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指出爆發世界大戰的5個地方,3個與中國有關,不打不行了?

美媒指出爆發世界大戰的5個地方,3個與中國有關,不打不行了?

据美国《NSJ》9月18日报道,美国战略分析人士哈里·卡齐亚尼斯在一篇题为《五个可能引发世界大战的地点》的评论中指出,当前全球安全形势高度紧张,特别是在某些“热点地区”,一旦发生局部冲突,就有可能升级为大国直接交战,甚至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这份所谓的高危地图中,作者点名了五个区域:台海、中印边境、朝鲜半岛、乌克兰战场和伊朗-以色列冲突。

五个区域中,有三个都与中国有关,虽然文章表面上没有直接指责中国,但通过叙事设定与风险结构的安排,读者很容易得出一个潜台词:中国要“挑起世界大战”。

这还是典型的“中国威胁论”叙事。这种话术虽然披着战略分析的外衣,实质却是污蔑和抹黑。

它将原本属于中国国家主权范围内的问题,例如统一、边界维稳、安全防控,扭曲为“全球风险源”;将一些长期存在的地区矛盾,通过镜头语言和安全话术,与中国挂钩,再与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种浮夸概念绑定,从而在国际舆论中制造出一种错觉:变强的中国要把全世界拉入战争。

半岛局势持续紧张

这样的说法十分荒唐。

任何国家都无法容忍分裂,都不会对国家核心利益退让半步。

中国维护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却成了“引发世界大战”的风险源,这本身就是极具恶意的逻辑陷阱。

按照这种说法,只要中国想统一、想维护边界安全、想守护自己的战略空间,那就是在“威胁世界和平”。

这是什么逻辑?国家统一,不是正当行为吗?中国没有越界侵略任何国家,没有对外输出战争,也没有在全球制造军事基地或代理人战乱。相比之下,谁才是真正频繁动武、挑起地区战乱的国家?这不是一目了然吗?

这种逻辑的歹毒之处在于,它把中国最基本的国家权利,包装成最危险的行为。

一旦这种逻辑被舆论广泛接受,那中国将永远处于一种道德陷阱中——你想统一?你就是挑衅;你维护边境安全?你就是威胁;你发展军力?你就是为三战做准备。甚至不仅不能出手,连有准备都有罪。

这种用战争风险来反向否定国家权利的做法,是对国际秩序原则的深度扭曲,也是一种极其阴险的话语操控术。

俄乌冲突

这种叙述方式,都不陌生,是西方战略系统长期构建的一种舆论工程。

尤其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舆论体系中,近几年频繁操作与中国有关的冲突,这些概念并非事实本身,而是一种预设立场:即中国周边的一切摩擦,都可以被解读为中国造成的。

现在这种手段愈发高明,已经不是单纯的分析型表述,而是带有明确战略意图的信号操控。

它一方面通过制造紧张气氛,为美国在亚太的军事扩张寻找借口;另一方面也通过不断渲染“中美终将一战”的语境,试图将国际社会引导到“围堵中国就是维持全球稳定”这种荒唐逻辑上去。

中美博弈

要理解这种叙事背后的心态,就必须认识到西方安全界内正在蔓延的深层焦虑。

简单说,他们最怕的不是中国打仗,而是中国不打却赢了。

他们担心中国的崛起不是靠武力胁迫,而是在和平的情况下赢得了世界信任。

这样一来,传统以军事为主导的霸权体系就会逐渐失效。

因此,他们需要在全球观念层面先打赢一场战争预期战——即让世界相信,中国注定是未来冲突中心。

这种将主权维护污名化、妖魔化的叙述,正成为西方安全话语中对中国的战略构陷。

这些所谓的三战地图,只是西方战略界的一场心理战:他们并不是真正担心中国要挑起三战,而是要把中国和风险源划等号,并将这一印象深植于国际舆论,让中国无论做什么都被套上“威胁”的标签。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