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驅離菲軍機,不到24小時,美航母闖入南海,中方迎來“外援”

剛驅離菲軍機,不到24小時,美航母闖入南海,中方迎來“外援”

中国海警刚驱离菲律宾军机,美航母打击群就闯入南海。关键时刻,俄海军舰队抵达南海。那么,美菲接连在南海挑衅,究竟意欲何为?中方对此又是如何应对的?

10月16日,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通报,菲方两架侦察机非法侵入中国黄岩岛领空,中方依法依规跟踪监视、管控驱离。发言人还指出,近期菲律宾以各种借口频繁派出飞机靠近黄岩岛海空域,构成严重挑衅,侵犯中国主权,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事实上,距离菲律宾上一次在南海制造事端才不到一周。10月12日,菲律宾两艘船只未经中方允许,非法闯入中国南沙群岛铁线礁附近海域,危险接近中方海警船只并导致擦碰。中方在执法过程中多次警告未果,才采取水炮喷射等措施。

可以看出,菲律宾近期的挑衅频率明显增加,而菲方之所以敢这么做,背后很大原因是因为美国在撑腰。美方强调《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第四条适用于南海,任何针对菲律宾船只、飞机或部队的攻击,都可能触发防御义务。这实际上是美国在用条约为菲方的冒进行为兜底。

就在菲律宾军机被驱离后,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17日通过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进入南海。航母打击群包括尼米兹号航母及“韦恩·E·迈耶号”“格里德利号”和“莱娜·希格比号”驱逐舰。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航母此时进入南海,并非孤立事件,因为这几天,美日菲正在菲律宾西部海域举行“萨马萨马2025”海军演习,包括反潜、水面战和人道主义救援等模块,演习的实战指向性明显增强。

在这次演习中,菲律宾派出最先进两艘护卫舰,美方则派出濒海战斗舰,这些装备在水面、空中和反潜能力上都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再加上美航母的举动,看得出美国这是在用行动,凸显了其在南海的军事存在及对盟友的支持,也体现出对中国的战略牵制。

然而,这一次介入南海的并不只有美方一支力量。就在美航母进入南海之际,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舰艇编队抵达越南岘港,进行“友好访问”。舰队包括“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护卫舰、“轰鸣”号轻型护卫舰和“鲍里斯·布托马”号大型油轮。俄罗斯大使馆表示,访问结束后舰队将继续在亚太执行任务。

虽然俄罗斯此举表面上是例行访问,但在当前形势下,它的象征意义很明显,在南海,美国不是唯一的外部军事力量。换句话说,南海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罕见的军事“叠加态”:中国维权执法,美国航母介入,俄罗斯舰队到场,这并非偶然,而是各方战略布局长期积累的结果。

而菲律宾是其中最活跃的变量。过去一年,菲方在南海不断“冒头”。无论是仁爱礁、铁线礁,还是黄岩岛,菲律宾都在制造摩擦。从公务船冲撞、记者随行拍摄,到侦察机越界飞行,其动作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刺激中方反应,再将事件推向舆论战。

对中国来说,最关键的是守住节奏,南海不是军事摊牌的主战场,而是主权与规则博弈的前沿阵地。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在亚太安全领域的互动也正在增加,就像这次俄罗斯舰队此次停靠越南,看似与中国无关,但两国在多边安全合作中的协调度正在上升。无论是联合巡航,还是能源、装备合作,都体现出两国在维护地区平衡上的共同利益。

从整体上看,南海问题正在从“岛礁争议”演变为“战略赛场”。美国要维持其海上主导权,菲律宾想借冲突巩固对美依附,而中国要维护自身主权和海洋权益。可以预见,未来南海的对抗不会停止,美国会继续在军事上施压,菲律宾会不断挑动舆论,个别国家会借机跟风。但中方的战略思路已很明确:一边维权,一边稳局。一方面强化法律与执法机制,让每一次驱离都有据可查;另一方面,通过多边外交、区域合作,争取更多国家理解和支持。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