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了一条铁路,为啥西方人就急得跳脚?专家直言:不急都不行。
一条铁路怎么就让西方这么坐不住?
这条铁路究竟有何魔力?
最近国际上有个挺热闹的事:中老铁路通车才几年,现在每天都有几十列火车来回跑,货运量比刚通车时翻了好几倍。老挝那边正忙着给沿线货场扩容,可西方媒体却像被踩了痛处,天天说“这铁路是负担”。
老挝这地方,地理位置有点特殊,没有出海口,是个实打实的“内陆国”。以前交通特别差,全国铁路加起来就4公里。
货物想运出去,要么靠卡车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晃悠,要么靠湄公河上的小船慢慢漂,不仅慢,成本还高。
中老铁路一通车,这局面彻底变了。1035公里的铁路,把昆明到万象的时间从两三天压到10小时,货物当天就能到中国。运费降了近一半,路上损耗从三成降到5%都不到。
对老挝来说,这哪是铁路?简直是“致富路”。以前老挝的GDP还不如中国一个地级市,现在仅铁路带起来的旅游、贸易,就把经济增速拉高了1.5个百分点。
而且中国给的贷款条件很宽松,这条铁路给老挝带来的好处,早就超过了投入。世界银行算过账,中老铁路对老挝经济的拉动作用,每年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收益,远不是那点贷款能比的。
中国带去的不仅是铁路:铁路项目雇用老挝员工比例达61.3%,培养技术工人超过5000名;铁路沿线新建12所学校、8所医疗站;老挝国家铁路公司30%股权归属老方,运营收益共享;云南大学设立专项奖学金,已经资助127名老挝留学生。
西方真正急的,是这条铁路戳破了他们的一个“老算盘”。
这些年,西方一直觉得自己手里握着个“王牌”——马六甲海峡。中国八成的进口石油、六成的贸易货物,都得从这过。他们琢磨着:万一有事,只要把海峡一封,中国的物资就进不来了。
当中老铁路在2021年底通车,这个困局被撕开了口子。以后中国的货不用都挤着走马六甲了。从东南亚的港口卸下来,直接通过铁路运到昆明。等中泰铁路通车,中国货轮可以直接停靠泰国湾,避开马六甲直通印度洋。
最让西方坐立不安的是铁路的“连锁反应”,泰国加速推进中泰铁路建设,马来西亚重启铁路计划,越南批准新线路。整张泛亚铁路网正在成型。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今年前三个月就涨了22%,铁路运货量翻了近两倍。
铁路改变的不只是老挝。泰国榴莲坐冷链专列两天就到昆明超市,价格便宜三成;老挝橡胶早上装车,晚上就在中国工厂变成轮胎;欧洲光伏板经铁路转运东南亚,运费省一半。当钢轨在群山中延伸,连起的是整个区域的未来。
对东南亚国家来说,谁能帮他们把东西卖得更远、让日子更红火,他们就愿意跟谁走。这大概就是西方最头疼的。当一条铁路能载着希望往前跑时,没人会愿意停下脚步,看别人空喊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