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給中國戰機下了定論:殲-35和殲-20遲早會被淘汰

美國專家給中國戰機下了定論:殲-35和殲-20遲早會被淘汰

美国一些军事专家放出话来,说中国的歼-35和歼-20战机迟早会被淘汰。这话听着有点刺耳,网上也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是美国在故意抹黑中国战机,有人担心中国航空技术是不是真不行。不过,咱们得冷静下来,不能一听就上头,得从技术和军事发展的角度好好分析一下。美国专家为啥这么说?歼-20和歼-35到底咋样?未来会咋发展?

要弄明白这件事儿,先得看看中美战机的发展路子有啥不一样。美国在航空领域可是“老炮儿”,从二战后就一直领跑全球。早年的F-86打朝鲜战争,F-4打越南战争,到后来的F-15、F-16,第四代战机时代美国稳坐头把交椅。到了第五代战机,美国更是一马当先,F-22是全球第一款服役的隐身战机,2005年就装备部队了,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高机动性,啥都牛。后来又搞出了F-35,这款战机定位多用途,能打空战也能炸地面,空军、海军陆战队、海军都能用,全球十几个盟友都买了,算是美国军工的“摇钱树”。

中国战机起步晚得多。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连一架自己的飞机都造不出来,只能靠苏联帮忙。1956年,中国引进了米格-19,开始仿制,后来又搞了米格-21,改名叫歼-7。但这些都是第二代战机,技术上跟美国差得远。直到90年代,中国才开始自己研发第三代战机,歼-10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2006年服役,标志着中国战机技术总算迈进第三代。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变复杂,中国意识到光有三代机不够,必须得搞第五代战机。2007年,歼-20项目正式立项,杨伟当总设计师。2011年,歼-20首飞成功,2017年正式服役,成为全球第二个能自主研发第五代战机的国家。歼-35的研发也紧跟着来了,2012年FC-31(也就是歼-35的前身)首飞,2024年在珠海航展正式亮相,定位中型隐身战机,跟F-35有点像。

从这背景看,美国战机技术底子厚,经验丰富;中国是后起之秀,靠着国家支持和技术积累追赶。两家各有各的优势,也各有各的压力。

美国专家说歼-35和歼-20迟早会被淘汰,这话听着挺绝对,但细想也有点道理。他们主要的意思是,随着技术进步,第六代战机迟早会出来,第五代战机到时候就得退居二线。美国自己的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项目已经启动,欧洲的FCAS(未来空战系统)也在搞,中国这边也有歼-36的研发传闻。第六代战机预计会更隐身、更聪明,还能带无人机一起打仗,第五代战机自然会被挤下去。

但这事儿不能光看未来,得看现在。第六代战机啥时候能服役?乐观估计也得2035年以后,甚至2040年都有可能。歼-20从2017年服役算起,至少还能飞20到30年,歼-35刚亮相,寿命更长。美国的F-15和F-16是第四代战机,1970年代就服役了,现在不还在用吗?歼-20和歼-35将来就算不是主力,也能干点次要任务,比如指挥无人机或者打打低烈度冲突,没那么容易就被“淘汰”。

专家还说,歼-20和歼-35有技术短板。比如歼-20早期用的是俄制AL-31F发动机,推力不够,超音速巡航差点意思;歼-35的具体性能还不透明,可能也有短板。但这两年情况变了。歼-20在2023年换上了国产WS-15发动机,推力达到180千牛,比AL-31F强多了,超音速巡航能力也上去了。歼-35用的是WS-19发动机,推力据说超过F-35的F135发动机,隐身性能也接近F-35的水准。

产量上,歼-20的年产量已经突破100架,总产量预计能超过1000架。歼-35刚开始量产,速度也在加快。反观美国,F-22生产线早就关了,总共才造了187架;F-35年产量大概156架,但得供应全球十几个国家,自己都不够用。光从产能上看,中国战机一点不虚。

歼-20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战机,定位是重型隐身制空战斗机。它的雷达反射截面(RCS)据说在0.1到0.5平方米之间,比俄国的苏-57强,但比F-22的0.0001平方米差一点。换上WS-15发动机后,推重比超过1,能超音速巡航,机动性也不错。武器方面,歼-20能带PL-15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超过200公里,比美国的AIM-120D还远。

