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直太过分了。
拒绝承认历史也就罢了,还处处洗白自己。
最让人生气的是,中国九三大阅兵逐渐临近,这个国家竟然公然站出来阻挠中国的阅兵行为。
不仅对中国阅兵说三道四,还直接明确表示呼吁欧洲以及亚洲等国家不要参与中国的大阅兵,不希望中国的将真实的历史讲出去。
这个国家就是——日本。
一边在讲述美国是如何投掷原子弹,给日本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而另外一边,却在积极的拜鬼。
一个二战战败国,为何如此惧怕一场纪念活动?
日本强硬反对,中国强势回应
据多家媒体报道,8月24日,有消息人士透露:
对于 9 月 3 日将在北京举行的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纪念活动及阅兵仪式,日本政府已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称此次中国的活动 “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呼吁各国谨慎考虑。
消息并非空穴来风,隔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记者会上确认此事。
他表示中方注意到这个消息后,中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立即澄清相关言论。
外交部强调,这场阅兵活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的一部分。
目的很明确: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日本为何如此紧张?
问题其实不在阅兵,而在历史。
此前,在日本战败80周年纪念日那天,日本首相石破茂发表讲话。
按照惯例,石破茂虽提及“必须将那场战争的悔恨和教训深深铭记在心”,但全程却从未使用“道歉”措辞,也未提及日本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加害责任。
这不是疏忽,而是有意回避。
这种表述延续了日本政坛长期回避历史问题的态度,与“村山谈话”等历史文件中的反省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由此可见,日本已经开始在二战战争罪行这个问题上拒绝向中国道歉了。
这也不是头一回了。
日本政府近年纪念讲话中开始逐渐剔除“侵略”“道歉”等关键措辞,转而使用“那场战争的悔恨”等模糊表述。
例如,日本文部科学省审核通过的中学历史教材《国史教科书》大肆宣扬 “皇国史观”,否认日本强征 “慰安妇” 的事实。
日本部分政客还多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石破茂本人也在 8 月 15 日以 “自民党总裁” 身份向靖国神社供奉了 “玉串料”。
从教科书里淡化“侵略”字眼,到外交场合对战争罪责避重就轻,背后的逻辑很清楚:不想再背负历史负担。
阅兵不是“反日”,而是纪念和平
中国从未在邀请函中点名针对任何国家。
阅兵的主题明确,是对二战胜利的纪念,不是对某国的批判。
但日本却主动跳出来,称活动“反日色彩浓”。
这给出的“理由”真是太可笑了。
这种说法与中国举办活动的宗旨不符。
要知道,我国本次举行阅兵活动的核心是纪念反法西斯胜利以及弘扬和平价值,并没有针对特定国家进行批判。
而一个至今未对侵略历史进行彻底反省,甚至屡屡试图否认与美化战争罪行的国家,竟反过来指责被侵略国“记仇”?
这种黑白颠倒的言论,简直闻所未闻、令人匪夷所思。
外交部对此回应得很克制:中国的纪念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国际社会对此也心知肚明。
一个真正正视历史的国家,不应对纪念活动心怀疑虑。
钓鱼岛方向动作频频,制造紧张氛围
除了试图虚化历史,阻挠其他国家参加九三阅兵之外,日本还使用长航时无人机对钓鱼岛进行监视。
据报道,日本海上保安厅已正式启用大型无人机 “海上守卫者”(MQ-9B)用于钓鱼岛周边的空中警备,且该无人机由海上保安厅和日本自卫队共同运营。
而除了从美国引进的MQ-9B和MQ-4无人机外,日本还考虑引进土耳其制造的无人机,以进一步提升无人机领域的战力。
对此中国没有回避。
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已多次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敦促日方立即停止在该海域的一切违法活动。中国海警将持续在钓鱼岛领海内开展维权执法活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
军事专家张军社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海上保安厅使用军事级别的长航时无人机对钓鱼岛的进行监视就是为了加强所谓的管控,但这种升级行动无疑会使钓鱼岛的局势进一步复杂化。
中方立场清晰:主权不容侵犯,纪念不容干扰。
在中方对钓鱼岛牢牢掌握主动权的当下,日本的做法之能说明它面对中国的“无能为力”。
日本如今在钓鱼岛的挣扎,恰似当年联合舰队在太平洋的末路,看似张扬的“反击”姿态,实则是丧失战略主导权后的条件反射。
德日联手,试图打乱中国节奏
不仅是日本。
8 月 17 日,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抵达东京。
8 月 18 日,瓦德富尔与日本外相岩屋毅举行首次 “日德外长战略对话”,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晤。
瓦德富尔在与日方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点名中国,称中国大陆在台海、东海和南海 “屡次试图单方面改变现状”,无端批评中国在俄乌冲突中 “支持俄罗斯”。
瓦德富尔上任才三个月,就急着在印太地区刷存在感,借着访日机会,把矛头直指中国,意图拉拢日本形成小圈子对抗。
日方也配合默契,两人会谈后强调战略伙伴关系,声称要共同应对所谓威胁。这套操作本质上就是借国际场合给中国上眼药,试图干扰地区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自己也是二战轴心国。
这一次,两个曾经的侵略国,却在中国纪念反法西斯胜利时并肩施压,讽刺意味十足。
日本的真实焦虑: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压力
日本到底在害怕什么?
日本怕的是中国将真实历史讲出来。
怕的是这场阅兵让世界重温那段不能忘的历史。
怕的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重新定义历史叙述权。
如今的日本,在美国战略庇护下,已经逐步从“战败国”向“准军事国家”转型。
二战后,日本施行和平宪法,明确限制军力发展。
近年来,日本不断突破禁区。
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频繁参与美日联合军演。
甚至在防卫白皮书中提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这些动作看似主动,其实背后是对中国崛起的深层焦虑。
中方立场:和平不是妥协,历史不能遗忘
外交部在多次记者会上反复重申:中国阅兵目的明确,是对过去的回顾,不是对谁的挑衅。
毛宁在8月18日的发言中,用八个字概括对德日联手施压的态度:“挑动矛盾,渲染紧张。”
毛宁表示,当前东海、南海局势总体保持稳定,敦促有关方尊重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维护和平稳定的共同努力。
毛宁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不会因为干扰而改变纪念的初衷,也不会因为恐吓而回避历史的责任。
谁在害怕93阅兵?
不是美国。
不是俄罗斯。
不是德国的人民。
而是日本政府内部那些不愿承认历史、却又无法逃避历史的权力者。
越到纪念日临近,越有人坐不住。
他们怕的不是阅兵本身,而是那段历史重新被世界审视。
阅兵是历史的镜子,谁不敢面对,镜子里就会最清楚地反映出谁的心虚。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和平。
中国的九三阅兵,是一场关于信念、责任与未来的宣言。
日本的反应,只是一面照妖镜,映出谁在害怕真相,谁在回避过去。
历史不会沉默,时间不会撒谎。
面对日本的行为,我们说的很清楚,我们当下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而日本到底是什么意图,就值得思考了。
毕竟一个连历史都不敢承认的国家,你想让他们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