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用一场持续一小时的“震撼演讲”搅动全球,192国代表全程沉默,古特雷斯则用一句话打破僵局。大会现场气氛变化、国际格局暗流、权力博弈的细节背后,折射出多边体系与单边冲突的现实困局。
沉默的会场,发酵的全球议题
纽约联合国总部外,警车巡逻、媒体云集,而会场内部却被一种罕见的沉默包裹。9月23日,特朗普站在讲台前,连珠炮式地抨击全球各大议题,从联合国机构本身到欧洲移民政策,从中印俄能源合作再到气候变化,每一句都在全球媒体上掀起波澜。
特朗普此次发言时间远超其他领导人,甚至引发会场工作人员的多次提醒。他没有使用提词器,现场气氛一度被他的个人情绪主导。针对联合国本身,特朗普直言不讳地批评大楼硬件老旧,电梯故障,甚至讽刺称“当初没让他中标是个错误”。
在欧洲移民问题上,特朗普用“走向地狱”“自毁长城”等极端词汇,表达对西欧国家多元政策的不屑。接着,矛头指向中国与印度,直指两国在俄乌局势中持续购买俄罗斯能源,并威胁将加征巨额关税,要求欧洲效仿。发言期间,他多次提及美国利益优先,甚至对北约盟友态度冷淡,强调美国“不会为他国战争买单”。
气候议题并未成为例外。特朗普称煤炭“干净、美丽”,淡化全球变暖的严重性,将高温致死归咎于“用不起空调”。在巴以问题上,他公开否认大多数国家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支持,直言“建国不是权利,是奖励”,直接挑战国际共识。
192国代表的“集体静默”
会场上,192个国家代表席几乎无一表态,礼貌性掌声之外,气氛凝重。沉默表面下,是各国对全球格局的复杂考量。美国依旧是全球经济、金融、军事领域的超级大国,特朗普更以关税、金融制裁等手段作为外交“武器”,许多中小国家面临现实压力。
欧洲虽然被特朗普点名批评,却未有直接回应。多国代表私下认为,公开场合与美国对抗无异于自损外交空间。特别是北约成员国,安全、能源、科技领域对美国依赖度高,选择“台上低调、台下博弈”成为一种惯常策略。
这种沉默更像是对特朗普个人风格的冷处理。熟悉联合国外交的官员普遍认为,只要特朗普的言辞不立即转化为政策,忍耐是可以承受的。中俄等大国则保持观望,避免在大会现场正面硬刚美国。对于小国而言,贸然反击只会带来贸易或者援助上的不利后果,得不偿失。
值得注意的是,巴西总统卢拉也成为特朗普攻击的对象。特朗普对巴西加征50%关税,并因审判博索纳罗而制裁巴西。卢拉在随后的发言中,并未直接回击美国,仅以“极右翼政治势力”影射美方干涉,强调美巴4100亿美元贸易顺差,质疑美方的加税理由,他明确表示,主权和民主问题不在谈判范围之内。
古特雷斯打破沉默
当全场沦为特朗普“个人秀”时,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成为全场焦点。面对特朗普关于巴勒斯坦建国的否认,古特雷斯用平静的语气回应:“巴勒斯坦人建国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奖励。”
这句话背后,是联合国及国际社会在巴以问题上的法理底线。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全球已有近150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包括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在内,安理会五常中也仅美国拒绝“两国方案”。
古特雷斯的发言被多家主流媒体解读为“温柔的反击”,不仅仅是对特朗普个人观点的否定,更是联合国对多边主义、全球共识的坚守。他强调,联合国不是任何国家的“传声筒”,而是全球共识与规则的守护者。
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联合国官员透露,秘书长的发言获得多国代表私下支持。尽管表面沉默,但对美国单边主义的不满和对全球规则的坚持,已在国际社会内部逐渐发酵。
全球秩序的暗流与未来变局
2025年9月的这场联合国大会,不仅仅是一场外交风暴,更映射出现实国际格局的巨大张力。特朗普在会场持续输出个人观点,挑战多边主义,淡化气候危机,强化美国优先,这种做法与全球治理的主流趋势发生冲突。
美国一方面对欧洲、中印等主要经济体施加关税与政策压力,另一方面在气候、移民、贸易、能源安全等全球议题上不断强化分歧。白宫发言人多次重申,美国不会为“无效的全球规则”买单,但这一表态在联合国内部并未获得广泛认同。WTO与巴黎协定的权威性受到削弱,北约内部也因美欧分歧出现裂痕。
WTO
各国的沉默并未意味着毫无行动。欧盟委员会主席在会后表态,欧洲将继续推进绿色能源和包容移民政策,不会因美国单方面压力而改变方向。中国则在大会期间提出“全球治理新倡议”,主张坚持国际法治和公平正义,强调互利共赢。俄罗斯、印度等国也在双边及多边场合表达对多边体系的支持,拒绝被迫选边站队。
美方对俄乌局势的态度同样复杂,一边推动谈判,一边威胁加征新关税,使得俄乌两国在国际舞台举步维艰。对于全球南方国家而言,如何在“美中俄欧”多头博弈下维护自身利益,成为2025年国际关系的重大课题。
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强势表达和单边政策,在短期内使美国在联合国拥有极高的话语权,但长期来看,过度强化自身利益,可能导致更多国家选择集体“冷处理”,甚至推动新一轮全球合作模式的重构。
多边与单边的临界点,未来世界走向何方?
这场大会的风暴,并非偶然。历史上,联合国一直是全球多边主义与规则共识的象征,而当前美方以关税、制裁为手段的单边主义,正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临界点逼近。
沉默的背后,是各国对单边霸权的不满与集体蓄力。当前,全球范围内对规则、公平、公正的诉求逐渐升温。无论是气候变化、全球贸易还是地区冲突,单边主义的空间正在被压缩,合作与协调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古特雷斯的那句发言,或许只是序曲。联合国作为多边规则的守护者,正面临新一轮的挑战与重塑。各国的下一步行动、美国未来外交路线的转变,将直接影响全球治理的走向。2025年的“联合国沉默”,正孕育着一场新的国际秩序变革。
参考资料:古特雷斯:巴勒斯坦建国是权利,不是奖赏!——看看新闻2025-09-23 19:51
充满对抗性!“你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地狱”,特朗普联大演讲与欧洲国家针锋相对——环球网2025-09-24 08:49
口无遮拦!特朗普在联大,1小时“骂”遍全世界——观察者网2025-09-24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