歼-20的年产量现在稳定在100架以上,2024年估计已经有300多架服役。这速度在全球第五代战机里算快的,F-35虽然产量高,但分给盟友后,美国自己手里也没这么多。歼-20还经常跟歼-16、运-20这些兄弟部队一起演习,说明它不光是单打独斗的“独狼”,还能当“指挥官”。

歼-35是中型隐身战机,设计上跟F-35有点像,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它用的是WS-19发动机,推力大概在100千牛左右,隐身性能据说跟F-35差不多,雷达反射截面也在0.1平方米级别。歼-35能带空空导弹也能带精确制导炸弹,既能打空战也能炸地面,适合海军舰载使用。

2024年珠海航展上,歼-35正式亮相,外界猜测它会装备在中国的003型航母上,跟歼-20形成“高低搭配”。产量上,歼-35刚起步,但有歼-20的经验打底,量产速度不会慢。

歼-20和歼-35不是一成不变的。歼-20的航电系统还在升级,未来可能加装更强的雷达和人工智能模块。歼-35也在优化,WS-19发动机的改进型已经在路上。两款战机还能互相配合,歼-20负责突破敌方防空网,歼-35负责后续打击,搭配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战斗力翻倍。

美国专家老盯着中国战机的短板说事儿,但他们自己的问题也不少。F-22虽然牛,但生产线2009年就停了,现在总数就187架,还老出故障。F-35号称“万能战机”,但研发成本超支到4000多亿美元,单机价格1亿美元以上,维护费用更是天价。美国空军自己都抱怨,F-35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可能超过1.5万亿美元,贵得离谱。

更别提F-35的技术毛病了。软件bug、发动机过热、隐身涂层脱落,这些问题到现在都没完全解决。美国还得把F-35卖给盟友,自己手里能用的反而不多。相比之下,中国的歼-20和歼-35全是自用,不用看别人脸色,生产成本也控制得更好。

美国现在把希望全压在NGAD项目上,但这玩意儿预算高达3000亿美元,进度一拖再拖,能不能按时服役还是个问号。反过来,中国战机产能稳定,研发节奏快,美国专家嘴上硬,心里估计也慌。

技术进步是挡不住的,第六代战机肯定会取代第五代,这是规律。美国的NGAD项目主打超隐身和无人协同,欧洲的FCAS也差不多。中国这边,歼-36的研发早就开始了,2024年12月,成都的J-36和沈阳的J-50原型机已经试飞,用的无尾三角翼设计,隐身性能更强,还可能带激光武器。

但第六代战机要大规模服役,没个十年八年搞不定。那之前,歼-20和歼-35还是主力。未来它们可能转型,比如改成无人机指挥机,或者专门对付低烈度冲突,就像F-15和F-16现在干的活儿一样。

中国航空工业的长远规划也很清晰。歼-20和歼-35会持续升级,产量还会涨。到2025年,歼-20年产量可能稳定在120架,歼-35也会加速装备部队。等第六代战机出来,这两款五代机还能当“老大哥”,带带新人,慢慢退居二线。

说白了,美国专家的“淘汰论”不光是技术判断,还有点心理战的意思。美国军工复合体得靠卖武器赚钱,NGAD项目这么贵,不造点“现有战机不行了”的舆论咋忽悠国会批钱?当年F-35项目也是这么干的,先把F-16和F-15说得一无是处,结果F-35自己问题一大堆,现在美国空军还得回头用F-16。

中国这边不一样,航空工业是国家主导,不用看私人军火商的脸色。歼-20和歼-35的研发、生产都稳扎稳打,脉动生产线技术让效率翻倍,成本也压得住。美国专家看中国崛起这么快,心里不平衡,嘴上就得找点说法。

说一千道一万,歼-20和歼-35是咱中国人的骄傲。从一穷二白到第五代战机,中国航空工业用了不到70年,走完了美国100多年的路。技术上,咱可能还有差距,但这差距在缩小。产量上,咱已经不输人。未来,第六代战机也会来,歼-20和歼-35就算退役,也是功成身退,不是被人淘汰。

美国专家的话,听听就行,别太当真。他们说“迟早淘汰”,这话没错,但啥时候淘汰,怎么淘汰,还得看咱自己。中国的航空工业有规划、有实力,咱有底气走自己的路。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