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剛回國就收到壞消息,特朗普發長文,不是中國不肯拉印度一把

莫迪剛回國就收到壞消息,特朗普發長文,不是中國不肯拉印度一把

国际政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安静了一天的特朗普又开始作妖,满嘴跑火车了。印度总理莫迪刚刚结束在中国的访问,回国就收到特朗普的“贸易战宣言”。

这位美国总统在Truth Social平台上发表长文,直言美印贸易是“几十年单方面灾难”,即使印度现在提出零关税让步,也已经“为时已晚”。

 

特朗普发难,莫迪访华寻支持

 

特朗普这次一点情面都没给莫迪留。9月1日晚间,他在Truth Social上发文直言:“很少有人明白,美国和印度的贸易往来其实非常少,但印度和美国的贸易量却大得惊人”。

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换句话说,印度向美国出售海量商品: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客户’:但美国卖给美国的东西却寥寥无几。到目前为止,这完全是一种单向的关系,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特朗普把责任完全归咎于印度的高关税政策,声称“印度对美国征收的关税高得离谱,是所有国家中最高的,以至于美国的企业根本无法进入印度市场销售产品”。

最让印度难堪的是,特朗普特别提到:“此外,印度的石油和军工产品大部分都从俄罗斯购买,从美国购买的却少之又少”。这话明显是在敲打莫迪:你在中美之间摇摆我清楚得很。

特朗普政府对印度加征的50%关税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一税率包括25%的对等关税,以及针对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而额外征收的25%关税,令印度成为美国关税最高的对象之一。

这些关税影响了运往美国的55%以上印度商品,对纺织品和珠宝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击最为严重。

虽然电子产品和药品等主要出口商品被豁免,苹果公司在印度的巨额新工厂投资暂时得以幸免,但已经足够让印度喝一壶了。

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873亿美元。这么庞大的贸易额面临50%关税威胁,莫迪政府的压力可想而知。

就在特朗普发难的前一天,莫迪正在中国参加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并与普京展示了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

9月1日,莫迪与普京甚至乘坐普京的座驾一同前往会场,在车上交谈了大约一个小时。当天早些时候,两人热情拥抱,莫迪称这次会面“令人愉快”。

莫迪在会议发言中直言:“印度和俄罗斯有一种特殊而优先的伙伴关系。在最困难和最严峻的时刻,印度和俄罗斯始终并肩而立”。

他还补充说,印度“热切”期待普京今年晚些时候的访问。

这些举动明显是在向美国释放信号:尽管特朗普政府持续施压,但新德里与莫斯科的关系依然牢固。但很显然,特朗普并没有被这种姿态吓住,反而选择了更强硬的回应。

面对美国的压力,印度方面确实提出了让步。特朗普在文中提到:“他们(印度)现在提出把他们的关税削减为零,但是有点晚了。他们几年前就应当这样做了”。

不过,特朗普并没有详细说明印度是何时提出这一建议的,也不清楚白宫是否计划重启与印度的贸易谈判。这种模糊表态很可能是特朗普的谈判策略,旨在进一步向印度施压。

而印度商务部长戈雅尔此前已经回应称,印度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与国家利益。新德里还批评美方的高关税为“不公平、不合理且毫无根据”。也就是说,特朗普很有可能又开始说瞎话了。

 

美印贸易失衡,印度面临的困境

 

特朗普的抱怨并非完全没有根据。美印贸易确实存在严重不平衡,但这种不平衡背后有着复杂的结构性问题。

印度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纺织品、珠宝、药品等商品,而美国对印出口则更多是高端技术产品和服务。两国经济结构的不同导致贸易天然存在不平衡。

更重要的是,印度在高端制造领域确实存在严重短板。今年7月,莫迪政府禁止从中国进口无人机关键零部件,结果导致整个无人机产业几乎瘫痪。这暴露了印度制造业的脆弱性。

与此同时,印度经济本身也面临不小挑战。路透社经济研究数据显示,印度2025财年首季度(4-6月)经济增速或将回落至6.7%,这标志着该国连续两个季度经济动能减弱。

制造业疲软与私人投资不足正持续抵消公共财政扩张的积极效应。尽管联邦政府首季资本支出实现52%的同比增幅,总额达2.8万亿卢比(折合3200亿美元),但终端消费需求疲弱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低迷。

多数机构将本财年GDP增速预测中值下修至6.3%,若最终数据成立,将创近五年最低增速纪录。这对莫迪政府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吸引外资的能力正在急剧下降。2024至2025财年,印度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骤降至3.53亿美元,相比前一年的100亿美元,暴跌了96.5%。

这种断崖式下滑反映出外资对印度营商环境的深度失望。印度政府推出的230亿美元制造业激励计划(PLI)也因官僚腐败和执行不力而失败,成为外资眼中的“空头支票”。

这种政治不确定性与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进一步加剧了外资撤离的趋势。

面对美印贸易冲突加剧,咱中国保持了相对冷静的态度

事实上,中国一直在积极发展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印度从中国进口大量关键零部件和工业设备,这是维持印度制造业运转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中国也谨慎避免过度依赖印度市场。

在刚刚结束的上合组织峰会上,中国作为东道主,为莫迪和普京提供了交流平台,但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任何一方。这种平衡策略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与智慧。

特朗普对印度的贸易战宣言,与其说是突发奇想,不如说是精心计算的战略选择。他选择在莫迪访华并与普京展示亲密关系后立即发难,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印度面临的困境在于:一方面需要美国的市场和技术,另一方面又不愿放弃与俄罗斯的传统关系和中国的重要供应链。这种走钢丝式的外交平衡在平时或许可行,但在大国竞争加剧的今天,越来越难维持。

莫迪政府现在最需要的是战略自主性:既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也不过度依赖任何一方。印度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在大国之间摇摆不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