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背後“靠山”浮出水面,美日慌了?外媒:低估中國是犯錯

殲20背後“靠山”浮出水面,美日慌了?外媒:低估中國是犯錯

“没有日本的碳纤维

,中国根本造不出隐身战斗机”,看到中国歼20战机位列全球第一,日媒又开始阴阳怪气了。

资料显示,在歼20战机的主翼、机身及垂尾翼等关键部位,都大量用到碳纤维复合材料

。实际上,不只是歼20,刚刚起飞的C919大飞机、神州16号等的造材都涉及到碳纤维。

那么,事实果真像日媒所说的那样“碳纤维全部依赖于进口”吗?

01.被卡脖40年,日媒:中国100年也造不出来

不可否认,40年前我国就算举全国之力,每年也仅仅只能生产出两吨碳纤维,这对于动辄需求上万吨碳纤维的中国市场

来说无异于九牛一毛,我国只能无奈选择进口。

公开资料显示,碳纤维也称“材料之王”,强度是普通钢材的7-9倍,但重量却只有后者的1/4,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军工、新能源等领域。

上世纪70年代,日美两国率先研制出韧性顶尖的碳纤维,并批量生产、出口。由于其“制造难度堪比芯片”,日美长期对我国实行产品、设备和技术的“三重封锁”

据悉,日美在拿下全球碳纤维市场近80%份额的同时,还一度将其炒至240万/吨,单价堪比黄金,碳纤维也由此得名“黑色黄金”

对于那时还不具备规模生产碳纤维的中国来说,只能吃“哑巴亏”高价购入。令人气愤的是,我国还要时不时接受日美两国“赏赐性供给、通知式涨价”的无理要求,日媒甚至公开嘲讽:“再给中国100年也造不出来(碳纤维)”

历史教会我们,落后就会“挨打”,在手撕钢、高铁车轮以及生物酶

等多个制造领域也同样如此。

曾几何时,日美凭借手撕钢技术,出口我国百万一吨,还经常颁出“限购令

”搪塞一番;日本为防止高铁车轮技术被我国“偷”走,明令禁止中国参观工厂,像防贼一样防着我国

“贫穷落后遭挨打,弱肉强食口中餐”,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没少在科技这条路上受欺辱。

02.国产碳纤维全球领先,外媒:低估中国是犯错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向来是我国的座右铭,西方越是傲慢,我国就越是要打破垄断。

2000年,“中国材料学之父”师昌绪

重新出山,感言“如果碳纤维造不出来,拖累了国防,我死不瞑目”。为了突破技术壁垒,时年80岁高龄的他亲临实验基地进行指导,还专门致信航空公司

“化缘”3000万元,为研究碳纤维生产技术做支撑。

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条碳纤维量产线成功问世,将日美的“禁运”梦无情打碎。与此同时,碳纤维进口价格也闻风而动,主动降低75%,业内人士估算:“每年至少可以为国家节省50亿元外汇

时至今日,我国不仅实现了低端碳纤维的批量生产,还自主研发出超越老美水平的T1000高端碳纤维,位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碳纤维突破日美封锁的同时,国内很多领域也早已摆脱西方“控制”——山西太钢自主研发的0.015毫米手撕钢,比全球最精尖的手撕钢还要薄0.005毫米;安徽马钢生产的高铁车轮反攻国外市场,“德国都得求着买”

同碳纤维一样,手撕钢、高铁车轮等从被“卡脖子”到被反超,中国人民正凭借自身意志,突破一个又一个被西方垄断的高端技术。

03.国产替代进行时,重度依赖进口已成过去式

据国内媒体报道,歼20战机使用的是纯国产复合材料T700级碳纤维,占比20%。除此之外,备受瞩目的大飞机C919,国产碳纤维的使用率也达到了12%。

《全球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碳纤维的国产率只有10%,而截至2022年,其国产化

比率已飙升至58.1%。事实证明,日美等进口产品正在被慢慢淘汰,国产替代已成大势所趋。

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句“任何低估中国的行为,都是在犯错”,并非虚言。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简体 繁體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