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华总统突遭罢免,小国一夜变天!
据新华社报道称,秘鲁国会9日晚召开特别全体会议,投票通过对总统博鲁阿尔特的弹劾动议,解除其总统职务。
![]()
真是莫大的讽刺!
当天上午,因著名乐队遇袭引发的民愤尚未发酵,国会便火速提交 4 项弹劾动议,8小时内完成审议、投票全过程,连博鲁阿尔特的辩护请求都被变相驳回。
耐人寻味的是,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和吻合。2022年12月,前总统卡斯蒂略因“违宪解散国会”被弹劾时,同样是国会快速推进程序,同样是美国第一时间表态“支持秘鲁民主”。
美国真的只是出于民主而支持秘鲁弹劾总统吗?
博鲁阿尔特和卡斯蒂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位总统任期内都在坚定推进与中国的合作,这触碰到了美国在拉美的势力红线,也触碰到了美国的利益,换句话说,美国将秘鲁亲华总统当做“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绊脚石。
美国这是在给东大敲警钟
博鲁阿尔特2022年临危受命的总统,上任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将对华关系升级为“国家优先议程”。2024年6月访华五天四地,带着五位内阁部长密集签下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多项协议,实质性完成自贸协定升级谈判;7月在独立日讲话中高调宣布,落实中秘2024-2029年共同行动计划,让钱凯港成为 “南美通往亚洲的枢纽”。
![]()
中国用实打实的合作给了秘鲁底气。2023年双边贸易额突破376亿美元,中国连续12年稳居秘鲁最大贸易伙伴;钱凯港项目即将试运营,把秘鲁农产品输华时间从35天压缩到22天,每年可为秘鲁节省数亿美元物流成本。博鲁阿尔特在2024年的专访中直言不讳:“中国教会我们如何摆脱贫困,深圳的发展就是秘鲁的榜样”,这种公开“拜师”让华盛顿如坐针毡。
最让美国忌惮的是钱凯港的战略价值。这个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港口,不仅打破了美国对南美太平洋沿岸物流的垄断,更让中国技术直接扎根“美国后院”。特朗普团队前过渡团队顾问克拉韦尔 – 卡罗内早放狠话:“对与中国合作建港的国家征收60%关税”,这番威胁恰印证了美国的焦虑,中秘合作正在瓦解其经营百年的拉美霸权体系。
由此可见,秘鲁这次弹劾总统跟美国脱不了关系,目的就是为了给中国敲警钟,切断中国与秘鲁日渐深化的合作关系。
![]()
干涉内政是美国的“老戏码”
秘鲁人对美国的干涉并不陌生。1968年10月9日,贝拉斯科军政府没收美国石油公司非法侵占的油田,收回国家主权,却遭美国全面制裁,削减食糖采购、停止军售、派渔船入侵领海,甚至威胁军事干预。那场斗争最终催生了秘鲁 “国家尊严日”,而今天的剧本只是换了主角。当年的石油变成了如今的港口,当年的军政府换成了如今的民选总统。
美国干涉的手法从未升级,却屡屡得手。先通过舆论渲染 “治理危机”,再策动国会中的亲美势力发难,最后扶持代理人上台。2022年卡斯蒂略被弹劾时,主导罢免的“人民力量党”背后站着前总统之女藤森庆子,而她的政治资金长期与美国资本勾连;此次弹劾案中,123张赞成票几乎全部来自亲美党派。

更讽刺的是“双重标准”的表演,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称弹劾是“秘鲁民主的胜利”,却对国会绕过宪法程序、拒绝总统辩护的做法视而不见。正如佛罗里达大学教授Gamarra 所言:“当总统想解散国会就是‘政变’,当国会罢免总统就是‘民主’,这不过是美国定义的游戏规则”。
说在最后
美国正在把自己逼上绝路。从巴西到阿根廷,从智利到秘鲁,中国已成为12个拉美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中拉贸易额2023年突破4800亿美元,是2000年的28倍。中国与秘鲁的合作只是冰山一角,美国能干涉全世界吗?
秘鲁弹劾总统下台这件事,最终只会证明这是一场国际闹剧,美国也会清楚,霸权可以罢免一个小国总统,却挡不住时代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