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對大陸喊話:滿足兩個條件,兩岸的事情可“迎刃而解” 新聞鏈接:

賴清德對大陸喊話:滿足兩個條件,兩岸的事情可“迎刃而解” 新聞鏈接:

人贵在知有自知之明。

不过很显然赖清德没有,两岸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待,然而,自赖清德上台以来一直在统一的问题上不断地挑衅。

如今更是嚣张,赖清德对大陆喊话,表示只要满足两个条件,那么两岸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赖清德提出哪两个条件呢?究竟有什么底气说出这样的话?

自从赖清德上台之后,其在两岸统一问题上不断对大陆进行挑衅,其 “谋独” 之心昭然若揭。

就拿今年的九三阅兵来说,这本是一场意义非凡的纪念活动,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的庄重铭记。

是对无数英烈的深切缅怀,也是向世界彰显中国维护和平、捍卫正义决心的重要契机。

但赖清德却不这样想,不仅横加阻拦还威胁想要参加阅兵的人,台湾陆委会称,禁止当局与地方政府人员出席九三阅兵及其相关活动。

曾任防务、外事、大陆事务或与台湾安全相关的政务副首长以上人员,或少将以上、情报机关首长等指标性人员,不得参与九三阅兵及其相关活动。

如有违反,将处以罚款、停职或剥夺退休金及追缴勋奖章。

此外,陆委会还调查 23 名赴大陆发展的台湾艺人,威胁称对于大陆九三阅兵、纪念台湾光复等相关活动,“勿配合参与”,否则将 “依法处理”。

而且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80 周年纪念日,赖清德在社交媒体发文,仅提第二次世界大战 “终战”,未提 “抗战”,回避 “日本战败投降” 等字样。

不仅如此,还对纪念大会说三道四,大放厥词,美化侵略,煽动对立对抗,真是其心可诛,充分暴露其 “台独” 分裂势力背叛历史、亵渎先烈、泯灭良知的丑恶面目。

但赖清德真能挡住两岸同胞对历史的铭记,对民族荣耀的追求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9月3日,前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赴北京出席“九三阅兵”纪念活动。

民进党当局对此极为不满,公开表态“不排除依法处理”。

甚至有绿营人士放话称,洪秀柱回台后“恐面临法律责任”

洪秀柱回应称,“难道纪念为国捐躯的先烈,也要先经过民进党批准?”

她还指出,民进党一再以 “终战” 掩饰抗战,刻意淡化台湾重归故土的历史根源,这不仅是历史错置,更是自我矮化。

还追究法律责任,但结果呢?

洪秀柱不仅顺利返台,还受到不少民众欢迎,还接受媒体采访,毫发无损。

这场“口头威胁”,最终无疾而终。

事件反映出一个现实:民进党在两岸民间交流问题上的“强硬姿态”,已无法形成实质压制,其所谓 “依法处理” 不过是政治操弄,在法理和民意面前站不住脚。

如今台湾内部对于赖清德的意见很大,台湾如今的经济情况不好,

对美国摇尾乞怜对台湾非但没有帮助,甚至阻碍台湾的发展。

这些民众都看在眼里,但赖清德不作为,如今反对赖清德声音非常大,其民调结果已经大幅度下降。

面对如今复杂的情况,赖清德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如今赖清德将目光投向了柯文哲。

众所周知,柯文哲因涉京华城案被羁押近一年,此前赖清德通过种种措施,不允许柯文哲出来。

然而近期赖清德却同意对柯文哲进行保释,9 月 8 日,柯文哲因涉京华城案被羁押 363 天后,以 7000 万新台币交保。

他一现身受访就获得支持者喊声力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柯文哲毫不客气地炮轰赖清德和民进党。

柯文哲表示这一年对他来说是很大的折磨,羁押禁见 24 小时都被关在小小的房间里面

他直言 “这案子根本是冤狱”,称检察官查了一年什么都没查到,还把司法信任度摧坏。

柯文哲强调不要像赖清德那样让台湾四分五裂,“为何要让台湾陷入四分五裂,赖清德你好好想一想吧”。

至于为什么这个时候放柯文哲出来,有观点认为,赖清德同意保释柯文哲是出于政治考量:

一方面是面对岛内强大的民意压力,若继续羁押柯文哲,而又掌握不到其贪污确凿证据,会引发更多民众愤怒。

另一方面,让柯文哲交保对赖清德而言相对有利,可以成功转移很多炮火,且柯文哲出来后短时间内对赖清德造成的威胁不大。

不仅如此,赖清德也开始在两岸关系问题上做文章,

9月8日,赖清德在岛内媒体《自由时报》的专访中提出,大陆若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并放弃动武,两岸关系就有可能“迎刃而解”。

看似递出橄榄枝,实则是设下前提条件:先承认“中华民国”,再来谈和平。

通俗点说,这不是对话的邀请,而是谈判的设限。

赖清德表面上讲“和平”,实质是让大陆接受“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政治现实。

而这与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完全对立,是大陆多次明确拒绝的红线。

除了对大陆喊话,赖清德还在这场专访中,明确向美国发出了另一份“提醒”。

他说,如果台湾“守不住”,后续骨牌效应非常严重”,称台湾海峡跟周边海域每年运送的经济价值超过 2.5 万亿美元,“如果台海发展战争,对全球的经济是一大冲击,更不用说是国安”。

他妄图通过这种言论,将台湾问题与美国利益捆绑,以 “经济威胁” 作为筹码,向美国施压,寻求美国对其 “台独” 行径的支持,这是典型的 “倚美谋独” 行为。

这种策略并不新鲜,蔡英文任内就多次使用类似说法,但赖清德的表述更为直接,也更具威胁意味。

赖清德这次“喊话”,从头到尾并未触及关键议题——“九二共识”与“一个中国”。

他频频使用“善意”、“和平”、“对等”这些词,却始终不提大陆的核心关切。

这也是大陆方面多次声明的重点:不接受“设前提”的对话,不接受“变相台独”的包装语言。

喊话可以有,但不意味着立场能模糊。

赖清德希望通过“和平包装”博取岛内中间选民支持,同时争取国际空间,但从大陆视角看,这些言论只是“老调重弹”。

他嘴里的“和平”,不是彼此靠近,而是要求对岸后退。

赖清德喊“和平”,但另一只手始终没放下军备。

赖清德多次宣称要增加台湾的防务预算,以“实力求和平,国防预算将逐年上调,2030年前要达到GDP的5%。

这一数字比北约成员国的标准还要高。

而且在9 月 8 日,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萧美琴出席了台军第四艘CG1006花莲舰的交船仪式。

她在仪式上表示:“俄乌冲突、中东冲突都在提醒台岛,和平不是理所当然,守护台岛需要真实行动,民进党当局将推动下一阶段造船计划,不断提升舰队数量,强化台岛海域防线”。

一边喊“用交流取代围堵”,一边高调“造舰备战”,这种双轨策略,是民进党政府的标准模式。

说到底,赖清德的“和平主张”从未脱离“武装对抗”的逻辑。

但大陆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不可能为任何政治包装让步。

统一的进程不由某个政治人物决定,也不会因为某个节点暂停。

“顽固”阻统和谋“独”挑衅,势必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