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被俄羅斯耍了,”侵入”波蘭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目標曝光?

全世界都被俄羅斯耍了,”侵入”波蘭只是一個幌子,真正目標曝光?

9月9日,波兰方面突然发出警报,称多架无人机从俄罗斯方向飞了过来,不仅越过了乌波边界,有一架甚至深入波兰境内70公里,跟在波兰东部上空晃悠了整整半个多钟才被击落。

北约坐不住了,紧急启动《北大西洋公约》第四条,也就是成员国安全威胁磋商机制,要知道,这条款上一次用还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再往前是2001年“9·11”事件,这分量可不轻。

但俄罗斯方面的态度值得玩味,他们连忙发声明否认,称这些无人机是“执行对乌任务时意外越界”,还称波兰没拿出任何证据,凭什么说是他们干的?

其实这些无人机的型号为“天竺葵-2”,它们在俄乌冲突里也算“老熟人”了,俄军用它炸过乌克兰的粮仓、变电站,甚至直接打击过乌军指挥部。

它的特点是便宜,材料用的是民用级别的碳纤维,发动机跟农用无人机差不多,但别看它成本低,本事可不小,执行任务精度能控制在10米内,换句话说,这不是那种“闭着眼乱撞”的自杀式无人机,而是能精准找目标的“智能炸弹”。

那9月9日当天,这些无人机是怎么飞的?波兰军方后来公布了雷达轨迹图,8架无人机排成一字队形,从乌克兰西部卢茨克方向起飞,沿着波乌边境线平行飞行一段后,突然转向西北,直插波兰东部的奥波奇诺州。

其中一架更绕了个弯,穿透了姆尼什库夫市一户人家的屋顶,把客厅吊灯都砸歪了,这哪像是“技术偏航”?分明是“有备而来”。

波兰的反应也够快。他们动用了自家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还喊来了北约帮忙,荷兰派了F-35战斗机,意大利起飞了AWACS预警机,F-35的雷达能在280公里外锁定无人机,AWACS的Erieye雷达专门盯着低空慢速目标,就这么一圈圈扫,终于在40分钟后把剩下的无人机都打了下来。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俄罗斯要是真“不小心”让无人机越界,为啥偏挑波兰?

其实波兰可不是普通邻国,它是北约东翼最前沿的国家,更是西方援乌武器的“大动脉”,因为热舒夫军事枢纽承担着90%的援乌物资转运,从美国来的“海马斯”火箭炮、德国的PzH2000自行火炮、甚至英国的“风暴阴影”导弹,都得先到这里,再通过陆路运进乌克兰。

换句话说,要是波兰领空被打穿,热舒夫要是出点啥事儿,整个西方援乌线就得乱套,俄罗斯难道不知道这事儿的分量?

再看俄军最近在乌克兰的动作,或许能品出点味儿,就在无人机事件同一天,俄军对乌克兰西部发动了大规模空袭,340架无人机、3枚“海马斯”火箭弹一起上,炸了乌军指挥所、外籍军团营地,还盯上了无人机仓库,这明显是在削弱乌克兰的反击能力。

更巧的是,俄军地面部队也在推进,13号宣布控制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诺沃尼古拉耶夫卡,离扎波罗热前线又近了一步。

把这些线索连起来看,俄罗斯在前线猛攻乌克兰,同时又派无人机“误闯”波兰,这哪是“误闯”?分明是“声东击西”。

怎么个“声东击西”法?你想啊,北约最担心的是什么?是俄军直接攻击北约国家,触发第五条集体防御条款,也就是“一国被打,全体参战”。

但俄罗斯不想跟北约正面刚,毕竟北约军事实力摆在那儿,那怎么办?搞点“小动作”,用便宜的无人机越界,既能让波兰和北约紧张起来,又不会真的引发大战。

更妙的是,这种“擦边球”能测试北约的反应速度和防御漏洞,你看,波兰用了本国导弹加北约战机,F-35雷达能锁280公里,AWACS专门盯低空目标,这些数据对俄罗斯来说可太重要了。

要是哪天真有冲突,俄军就能针对性地避开这些雷达,或者用更多无人机饱和攻击,让北约防不胜防。

还有个细节值得琢磨,俄罗斯说“天竺葵-2”最大飞700公里,那从乌克兰边境到波兰热舒夫军事枢纽有多远?查查地图,直线距离也就200多公里。

“天竺葵-2”要是满油满弹,飞到热舒夫再炸一圈,完全够得着,但这次无人机只飞了70公里,没碰热舒夫,这是为啥?

说白了,就是“点到为止”,俄罗斯要的是“我警告你了”的效果,不是真要把波兰打疼,要是真炸了热舒夫,北约肯定炸毛,直接启动第五条,到时候俄军就得面对整个北约的火力。

现在这样,既让波兰和北约出了身冷汗,又没撕破脸,还能摸清对方的防御底细,这买卖划算。

再往深了想,俄罗斯这招可能还有“调虎离山”的意思,最近乌克兰在西线有点起色,乌军收复了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的菲利亚村,还说库皮扬斯克还在自己手里。

俄军地面进攻受阻,就想办法把西方的注意力引到东欧边境上来,你看,波兰领空被“入侵”的新闻一出来,欧美媒体的头条全是这事儿,反而没人盯着乌东前线的具体战况了。

再者无人机事件发生时,白俄罗斯国防部说,他们监测到了接近边境的无人机,还在自家境内击落了几架。

这明摆着是给俄罗斯“递梯子”,要是俄罗斯真想借白俄罗斯的领土搞事情,这事儿就成了“两国协同”,但俄方又没承认,最后还是落个“模糊地带”,这步棋确实巧妙。

所以,这哪是什么“俄罗斯误闯波兰”?分明是一步精心设计的棋,他们用便宜的无人机当“探路棍”,既试探北约的防御底线,又转移国际社会对乌克兰战场的关注,还能顺便摸清西方的反应机制。

等北约把精力都放在东欧边境上,俄军在乌克兰就能更从容地推进。

因为说到底,国际舞台上的博弈,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往往藏着无数次的计算和权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