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特区的八月,中美双方的经贸代表们连续三天坐在谈判桌前。这是特朗普第二届任期内中美经贸官员的又一次面对面接触。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率领的中方代表团,与美国财政部、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的官员进行了密集会谈。
会谈结束后,李成钢临别前特意留下的一句话:“中美双方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这次会谈的时间安排凸显了双方的紧迫感。李成钢刚刚结束在加拿大的访问,就直奔华盛顿。从8月27日到29日,整整三天时间,中美代表团进行了马拉松式会谈。
会谈选择的地点也值得玩味。没有选择第三国作为中立场地,而是直接在华盛顿进行,这表明双方都希望尽快解决当前面临的经贸问题。
美方参与部门的组成显示出谈判的广泛性。不仅包括专责贸易的部门,还有财政部参与其中,表明讨论议题可能超出了单纯的贸易问题,涉及更广泛的经济政策。
李成钢在与美国政府官员会谈之余,还会见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美国商会及相关企业代表。这条信息看似普通,实际上揭示了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化。
美国企业界的态度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对华贸易政策有着不小的影响力。83%的美国企业希望继续与中国做生意,67%的企业反对再对华加征关税。
这些企业的声音通过美国商会等组织传达给美国政府,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压力。美方不能失去中国市场,已经成为美国商界的普遍共识。
李成钢临别时强调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表面上看似是外交辞令,实际上是对中美经贸关系未来发展的明确规划。
这十二个字是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一贯原则,但在当前背景下有着特殊含义。“相互尊重”意味着反对单边主义,“和平共处”指向避免贸易冲突,“合作共赢”则是对零和思维的否定。
李成钢还特别提到要“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这句话直接回应了当前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特朗普政府在对华经贸政策上展现出明显的转变,回想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态度十分强硬。
现在特朗普政府转向务实合作,不是突然心软,而是现实逼迫下的选择,贸易战没有带来预期效果,反而让美国自己人先扛不住了。
中西部大豆种植户的产品积压仓库,汽车厂商因为零部件成本上涨而销量下滑,这种“斗则俱损”的局面,特朗普第二任期显然不希望继续了。
特朗普政府对华贸易政策的转变,还考虑到国内政治需要,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需要一些能够展示的“胜利果实”来安抚选民情绪。
农产品出口特别是大豆出口,关系到美国中西部农业州的利益,这些州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增加对中国的农产品出口,有助于巩固特朗普的政治基础。
特朗普最近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四倍。这个要求背后,既有经济考虑,也有政治算计。
与美方的急切态度相比,中方显得更为冷静和从容。这种冷静背后是战略自信,中国不再急于通过高层会晤来证明什么,也不担心关税威胁能真正撼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
中方的冷静还表现在对特朗普访华提议的回应上。特朗普表示希望在年内访华,中方回应强调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没有明确欢迎,也没有拒绝。
这种态度表明中国不再吃“压力式外交”这一套,要谈可以,但必须在平等、相互尊重的框架下谈,而不是一边威胁加税,一边喊着要访华。
特朗普最近公开表示,如果中国不向美国提供稀土和磁铁,美国将加征200%的关税。这种强硬表态背后,反映出美国在关键资源上对中国的依赖。
稀土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和军工产业的关键材料,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今年中国对稀土出口收紧,导致全球市场价格上涨,美国企业首当其冲。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看似强硬,实际上暴露了美方的焦虑。美国手里能打的牌不多了,200%的关税只是虚张声势。
中美经贸关系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深度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企业不能失去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同时中国也认识到与美国保持正常经贸关系的重要性,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长期对抗不仅双方受损,还会危及全球经济。
这种相互依存关系是中美经贸关系的压舱石,也是双方尽管存在分歧仍要继续谈判的根本原因。
中美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仍然面临不少挑战,特朗普政府内部不是铁板一块,还有不少强硬派,总想在技术封锁、实体清单上给中国制造麻烦。
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特朗普为了巩固基本盘,可能会再次打“对华牌”。过去他曾经通过展示对华强硬立场吸引选票,这种策略可能会重演。
尽管如此,务实合作仍然是主流。中美经贸关系的积极势头有望保持,双方有可能会达成阶段性协议。
华盛顿的谈判桌上,李成钢与美方官员的会谈已经结束。李成钢临行前留下的那句话,正在大西洋两岸引发回响。
特朗普政府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单边施压的旧路,还是接受基于相互尊重的新型大国关系。美国2026年中期选举临近,农场主们期待收复失去的中国市场,科技企业盼望缓解芯片寒冬。
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看似简单,却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