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总想逼着中方在俄乌问题和台湾问题上“低头示弱”,但中方偏偏就不惯着。
据《南华早报》和《政治报》(Politico)报道,近期中国人大代表团与欧洲议员在布鲁塞尔举行了会谈,这是双方在近7年以来的首次正式会谈,本意是为了“修复关系、加强互信”,但没想到,会议还没进行到一半,气氛就彻底炸裂。
【中方代表团与欧洲议员代表团会面】
原因很简单:欧洲议员想逼中方在“俄罗斯问题”和“台湾问题”上点头。Politico报道指出,欧盟议员指责中方在乌克兰冲突起因问题上“与俄罗斯立场一致”,一些欧洲议会议员在对话中不断炒作所谓的“中方援俄”一事。另外,该报还表示,双方在台湾地位问题上也未能达成共识。
在俄乌问题上,欧洲一直执着于把乌克兰冲突跟中方对俄态度绑在一起,觉得中方 “偏心”,还非要把中俄贸易和“军援”挂钩,逼迫中方在经济和政治上对俄罗斯“保持距离”。
但事实摆在眼前,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并没有选边站队,而是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从冲突到现在,中方多次派特使进行穿梭外交,极力推动冲突双方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而且九三阅兵仪式上中方展现出的军事实力,也充分验证了耿爽大使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中方真的军援俄罗斯,那冲突早就不会是现在这个局势了。
【中方多次派特使穿梭外交推动俄乌问题和平解决】
真正在冲突中有立场偏向的,反而是欧洲等一众西方国家。德国智库数据显示,在援乌事务上,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甚至比美国更多。美国累计提供金额约1140亿欧元,但欧洲的援助为1320亿欧元。换句话说,真正把战争当成“责任投资”的,是欧洲自己。
而台湾问题更是中方底线中的底线。近些年来,欧洲虽口头上承认“一个中国原则”,但实际动作却越来越“擦边球”。去年12月,欧洲议会通过涉台决议,公然曲解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的含义,把台湾问题“国际化”。今年以来,欧洲议员更频繁窜访台湾,打着“民主交流”的旗号,实际上是在为台湾当局撑腰,明晃晃的插手中国内政
欧洲有些政客也许以为,只要不明说“承认台独”,就能模糊过关。可中国的态度再明确不过:不论是官方互动、议会接触还是文件措辞,只要有违“一个中国原则”,都属于干涉内政。中国绝不会对任何形式的挑衅妥协,更不会允许台海成为外部势力的“试验场”。
【欧洲官员多次“窜台”与“台独”分子会面】
中方不止一次地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我们自己的家务事,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这句话掷地有声,既是对欧方的警告,也是对国际社会的宣示。
这两个问题是中方无论如何都不会退步的,欧洲非要强按着中方点头,显然不可能如愿。欧洲若真想与中方保持稳定合作,就该放下傲慢与偏见,少一点政治表演,多一点务实理性。否则,一味地打“意识形态牌”、逼中国站队,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值得玩味的是,尽管这次中欧会谈争吵不断,气氛一度剑拔弩张,但欧洲议员依然决定在11月访问中国。这说明什么?说明欧洲虽然嘴上硬,心里却很清楚:离不开中国。
无论是能源、贸易还是供应链安全,欧洲都需要与中国保持合作。这一次,中方的“掀桌”,反而让欧洲更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不是任人摆布的谈判对象,而是有底线、有原则、有担当的大国。
一句话总结,在俄乌与台海两个关键议题上,中国不会被任何势力绑架,更不会被逼着点头。谁要想合作,就得尊重中国的底线;而谁要想逼迫中国让步,那就准备好碰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