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刚弹射,轰20轰炸机要来了?央视亲自下场爆料:请拭目以待

福建舰刚弹射,轰20轰炸机要来了?央视亲自下场爆料:请拭目以待

近日,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的成功展示犹如一场震撼的军事盛宴,让国人的心潮澎湃不已。然而这似乎还只是一个精彩的开场,央视紧接着亲自下场爆料,提及轰 – 6N等机型还有“后续机型”,并意味深长地让大家拭目以待。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让蛰伏多年的轰-20再度成为舆论焦点,在军事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众多军迷和国人纷纷猜测,这款被西方称为’幽灵’的亚音速隐身轰炸机,或许正等待与福建舰形成’海空双剑合璧’的威慑格局。

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突破

2025年9月22日,中国海军福建舰的甲板上响起连续三次轰鸣,歼-15T舰载战斗机、歼-35隐身战机与空警 – 600 预警机依次完成电磁弹射起飞与着舰训练,甲板上的阻拦索在阳光折射下划出清晰弧线。

福建舰此次弹射试验的完成,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迈入电磁弹射时代,而这也将会是中国海军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而这场试验的时间节点尤为特殊,距离 2017 年福建舰开工建造恰好八年,从下水到形成初始弹射能力仅用两年多时间,节奏远超外界预期。

据公开信息显示,其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相比传统蒸汽弹射,可使战斗机作战半径扩大 40%,适配的无人机种类提升 300%,空警 – 600 的成功弹射更是解决了航母编队远程预警的关键难题。

军事镜头中,地勤人员身着不同颜色工作服在甲板上快速作业,弹射滑块复位的时间比美军尼米兹级航母缩短近三分之一,这些细节被军事爱好者反复解读,成为印证技术成熟度的重要依据。

这组画面通过央视直播传遍全网,就在军迷还在逐帧分析福建舰弹射画面,众军迷群体沉浸在海军装备突破的兴奋中尚未平复之际,央视的报道将焦点引向了空军装备体系。

轰-20的”拭目以待”

9月25日,央视军事频道《砺剑》栏目再次抛出重磅信息,在梳理空军远程打击体系发展时明确提及:“轰 – 6N 等机型还有后续机型,比如轰-20,敬请拭目以待”,短短一句话,将外界对这款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期待推向新的高峰。

节目中,主持人在介绍轰-6N轰炸机时,背景画面短暂闪过飞翼式战机的局部轮廓,虽然仅有几秒且未标注型号,但熟悉军事装备的观众立刻联想到传闻中的轰-20。

报道明确指出轰-6N存在后续机型,并直接点出轰-20的名称,这种表述方式比以往 “新一代远程打击平台” 的说法更为具体,被业内视为官方释放的明确信号。

事实上,这并非官方首次对轰-20进行暗示,回溯至2016年,空军官方首次确认正在研制新一代战略轰炸机,此后相关信息逐步披露。

2024年3月,空军副司令王伟在全国两会上接受采访时曾透露,轰-20“快了,你们等着”,并补充 “这个很快,直接就跟上了”,当时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而在2025年8月的长春航空展筹备期间,央视在纪录片中展示过更清晰的飞翼式战机局部镜头,搭配 “中国空军正式开启‘20时代’” 的旁白,与歼-20、运-20、直-20 的列装画面形成呼应,暗示轰-20 作为 “最后一块拼图” 的存在。

轰-20的技术研发

从过往的种种迹象来看,轰-20的研发并非孤立推进,自2000年代末期中国提出研制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宏伟设想起,这个神秘的项目便悄然开启。

2011年前后,相关模型首次在内部惊艳亮相,仿佛是一个新生命在悄然孕育中初露端倪,再到2017年后,逐步有CG流出,引发外界的无限遐想。

2021年中国空军宣传片中那神秘的飞翼式战机轮廓,2023年歼-35身后的黑影,这些都像是隐藏在迷雾中的线索,暗示着轰-20的存在。

而轰-20 的战略价值从国际反应中可见一斑,美国国防部在 2024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将其列为 “改变区域战略平衡的关键装备”。

其估算其巡航距离可超过8500公里,以东南沿海为起点,这一作战半径可覆盖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的美军军事基地。

美军连续几年在报告中提到下一代中国轰炸机项目,美方官员的透露以及五角大楼的《中国军力报告》中对轰 – 20的种种预测,更是从侧面印证了这款轰炸机研发工作的稳步推进。

这一切都表明,轰 – 20的研发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可能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

同时轰 – 20的战略意义堪称非凡,它绝非仅仅是一款普通的轰炸机,而是中国空军从战术空军向战略空军蜕变的标志性象征。

在过去,我们主要依赖“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凭借弹道导弹、大量战机和地面雷达系统组成的防御网来保障国家安全,然而这种体系的核心逻辑更倾向于“防守型”。

而轰 – 20的横空出世,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它宛如一位隐匿于黑暗中的超级战士,具备从中部基地起飞,飞越数千公里,在敌方雷达毫无察觉的情况下精准打击关键目标的强大能力。

其多波次、多任务的卓越能力,使它能够挂载常规巡航导弹、高超音速武器,甚至未来可能拥有核打击能力,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军事对抗中,中国将拥有主动出击、远程打击、隐身突防的强大实力,不再仅仅处于被动应对的状态。

相较之下,美国虽然有先进的B – 2和B – 21,但数量有限,难以实现对整个西太平洋的覆盖打击,这就是轰 – 20所带来的显著战略优势。

结语

截至9月26日,官方尚未公布轰-20的具体亮相时间,但多方信息已形成清晰指向,福建舰弹射试验的完成与轰-20的临近亮相,共同勾勒出2025年中国军工的突破态势。

这种海空装备的同步发展,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国防工业体系化能力提升的集中体现,从材料科学到动力系统,从隐身技术到航电设备,多个领域的技术积累正在转化为实际装备成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