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國一號人物不來北京閱兵,其中2位是中國鄰居,出席規格已降低

8國一號人物不來北京閱兵,其中2位是中國鄰居,出席規格已降低

九三阅兵这么大的事,为何八国一号人物都不来?是心虚历史,还是不敢不看美国脸色?

这次北京九三阅兵,是纪念抗战胜利的大事,照理说,该有不少外国领导人出席才对。可偏偏有八个主要国家的元首没来,其中包括日本、韩国这两个近邻。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国家派来的代表级别还不如以往,这背后的意味,确实值得琢磨。

回想2015年那次阅兵,韩国前总统朴槿惠直接来了。可这一次,韩国总统李在明却没有来,只派了国会议长带队。出席规格明显降低,诚意和分量,明显差了一截。李在明这么做,大概是想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既不愿得罪美国,又不想跟中国把关系搞僵。但这种“走钢丝”的做法,反而显得犹豫和不够真诚。

日本首相更是直接缺席。石破茂政府对外宣称“国内审议安保法案抽不开身”,但明眼人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一方面,石破茂怕国内右翼势力批评他向中国“低头”;另一方面,日本一些政客至今不愿彻底承认侵略历史,嘴上说反思,却连“侵略”二字都回避。抱着这样的历史观,又怎么好意思来参加纪念抗战胜利的仪式?

再看西方阵营,美、英、法、德、加拿大、澳大利亚,这6个国家的元首也集体缺席。表面上看,他们声称是担心“阅兵的军事色彩”,但实质上,还是美国在背后协调立场。这些国家选择跟随华盛顿的指挥棒转,反映出他们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和战略上的不信任。

有人也许会问:他们不来,是不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对?其实真不是。国际交往,就像邻里相处,关系好了常来常往,心里有疙瘩,就算住对门也不一定打招呼。日本因为历史问题和现实政策选择,心虚理亏;韩国则总想左右逢源,结果反而显得摇摆。西方更多是心态作祟,见不得中国强大,想用“不来”表达态度。但他们可能忘了,我们举行阅兵,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就像家里办大事,真心祝福的朋友会赶来,那些犹豫或带情绪的,我们尊重选择,但不会过分在意。

老百姓其实看得很清楚,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有多少外国元首来捧场,而在于老百姓过得好不好、国家有没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利益。2015年朴槿惠来,是因为那时中韩有共同的历史认知;而现在李在明政府既想靠中国吃饭,又不敢对美国说不,自然进退两难。日本若继续回避历史、强化军事,这样的邻居,我们不会欢迎也不会稀罕。

中国一向以礼待人,重情重义。但若有人想借这个拿捏姿态、甚至暗含施压,那就是打错了算盘。我们有底气按自己的节奏办事,有能力办好自己的纪念。办阅兵、铭历史、护和平——这一切,不是为了做给谁看,而是因为,这件事本身,对我们很重要。

国际之间,终究要讲真心换真心。那些没来的国家,各自有各自的算计,老百姓心里都明白。但不论别人来或不来,我们要继续走自己的路、做该做的事——铭记牺牲、珍惜和平、发展自己。只有国家真正强大了,只有待人真正诚恳了,不愁没有真朋友。毕竟,实力,是最好的名片;真诚,才是最硬的底气。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