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21日,王文涛部长和欧盟那边管贸易和经济安全的谢夫乔维奇,开了个视频会,主要聊了出口管制、欧盟查中国电动车补贴这些中欧之间的重要经济问题。
说到安世半导体这事,中国这边态度很明确,就是反对欧盟把“国家安全”这个理由无限放大。
中国还希望欧盟能多做点有建设性的事,劝荷兰那边守信用、讲规矩,从全球产业链安全的大局出发,赶紧拿出个合理的解决办法。
谢夫乔维奇说,欧盟愿意跟中国一起落实两边领导人定下的经济共识,妥善处理各种经济摩擦。
欧盟也理解中国为了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搞稀土出口管制,希望中国在执行的时候能快点给欧盟企业批申请。
其实大家都知道,核心还是为了稀土,中国10月9号升级稀土管控,其实就是中美贸易战的一部分,欧盟本来就是被波及的。
中国对欧洲27国,多少还是会给点面子,不会让他们太难堪,实际上,王文涛部长在挂了欧盟电话之后也发声了,他主要说了两点。
第一中国对稀土的管控是按规矩来的,合法合规,第二中国一直在给欧盟企业审批方面开绿灯,能批的都尽量批。
意思就是,中国已经很照顾欧盟了,能帮的都帮了,但欧盟还是不满意,还想要更多,而中国也有话说了。
有些欧盟国家的做法,欧盟总部也该管管,像荷兰对中国芯片公司安世半导体的做法,简直像强盗,欧盟总部就当没看见?
结果才过一天,欧盟内部又坐不住了,彭博社10月22日报道说,23号欧盟各国要在布鲁塞尔开领导人峰会。
消息人士透露,德国、法国、波兰都支持在会上讨论中国对欧盟越来越严的贸易措施。
有知情人还说,法国希望欧盟考虑所有能报复中国的办法,德国也支持对中国强硬,甚至愿意讨论用“反胁迫”机制来回应中国最新的稀土出口管控。
《反胁迫工具法案》2023年底才刚刚生效,意思就是欧盟以后可以限制别人跟自己做生意、减少知识产权授权、限制外国投资,甚至让外企不能随便参与欧盟的招标。
很多人把这个法案看得很狠,觉得是欧盟的“核选项”,但其实到现在一次都没用过,之前特朗普政府加税,欧盟也多次说要用这招,结果最后都是说说而已。
现在中国对稀土下手,德国又把这个法案搬出来吓人,估计还是雷声大雨点小,而且欧盟不管怎么威胁中国,都解决不了自己产能和供应链的问题。
就拿最近老上新闻的安世半导体来说,这公司原来是荷兰的,后来被中国的闻泰科技买了,2025年,美国一施压,荷兰政府直接把公司收回去了,说是国家安全。
荷兰当初以为,只要自己掌握了上游的专利和晶圆厂,就能把控整个公司,但他们没想到,虽然封测厂技术门槛不高,但却是芯片变成成品的最后一步。
没有封测,哪怕晶圆厂技术再厉害,芯片也做不出来,根本没法装到家电、汽车里用。
现在的局面有多别扭?中国这边一边宣布不让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出口,直接把它在中国的市场给切断了。
另一边又让文泰科技接手东莞的封测厂,让这个工厂可以脱离荷兰总部,自己单干,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你有你的、我有我的”。
荷兰总部那边虽然还有专利和晶圆厂,但没有封测厂,等于有了面粉却没地方烤面包,根本做不出能卖的芯片。
10月18号,安世中国又宣布,所有员工只听中国总部的,工资福利也都是中国这边发,人事、管理、供应链全都和荷兰总部分开了,连员工都不归荷兰管。
从一开始冻结到现在完全脱钩,前后才17天,荷兰政府本来以为自己能控制这家公司,结果没想到被中国这边直接甩出去了。
现在安世的欧美客户天天跑到荷兰总部催货,可荷兰那边连个成品都拿不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荷兰政府也没辙了,只能着急忙慌地想跟中国沟通,赶紧把安世的产能恢复过来,可就算经济事务部负责人卡雷曼斯想来中国求个说法,这边也一直没给回复。
所以说欧洲要是真把“核武器”这招用出来,自己其实也得倒大霉。
再说说中欧关系,其实中国一直觉得,中欧本来应该是互利共赢的好伙伴,但现在碰上了不少麻烦。
第一个麻烦是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欧盟老搞什么反补贴调查、加关税。
第二个问题是把什么都扯到国家安全上,像欧盟和荷兰在安世半导体这事上,本来是贸易问题,结果被他们搞得像政治斗争,动不动就跟着美国说“有安全威胁”。
第三个就是供应链依赖和“去风险”,欧盟总是把经济和政治搅在一起,结果贸易摩擦越来越多。
这些事,说到底就是欧盟自己搞双标,还有外部压力逼的,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中欧关系就可能从合作变成对抗,到时候全球经济都得跟着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