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訪華就不尊重我國?中國當場撤走儀仗隊:擺正態度再來吧

首次訪華就不尊重我國?中國當場撤走儀仗隊:擺正態度再來吧

那天的青岛港,原本应该是一片热闹欢腾的景象,五彩斑斓的彩旗在阳光下迎风飘扬,热情洋溢的军乐队早已准备就绪,期待着一次盛大的欢迎仪式。然而,现实情况却与预期迥然相反。码头上的欢呼人群突然宣告沉寂,军乐队停止了激昂的演奏,原本整齐列队的仪仗队也悄然扭转了方向,铺设好的红地毯发出一声轻响,被迅速卷起,仿佛整个场景都被笼罩在一种莫名的紧张气氛中。

这一切的转变,竟是因为美国海军的军舰抵达了港口。三艘军舰浩浩荡荡驶入,最为耀眼的是一艘名为“里夫斯号”的巡洋舰。这艘军舰缓缓靠近,但当岸上的人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时,心中瞬间泛起一阵不安。那舰的高耸桅杆上光秃秃地悬挂着一面星条旗,令人瞠目结舌的是,中国国旗却在上面丝毫不见。这无疑是对中方的不尊重,按照国际海上交际的潜规则,外国军舰进入主权港口时,应当首先悬挂东道主的国旗,这是最基本的礼节与尊重。

美国海军的舰船如此肆无忌惮地驶入,舰上的水兵还在甲板上兴高采烈地挥手,然而迎接的队伍却悄然消失,码头上再无人回应他们的热情,眼看着热烈的欢迎场景化作苍凉,估计他们内心也感到无比困惑。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场指挥员迅速反应,毫不犹豫地发出了撤回所有欢迎仪式的命令。这个消息传达到北海舰队指挥部时,刘华清将军听完汇报后,简洁且有力度地说了一句:“想靠岸,先补旗。”

这句话的含义昭然若揭,如果尊重不在,根本就不配靠岸。于是,那三艘美国军舰便在青岛港外的海面上静静地停留了两个小时,显得颇为尴尬。此后,美国方面解释称这是“忘了”悬挂国旗,听来显得有些肤浅与牵强,毕竟在此舰队抵达中国之前,他们已经先后访问了七个国家,且从未“忘”过,唯独在中国时却显得如此糊涂。

其实查阅历史,这一幕发生在1986年11月5日,那时中美军事关系交往极为稀少,这是他们初次来访。此行虽名为访问,实际上更像是一种试探,试图摸索我方的底线。而事实上,我们通过这一事件,强有力地阐明了我们的立场和原则——在经济合作、友好交流的背后,必须维护尊重与规矩,这是一丝也不能妥协的。

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冷落之后,美国军舰上终于恢复了一些动作。甲板上,有水兵迅速爬上桅杆,亲手焕新地挂上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和海军信号旗,现场的沉闷气氛在此刻稍微减弱。而经过这一番折腾后,岸上才重新有了活动的迹象。根据旁观的一位老兵的回忆,青岛港那日的风势特别强劲,刚挂上的国旗差点被风吹跑,眼见海风肆虐,美国海军的水兵又再度爬上去,加紧把绳结绑好,确保国旗能稳稳悬挂。此时,岸上的摄影师们则忙碌地用手中的相机捕捉这一历史性的一幕,快门声此起彼伏,似乎记录下了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此以后,美国海军再度访问中国时,自然在礼仪上变得尤为谨慎。根据传闻,他们的访华手册中,关于国旗的悬挂顺序与规定,都以加粗的字体标出,生怕再犯同样的错误。这一事件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礼节摩擦,更是中国在国际场合上尊严的坚定维护。

后来,人们提及刘华清将军去参观美国航母,踮起脚尖仔细观察飞机弹射器时,不少人将其解读为“羡慕”。诚然,技术上我们与美军或许仍有差距,各方领域亟须学习与进步。然而,青岛港那一幕清晰地传达了一个真理:有些事情比现代化的航母更为重要,那就是国家的尊严与庄严的海洋规矩。对于每一个民族而言,尊重的维持与礼节的恪守永远是联结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石,这份底线决不可轻易动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