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一个在印度洋上挂着、像滴眼泪似的岛国。这地方位置绝了,处在东西方航运的“腰眼”上,谁要是能在这儿有个落脚点,那可是相当舒服。
咱们中国和斯里兰卡的关系,那得从郑和下西洋那会儿说起了,几百年的交情。最近这些年,咱们本着“一带一路”共同发展的想法,帮他们在南边建了个大港——汉班托塔港。
本来是件双赢的好事,结果呢?硬是被人搅合成了一出国际大戏。主角有三个:急于发展的斯里兰卡,提供帮助的中国,还有一个在旁边盯着、心里五味杂陈的邻居——印度。
话说回来,这汉班托塔港,最早可不是我们主动要建的。2005年,斯里兰卡当时的总统马欣达拉贾帕克萨,雄心勃勃,想在家乡搞基建,拉动经济。他第一个找的不是咱们,而是印度和日本。结果呢?印度瞅了瞅,摆摆手,说风险太大,不干。日本也表示没啥兴趣。
这项目就这么悬着了。后来斯里兰卡找到了咱们,希望我们能帮忙。咱们评估了一下,觉得这地方战略位置确实不错,就答应了。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了大约15亿美元的商业贷款,注意,是商业贷款,不是白送的援助,利息也是国际市场上正常的水平。
港口是建起来了,一期二期,搞得漂漂亮亮,码头能停巨轮。但问题来了,一个港口光有码头没用啊,你得有配套的工业区、物流仓储、补给设施,不然船来了卸完货就走,啥也留不下。斯里兰卡当时国力有限,这些配套根本跟不上。
结果就是,港口建成后,连续好几年都在亏钱。有数据说,光运营就亏了3亿多美元,斯里兰卡政府眼瞅着这港口从“香饽饽”变成了“烫手山芋”,每年还得往里贴钱维护,本来就不富裕的外汇储备更是哗哗地往下掉。
到了2017年,斯里兰卡实在是撑不住了。怎么办?他们主动提出,希望中国企业能接手运营。于是,经过多轮商业谈判,斯里兰卡政府和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公司签了个协议。
核心内容就两条:
1.中国招商局港口出资11.2亿美元,获得汉班托塔港70%的股权。
2.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期99年。
这11.2亿美元对当时快要“断炊”的斯里兰卡来说,简直是救命钱。他们立马拿这笔钱去补充外汇储备,偿还其他马上要到期的国际债务。你看,这事儿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商业行为。一个亏损资产,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找个有能力、有资源的伙伴来盘活,再正常不过了。
而且,咱们接手后,效果立竿见影。凭借着咱们在全球的航运网络,各种货轮开始往汉班托塔港跑。2018年,港口吞吐量就翻了四倍多。到了2020年,已经达到了180万吨,成了印度洋上一个重要的转运枢纽。旁边的工业园也开始招商引资,纺织、物流企业都来了,给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斯里兰卡政府每年还能从港口的盈利里拿分红。这本来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但是,印度不高兴了。
汉班托塔港离印度南部就几百公里,简直是顶在脑门上。印度一直把印度洋看作是“自己的洋”,现在中国在这么关键的位置上有了一个运营的港口,印度心里就犯嘀咕。他们媒体天天炒作,说这是中国的“珍珠链战略”,是要把印度给包围起来。
这种焦虑,在2019年斯里兰卡大选后,达到了一个顶点。
当选的新总统,叫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是之前那个力主建港的总统马欣达的亲弟弟。按理说,他应该会延续他哥的政策吧?但政治这东西,好玩就好玩在它的不确定性。戈塔巴雅上台后,面临着国内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外债问题,他需要找个新的“靠山”。
他把目光投向了印度。印度总理莫迪第一时间打电话祝贺,还热情邀请他访问。戈塔巴雅也投桃报李,上台没几天,就公开表态,说:“把汉班托塔港租给中国99年,是个错误,我们必须和中国重新谈判,把它拿回来!”
这话一出,印度媒体跟过节一样,大肆报道,说这是斯里兰卡在纠正错误,是区域力量的再平衡。紧接着,斯里兰卡外交部还真就给咱们大使馆发了照会,正式提出,要求终止99年的租赁协议,归还港口使用权。
这架势,看起来是要动真格的了。
咱们这边接到照会,倒也没慌。国际交往,尤其是商业合作,最讲究的就是契约精神。白纸黑字签了字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不是谁一拍脑袋就能撕毁的。
很快,双方在科伦坡坐到了谈判桌前。我方代表,主要是律师和商务人员,没说太多别的,直接把当初签订的合同摊开在了桌上。
合同里有一条写得清清楚楚:如果斯方单方面终止协议,需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后果,可不是说一句“对不起”就完事的,而是要赔偿巨额的违约金。这笔钱是怎么算的呢?非常复杂,但主要包括这么几块:
投资本金:当初我们投的11.2亿美元,你得还给我。
运营损失:我们接手后为了盘活港口,投入的人力、物力、设备改造,这些钱你得赔。
机会成本和预期收益损失:这是最大的一头。合同是99年,你现在提前终止,等于剥夺了我后面几十年的合法收益。这部分损失,要按照港口目前的盈利能力和未来的增长预期来计算。
咱们的律师团队把这些一项项列出来,经过初步估算,总的违约金,金额高达上百亿美元。
这个数字一报出来,斯里兰卡那边谈判代表的脸都白了。上百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时斯里兰卡全国的外汇储备,也就那么几十亿,还大部分都是借的。把整个国家卖了都凑不齐这笔钱。
他们也想过找印度帮忙,可印度虽然口头上支持,又是给援助又是给贷款,但从来没说过会帮斯里兰卡出这笔天文数字的违约金。让印度真金白银掏一百多亿出来,去填一个别人合同的坑,印度自己也不傻。
这下,戈塔巴雅政府彻底傻眼了。政治上的豪言壮语,在冰冷的商业合同和巨额违约金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折腾了不到一个月,这事儿就悄无声息了。2019年12月20日,戈塔巴雅总统改口了,他对媒体说,汉班托塔港的协议是纯粹的商业性质,不会再进行重新谈判。之前发出的照会,也灰溜溜地撤了回去
一场由地缘政治焦虑煽动起来的风波,最终被一份严谨的商业合同给拍了回去。
这事儿给咱们,也给所有在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了个醒:亲兄弟明算账,商业合作,必须要把丑话说在前面,把所有条款都落实到纸面上。只有完善的法律文件,才是保护自己利益最坚实的盾牌。
到了今天,汉班托塔港在中国公司的运营下,已经成为南亚地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滚装船业务量全球领先。它不仅为斯里兰卡带来源源不断的外汇收入和就业岗位,也成了“一带一路”上一颗闪亮的明珠。
而斯里兰卡,在经历了2022年国家破产的至暗时刻后,也慢慢开始恢复。他们现在比谁都清楚,在国家利益面前,任何外部势力的挑拨和煽动,最终都得让位于现实的经济账。汉班托塔港这个会下金蛋的母鸡,他们现在宝贝着呢。
所以说,国与国之间,可以有远近亲疏,但根本上还是利益。想靠着某些国家的支持,去损害另一个合作伙伴的核心利益,最终往往会发现,自己只是大国博弈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真正到了需要埋单的时候,谁也靠不住,能靠的,只有自己对规则和契约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