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国一直被誉为“水果王国”,每年吸引前往这里品尝的游客也是络绎不绝。
特别是中国游客更是成为了他们的“大客户”。
而泰国最有名的水果榴莲在中国也是相当畅销,碍于进口国内价高,不少国人都选择前往原产地大饱口福。
看着中国游客一窝蜂的涌进泰国,当地商贩自然是喜笑开颜仿佛看到了救世主一般。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自认为中国游客离不开他们的水果,也离不开他们的旅游,于是那些商贩们就萌生了其他想法。
可他们忘了,中国游客能为他们的旅游业创造利益,图的就是一个开心踏实。
如果他们不珍惜反倒是借题发挥,那我国游客自然也不会任由他们摆布。

竟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水果摊子旁边摆上,类似中国人没素质的牌子。
这种举动明摆着就是不尊重中国游客。
面对这种冰冷又带有不友善的用语,中国游客自然不会惯着他们。

最明显的就是他们的水果之王榴莲,以前都是金黄灿灿、果肉饱满很养眼。
但现在再看,外表看起来没有明显的变化,可里面的果肉明显不比从前的。
颜色不如以前看着新鲜,就连颜色都开始逐渐变黑。

山竹的外壳已经没有了以往光滑的外表,反倒是皱皱巴巴的。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水果不新鲜了,当然不会购买。
眼看销量一天不如一天,这些商贩只能用上不了台面的方法在地上用泰语写出生意不好的埋怨话。

说起来以前他们可是让中国游客赞不绝口的水果商贩。
那么他们又是怎么沦落到这种地步呢?
事情还要从他们专门为中国游客写下的特殊牌子。
估计他们还害怕中国游客看不懂,还专门用中文写下了非常醒目的提示语。
明确标识“捏了就要买”。
虽然说这不是强买强卖,但是在中国游客看来却实很有针对性。
那些看起来算不上整齐的文字都是赤裸裸的警示,更是一种歧视。

既然他们不欢迎中国游客,也别怪游客们不去光临他们的生意。
要知道此前他们在中国游客心中的口碑都是很好的。

从相关资料来看,光是泰国水果市场的营收,中国游客就占了30%。
还记得泰国旅游业鼎盛时期,大部分游客都是来自中国。
那里的芒果糯米饭更是吸引了不少国内游客前往,一度成为当时的“网红水果”。
更是有不少游客在当地品尝完水果后,还会带一些当地的芒果干和榴莲糖带给家人品尝。

这些数据都用统计具体数量,光是看当时果园老板开的10辆车中有8辆都是为中国游客服务就能证明。
只不过这样的光景已经看不见了。
泰国的水果摊子前也无法看到满是中国游客的盛景了。

当然了,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当地的水果商贩们。
之前他们水果摊评论区都是随处可见的“求代购”文字,继而如今都成“烂的好”评论。
从之前的人人夸赞到如今的人人抵制,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呢?

回想在2019年的时候,泰国的水果摊前挤满了来自中国的游客。
可是从2025年开始,游客不仅减少了,首当其冲就影响了这些商贩的生意。
那副热闹的光景再也没有了,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还是从那一个个的牌子说起。

或许他们是认为生意好了,人心也逐渐膨胀了起来。
就摒弃了顾客第一的销售理念,而是要求顾客按照他们的想法。
而且还是很有针对性的只面向中国游客这样做,这种针对性的歧视自然会引发中国游客的不满。
本以为只是水果摊是这样,后来发现泰国的许多地方都开始出现针对性的特殊对待了。

中国人讲究和谐美好,也注重各民族不分国籍的“一家亲”。
自从“免签政策”开始后,前来感受中国大好河山的国外游客是肉眼可见的增多。
但凡来这里游玩过的无不对我国的人文地理还有美食赞不绝口,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我国人民的热情。
可是在泰国就不一样了,他们就连最基本的尊重过都无法做到。
普吉岛的旅行社更是胆大包天,竟然敢拿刀威胁中国的游客,起因就只是为了5000泰铢的定金。

即便游客们早就提前在网上预订好了,可是当他们抵达后却没人负责迎接。
如此怠慢的态度让不少游客后悔,便想要退掉。
但他们又怎么会轻易同意呢,就在游客们想要报警的时候他们便拿刀威胁了。

本以为当地能得到妥善处理,得到的结果就是一句“涉事人员已被控制”。
网友们忍不住发问,如果是他们自己人还会被暴力威胁吗?
水果商贩态度不行,旅行社做不到尊重,当地的出租车司机更是过分,简直就是在敲诈。
从芭提雅海滩到市中心,本地人乘坐出租车只需要支付150泰铢就可以,但我国游客就得多掏一倍的钱要支付300泰铢。

这种不平等的收费方式自然会有人质疑,面对质疑他们就会恼羞成怒,还表示中国人有钱。
无论有钱还是没钱,既然出门旅游消费就想要享受公正平等的待遇,而不是区别对待。
原以为出租车和旅行社已经很过分了,可是和泰国超市售卖的商品相比只是冰山一角。

醒目的用中国字打出的宣传广告语,更是被某社交平台吹捧的养胃素。
打着国人无比信赖的中药配方,真以为这是罕见的保健食品。
等到看见包装上面的生产地显示是出自中国香港后,人们明白原来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摆明了坑中国消费者呢。
重要的是这些商品在网上都能买到,价格还比泰国的便宜。

这不就是典型的吃着中国饭,还砸中国碗的例子吗。
面对中国游客态度嚣张的不行,看到欧美游客就开始巴结。
两副面孔的区别对待谁看了会不恶心呢?

自打他们的丑恶嘴脸被揭露后,中国游客前往这里旅游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
眼看旅行业和水果市场销售额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下降,他们终于后悔了。
重新换上讨好的嘴脸想要拉近和中国游客的关系,以便改善现有环境。

咱们中国游客向来大度,也能做到大人不记小人过。
可是在看到他们一幅幅不怎么真诚的笑容面孔后,还是打消了给他们贡献营业额的想法。
估计这些商贩们也悔不当初,但世上没有后悔药,更何况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很迅速,好吃的水果更是比比皆是。
既然他们无法尊重,那咱们就花钱买自己国家的东西。

参考信源:中国人2023年吃掉140万吨榴莲,近期榴莲价格比上月便宜了一半

泰国一水果摊用中文标“不要按压榴莲”引发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