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凭借其在水坝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经验丰富的水坝建设国家之一。中国修建的多个水坝吸引了全球的关注,也引发了其他国家的兴趣。老挝就曾打算修建一座与中国三峡大坝相当的大型水坝工程。
原本人们认为,修建大坝对于老挝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大坝不仅对国内居民有着巨大的益处,能蓄水防洪,同时还能对上下游国家提供帮助。然而,事与愿违,老挝竟然拒绝了中国的投标请求,转而将建设合同交给了韩国公司,结果大坝的坍塌让人目瞪口呆。
那么,为什么老挝会将这一重要工程交给韩国而非中国呢?大坝为何会发生坍塌?对此,中国又作出了怎样的应对?
作为东南亚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老挝近来却突发奇想,想要建造一座标准与中国三峡大坝类似的大坝,计划在桑南内水电站修建这座大坝。这并非老挝的异想天开,老挝位于东南亚,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目前的粮食价格相对较低,导致依靠农业很难走上富裕的道路。
老挝意识到,单靠粮食出口是不可能实现经济飞跃的。那么,老挝能依赖的资源又是什么呢?虽然老挝境内有一定的矿产资源,但缺乏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这让老挝在资源开发上也面临困境。然而,老挝有一项重要的自然资源,那就是水电资源。
湄公河如一条贯穿全境的生命线,沿河的山脉和城市被自然分隔开。湄公河水量充沛,波涛汹涌,老挝想要通过建设水电站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水电是老挝唯一的重要资源,如果不加以利用,老挝的经济将难以发展。
尽管老挝有众多水电站,老挝并非一个工业化国家,因此这些水电站的建设大多是民用工程,而老挝的主要经济活动仍然是农业。但水电产生的电力大多出售给邻国,这为老挝带来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老挝的目光此时转向了世界知名的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大坝,三峡大坝代表着水坝建设的最高水平。2011年,老挝发布了桑南内水电站招标公告,招标过程中,实力最强的竞争者无疑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三峡大坝的建设者。三峡集团提供的方案质量高且充分考虑了桑南内水电站的特殊情况,为老挝量身定制了最佳方案。大家都认为,三峡集团会轻松赢得这个项目。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韩国的SK建筑公司凭借低价成功中标。SK公司报价仅为70多亿人民币,这个价格比其他竞争者便宜得多。尽管三峡集团并没有获得这个项目,但他们并没有因此气馁,毕竟他们的项目源源不断。价格便宜的背后必然有原因,而老挝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SK公司在接到项目后很快展开了建设,但在施工过程中,居民们注意到水电站外墙出现了裂缝。这让老挝人民产生了疑虑,认为这个建筑公司可能不太靠谱。更令人担忧的是,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做了充分规划,并安置了周围居民,而SK公司似乎并没有采取类似措施,导致桑南内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018年7月,老挝发生了灾难性的事件。那年7月,老挝发生了持续几天的大暴雨,但当时老挝人民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仍然认为这只是普通的暴雨。然而,悲剧终于降临。7月23日,桑南内水电站发生了灾难性的崩塌,洪水迅速席卷周边地区,许多人被困在水中。事故发生后,老挝政府试图找到SK建筑公司寻求解释,但他们却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将责任推卸给了老挝方面。
根据老挝政府的调查,水电站的崩塌完全是由于SK建筑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未按照合同要求建设一个能够抵抗暴雨的水坝。如果SK公司按照标准建设,完全可以抵御这场暴雨。这场灾难证明了SK公司低报价背后隐藏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原本只是一次普通的暴雨,竟然因为偷工减料变成了天灾人祸。
虽然老挝最终未采用中国三峡集团的方案,但中国并没有对此事心生不满。老挝发生灾难时,中国不仅派遣官方人员参与救援,民间也积极行动,为老挝提供帮助。面对老挝的请求,中国公司也同意参与修复桑南内水电站。
对老挝人民来说,这次灾难是一次沉痛的教训,或许也让他们认识到,依赖别人永远不如依靠自己。在这场风波中,老挝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凭价格便宜而忽略质量,最终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