的消息。
贝森特表示,经过本次谈判,特朗普威胁对中国于11月1日加征的100%关税已经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很显然,这次“中美脱钩”已经取消了。
贝森特表示,他预计中国将会“大量”购买美国大豆,所以我们看到美国那边的大豆价格已经跳涨了3%,贝森特的话有一定的可能。而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管制也将放松和推迟,而至于推迟的时间是多久?贝森特说,中方将可能推迟1年以后再进行管制。
那么,美国得到了中国的承诺,又会付出什么代价呢?很显然,贝森特说的都是对美国有利的结果,而中国能够答应放宽稀土管制,必然是因为我们得到了我们想要的东西。
而现在只有美国方面透露了谈判的内幕,贝森特作为美方,当然不会主动和媒体说美国为了让中国放松稀土管制,而付出了哪些对等的代价。
此外,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也透露:中美这次讨论了相当多的议题,比如稀土出口管制话题,比如之前20%对等关税的延长问题,比如美国对华301调查船舶收费问题等等,中美双方就此进行了建设性的探讨。
当然,中国这边并没有对贝森特说的内幕进行点评,也没有说出细节,所以如果想要最终结果,那么周一下午可能就会知道最终答案。
中美谈判迎来利好,需要警惕特朗普反悔
很显然,中美第五次谈判并没有“谈崩”。毕竟,不管是特朗普还是贝森特都在谈判前暗示要对中国进行妥协,说要妥善处理好中美关系,签订一个两国都能够接受的“公平合理的条款”。
如果不出意外,周一双方的具体细则就将出炉。
但这是不是意味着中美两国以后不打贸易战了。中国也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恰恰相反,谈判以后才是中美真正需要发力的时间。
对特朗普而言,被中国稀土卡脖子是特朗普完全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特朗普知道我们限制稀土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宣布要对中国加100%的关税。
但是,形势比人强。特朗普被白宫的专家劝说了好几次才明白,当中国打出了稀土牌以后,美国是没有能力和我们撕破脸皮的,而100%的脱钩代价,更是美国承受不住的。
所以我们才看到,特朗普在威胁对中国加税以后,多次暗示会向中国妥协,100%的关税是不会发生的。而在谈判之余,特朗普开始想方设法的在解决稀土问题:就比如现在特朗普来到马来西亚,就是希望马来西亚能够卖给美国稀土。
以特朗普的脾气,能够威胁中国,必然是要继续威胁和制裁的,毕竟他的理念就是“美国优先”。所以对中国来说,中美第二次谈判,并不是我们庆祝胜利的时候,也不是我们休息的时间。
如何更好的在美国卡我们脖子的领域进行突破,更进一步,才是我们真正要去完成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