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的外交博弈,俄罗斯却是又下了一盘棋!
突然的支持高喊,俄罗斯这是要什么?
9月的联合国大会,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便是为促进各国交往沟通提供机会,而俄罗斯这次的提议绝非一时冲动。从乌克兰冲突爆发后,俄罗斯在外交上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围堵,国际处境艰难。
拉夫罗夫特意选择在此时提出支持印度和巴西“入常”,背后的算盘怕是并非简单。他给出的公开理由是“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应该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大话语权”。
但实质上,这是俄罗斯在遭受西方孤立后的一次外交突围。
俄罗斯将目光转向“全球南方”国家,那些不完全站在美国阵营的发展中国家。印度长期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双方军火贸易频繁,巴西作为拉丁美洲大国,若能进入安理会,相当于俄罗斯在美国后院插上一面旗帜。
通过这一提议,俄罗斯不仅可以博得“推动国际公平”的美名,还能争取在安理会内部获得更多支持声音。特别是印度,与俄罗斯有着密切的军事和经济合作,若成为常任理事国,将在一些关键议题上倾向俄罗斯。
而这一招既试图改变当前安理会内话语权过度集中于美英法中的局面,又借着“改革”口号推动对俄罗斯更有利的国际格局。
不过在联合国大会大胆的喊出来,终究还是有些大胆,以此来看,拉夫罗夫的表态,与其说是真心推动改革,不如说是一次外交试探。
俄罗斯并不真正期望提案能立即通过,而是希望通过此举传递一个信号:俄罗斯没有被边缘化,仍在国际舞台上有话要说。
俄罗斯也借此将自己塑造成“全球南方代表”的形象,试图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好感。在遭受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需要打破外交孤立,拓展非西方阵营的合作空间。
从现实角度看,安理会改革在短期内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现有的五个常任理事国在维护自身特权问题上立场罕见一致,因为这些都是二战结果确定的权利,谁都不愿轻易放弃。
甚至互联网上有个著名段子形象描述了这一困境:五常轮流一票否决印度的入常提议,最终只有印度受伤的世界达成了。这虽是个玩笑,却反映了安理会改革面临的现实困境。
更可能的结局是某种有限度的妥协。比如2027年前先实现否决权“透明化”,要求五常行使否决权后规定时间内公开说明理由,然后再启动安理会扩容谈判,给印度、巴西等国“优先连任非常任理事国”的待遇,暂时安抚新兴国家情绪。
而这种改革虽不触及否决权核心,但能缓解联合国的合法性危机,也让五常保住关键利益。
俄罗斯这一招棋终究是下的稳,既争取了新兴大国的支持,扩大其在“全球南方”国家中的影响力,同时制衡了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
但至于如何改,能否五常数量发生变化尚未可知,毕竟安理会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地区内的反对声音不容忽视。有人同意,自然有人反对。
更棘手的是否决权问题。常任理事国的特殊地位,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一票否决权。但现有五常没有一个愿意轻易让新成员获得这一权力。
如果不给新成员否决权,它们可能觉得自己是“二等常任理事国”,如果给,安理会决策机制将变得更加复杂,可能导致“谁都能卡你一下”的僵局。
目前五常之间已经经常在一些议题上僵持不下,若增加到七常,一致行动的能力可能进一步削弱。
只得说对于改革的说法,联合国大会的辩论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