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包機赴華前,德國部長給下馬威,不許中國做2件事,核選項出現

坐包機赴華前,德國部長給下馬威,不許中國做2件事,核選項出現

在搭乘包机前往北京访问前,德国外长主动对华发出下马威,不允许中国做两件事情。与此同时,欧洲“核选项”已经出现。未来中德关系又将何去何从?

近日,德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原定于10月26日的访华之行将延期进行,原因是“目前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外界猜测瓦德富尔推迟首次访华之行的主要原因与其“出言不逊”有很大关系。据了解,在瓦德富尔登上包机前夕,他在公开场合主动对华抛出了重磅“下马威”,明确警告中国“不许”做两件事:一是敦促中国放宽对稀土及半导体的出口限制,不要影响中德以及全球贸易的稳定。二是不允许武力改变台海现状,台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关乎全球经济的繁荣发展。虽然瓦德富尔没有说明违反的处罚是什么,但结合最近这段时间欧洲多次传出消息,准备启动“核选项”,这也让外界担忧中德关系以及中欧关系会受到新一轮的冲击。

考虑到当前全球地缘政治环境持续恶化,且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脱钩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瓦德富尔的这两个要求,不仅是默茨政府对华态度的转变,更是欧洲对中国的一次战略试探。在默克尔执政期间,中德关系飞速发展,双边贸易规模持续飙升,截止到2024年,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德两国的合作交流最终形成了一种有着互补性强的“工业共生”模式。而在朔尔茨政府上台后,中德关系出现了不小的波动,为了讨好美国以及迎合国内的“亲美势力”,朔尔茨政府主动改变对华态度,主张以更加强硬的姿态来应对所谓的“中国挑战”,这也给中德合作关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最终成为其下台的诱因之一。所以,外界也非常好奇新任的默茨政府会以怎样的姿态来处理中德关系。

而通过瓦德富尔发出下马威一事也不难看出,默茨政府似乎并没有重回默克尔路线的打算,依然准备通过强硬对华施压的态度来处理中德关系。首先,从经济层面来看,德国要求中国放宽稀土出口管制是为了最大限度保障德国的“供应链安全”。目前,德国汽车和电子产业都高度依赖中国资源,甚至由于中方稀土资源出口审批的原因,而出现了十多亿欧元的贸易损失,所以,默茨政府需要中方确保稀土资源的稳定出口,满足德国工业生产制造的需求。

同时,德国总理默茨也希望通过这次外长的出访来为后续中德高层对话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重振中德经贸合作来刺激国内疲软的经济。 然后从政治层面来看,柏林当局在稀土出口管制和台湾问题上施压,既为了讨好美国,同时也是想提升德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地位。另外,默茨政府对华强硬姿态还能迎合国内的保守团体,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

似乎是为了迫使中国在和欧洲的合作交流中在核心利益上做出一定的让步和妥协,欧洲多国认为需要采取“必要手段”来应对中国对欧盟日益严格的贸易措施,其中“贸易核选项”再度浮出水面。这里所提到的“核选项”其实是指《反胁迫工具法案》,它允许欧盟限制贸易和服务、削减某些知识产权、限制外国直接投资和公共采购准入。因为这个工具一直都只用于威慑,而没有正式批准实施,所以才会被称为“贸易核选项”。

有分析认为,一旦欧洲采取这一措施,那么中欧经贸合作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届时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全球绝大部分经济体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而且当前欧洲正因为俄乌冲突而饱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如果中欧经贸合作再出现新的变故,欧洲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就不止衰退这么简单了。至于作为欧洲经济发展引擎的德国,大概率也会为自己的强硬施压政策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