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軟的不行來硬的?特朗普說完軟話後,美兩艘航母集結中國附近

準備軟的不行來硬的?特朗普說完軟話後,美兩艘航母集結中國附近

10月17日保守派媒体的镜头前,特朗普的语气比几天前柔和了不少。

这位几天前还喊着“全面封堵”的总统,第一次承认100%高关税“不可持续”,理由却甩锅给“对方的不公平做法”。

这番话刚落地,纽约股市连跌几天的股指总算稳住了脚。

但华尔街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南海方向就传来动静。

美国的双重变脸

当天凌晨,“尼米兹”号航母穿过马六甲海峡时,全舰只开着导航灯,通讯功率压到最低,就像个藏在夜色里的影子。

舰载机群早在上岗前完成了夜间训练,机翼上的盐雾痕迹还没擦干净,就跟着航母进入南海中部,随后E-2预警机升空,把四百公里内的动静摸得一清二楚。

另一边,“乔治・华盛顿”号在菲律宾海和日本军舰练起了联合训练,两艘航母在地图上拉出一道弧形,不远不近地对着南海摆出阵势。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内部的争吵。

保守派议员骂特朗普“被华尔街绑架”,工业制造业协会却赶紧点赞,说这是“理性回调”。

白宫西翼里,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关起门开了两小时会,草拟“关税重评方案”;门外,财政部长转头就在财经论坛放话“不放弃经济优势”。

这种分裂像极了一家人吵架,有人要收手,有人要加码,最后只能对外喊一句“再想想”。

特朗普的改口绝非心软,美股“黑色星期五”的暴跌早给了他教训。

那天道琼斯指数跌了上千点,多个基金触发风控,美国企业联合会连发两份警告,说再搞高关税,供应链要断、物价要飞。

说白了,关税这把刀砍向中国,先伤了美国自己的企业。

港务费反制与多边施压的攻防战

就在特朗普松口关税的同一天,美国财政部长在IMF年会上端起了架子。

他没提中国名字,却反复说“供应链太集中”“关键矿产有隐患”,话里话外都在点中国的名。

可这话刚说完,自家港口就传来了麻烦。

10月14日中方生效的“特别港务费”可不是说着玩的。

美国美森航运的“曼努凯”号货轮一到宁波港,就被收了446万元费用,这笔钱成了中方反制美国造船业“301调查”的第一枪。

消息传开,丹麦马士基、德国赫伯罗特这些航运巨头赶紧改道,原定去宁波的船转头驶向韩国釜山,生怕沾上边。

这轮经贸摩擦早有伏笔。从2025年中开始,中美在日内瓦、伦敦、斯德哥尔摩谈了三轮,8月还暂停新增关税90天,可美方转头就拿造船业开刀,中方自然不客气。

10月18日的视频通话成了转折点,双方说要“尽快磋商”,但中方通报里压根没提暂停港务费、稀土管制这些事,显然没打算让步。

美方倒是把“能打通电话”当成了大功,四处吹嘘“取得进展”。

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们是没了辙。

高关税不敢真落地,只能换个玩法:让IMF这些国际机构帮忙“监督”,再重新评估制造业补贴政策,想用规则把中国框住。

这种从“硬加税”到“软束缚”的转变,说白了就是单边施压失灵,只能拉上多边平台壮胆。

从“秀肌肉”到“练对手”的南海变局

美军派两艘航母来南海,本想摆摆威风,没想到成了中方的“活靶子”。

“尼米兹”号在南海北部停锚时,估计没少盯着远处的中国军舰,毕竟现在的中国海军,早不是十几年前的样子了。

福建舰的海试进展一直牵动人心,这艘用了电磁弹射的航母,预计2025年内就能正式列装。

到时候加上辽宁舰、山东舰,中国就有了三航母体系,再配上8艘055大驱组成的“八大金刚”,光垂发单元就有928个,比日韩美军同类战舰加起来还多。

有美军士兵吐槽,他们的伯克级驱逐舰油门踩到底,也追不上055大驱,人家在南海就像“在自家后院散步”。

这就是美军转向“混合战法”的真相:常规军事上吓不住中国了。

以前派艘航母来就能唬人,现在055大驱带着鹰击-21导弹,射程1500公里,末端速度10马赫,航母的防空系统根本拦不住。

美军自己算过,面对饱和攻击,“宙斯盾”系统的拦截成功率不到30%。

所以这次双航母部署特别小心:“尼米兹”号和“乔治・华盛顿”号只远远呼应,绝不汇合,生怕动作太大刺激中方。

可即便如此,也没起到威慑作用。

中方军方保持警觉,该训练训练,该巡航巡航,把美军的部署当成了“实战演练”。这种心态的转变,恰恰说明南海的主动权,已经悄悄换了手。

盟友散伙

特朗普想拉着盟友一起施压,可喊了半天,响应的没几个。

最头疼的是稀土问题,美国缺关键矿产,把澳大利亚当成“救命稻草”,想建个“西方稀土联盟”。

结果澳大利亚国库部长查莫斯访美时明说:“我们帮着解决供应链问题,但绝不对华脱钩。”意思很明确:好处要拿,站队不干。

澳大利亚的态度不是个例。

之前“大豆风波”就很说明问题,中国暂停采购美国大豆,美方让盟友帮忙分担,结果欧洲英法德意、亚洲日韩澳新全装哑巴,没一个应声。

这些国家心里门儿清:中国是他们的大市场,得罪不起。

欧盟嘴上说“去风险”,转头还想和中国谈合作;日本、韩国更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压根不想掺和。

盟友的“二心”戳破了美国的霸权泡沫。

以前美国振臂一呼,盟友纷纷响应,现在连最亲近的澳大利亚都阳奉阴违,所谓的“联盟”早成了空架子。

这背后不是感情变淡了,而是利益说了算:跟着美国反华,经济上吃亏的是自己。

特朗普政府显然没看清这点,还在玩“软话硬手”的老套路。

关税喊着要降,航母逼着要靠,盟友拉着要反,结果哪边都没讨好。

10月18日的视频通话后,中美博弈进入了“换节奏”的阶段,但从美国的动作看,他们还没找到破局的关键。

结语

说到底,这场博弈的核心从来不是关税或航母,而是谁能守住自己的节奏。

中国这边,市场稳、供应链韧、军方硬,不被美方的套路带着走;美国那边,国内吵、盟友散、手段穷,还在靠虚张声势撑场面。

接下来的磋商能不能有进展,关键就看美方是不是真的明白:单边施压没用,合作才是唯一出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