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边享用中国的红利,一边做出伤害中国的行为,究竟是谁赋予了这样的勇气?
8月15日,瑞士知名腕表品牌斯沃琪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张宣传照片!
这一举动瞬间将其推上了种族歧视的风口浪尖。
画面中,男模特本就拥有正常的眼型,却刻意用手指将眼角拉扯成一条细缝,摆出那个令所有华人观感不适的“眯眯眼”姿态。
“眯眯眼”宣传图,刺痛国人神经
8月15日,斯沃琪在其官网发布了新款系列的宣传素材。
原本只是一次常规的营销行为,却因其中一张图片引发中国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图中,一位模特用手指将眼角拉起,刻意营造出狭长的眼型。
这一举动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质疑,明显带有冒犯意味。
别再说这是过度解读,“眯眯眼”早已成为西方世界歧视亚洲人的代表性符号。
自19世纪以来,欧美部分带有种族偏见的人群,便将东亚人形象固化为这种刻板印象。在漫画与影视作品中,只要出现中国人形象,往往就是眯眼、留长辫,充满讽刺意味。
美国早期电影更是变本加厉,用这种形象来刻画所谓的华人角色,诸如阴险、愚钝、狡诈等负面标签统统加诸于我们身上。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西方人见到亚洲面孔时,还会故意拉扯眼角,当作玩笑来取乐,这本身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侮辱。
因此,当这张宣传图曝光后,迅速在中国网友中激起强烈愤慨。
社交平台上,舆论迅速升温,公众纷纷要求品牌给出合理解释。
短短24小时,相关话题阅读量突破千万,“抵制斯沃琪”的呼声持续高涨。
面对汹涌的舆论压力,斯沃琪起初选择沉默应对。
直到8月16日深夜,才通过微博发布了一份措辞简短的致歉声明,表示相关内容已在全球范围内下架,并对引发的不适表示歉意。
但这种回应怎么看都像是敷衍了事。
更令人愤怒的是,声明发布后十几个小时,相关图片在欧美及港澳台地区的官网依旧存在,唯独在中国大陆官网被迅速删除。
如此区别对待,彻底激怒了中国消费者。
中国市场“金主”地位,却被肆意践踏
斯沃琪此次的广告行为,可以说是典型的自毁长城。
要知道,中国市场对它而言,简直就是“命脉所在”。
斯沃琪所属的斯沃琪集团,是全球钟表行业的领军企业,旗下品牌众多,包括浪琴、天梭、欧米茄、宝玑等知名品牌,产品价格从几千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一直是其最重要的客户群体。
以2023年为例,斯沃琪在中国市场的净销售额高达26.3亿瑞郎,占集团总营收的三分之一。
换句话说,全球每卖出三块斯沃琪旗下的手表,就有一块销往中国。
在过去四年中,中国市场累计为其贡献了99.13亿瑞郎的销售额,折合人民币约883亿元。
为了赢得这片市场,斯沃琪可谓不遗余力:不仅频繁亮相各类活动,还专门推出龙年特别款手表。
此外,品牌还积极赞助各类项目、签约明星代言人,构建庞大的粉丝基础,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在全球经济疲软、其他市场表现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市场依旧保持强劲的消费力,支撑起斯沃琪集团超过四分之一的营收。
然而,它一边在中国大肆盈利,一边却发布带有歧视意味的广告,令人愤慨。
这种“吃中国饭,砸中国锅”的做法,实在令人失望,也令人愤怒。
市场迅速反击,48小时损失惨重
中国消费者绝非可以随意被轻视的对象,面对斯沃琪的“辱华”操作,人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态度。
市场的反制来得迅猛且猛烈,短短两天,斯沃琪便遭遇重创。
8月16日,斯沃琪集团股价应声下跌超3%,创下近三个月来的新低,市值大幅缩水。
随后,国内多个电商平台迅速行动,将ESSENTIALS系列产品全面下架,线上销售渠道被彻底切断。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的抵制情绪高涨,“抵制斯沃琪”话题热度持续攀升,数十万网友参与讨论,纷纷表示今后不再购买斯沃琪及其旗下品牌的产品,并号召身边朋友共同抵制。
不少消费者甚至晒出剪断手表表带的照片,表明立场,同时转向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
斯沃琪在中国多年积累的品牌声誉与市场形象,几乎在一夜之间崩塌。
更糟糕的是,斯沃琪在中国的销售本就呈现下滑趋势。
2024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下滑30%,到了2025年上半年,情况更为严峻,批发收入下降三成,直营门店销售额也减少15%。
此次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
斯沃琪的“辱华”风波,实际上为所有在华运营的外资企业敲响了警钟:想要在中国立足,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尊重中国、尊重中国人民。
任何挑战中国消费者底线、伤害民族情感的行为,都将面临全面抵制与沉重代价。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潜力巨大,长期以来,中国消费者对外来品牌一直持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但“包容”不应被当作可以随意欺凌的借口,“友好”更不能成为被践踏的理由。
对中国消费者而言,我们购买的不只是商品,更是对品牌价值观的认可。
如果任何品牌胆敢公开冒犯中国,我们完全有权利站出来,用消费选择来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誉。
唯有让那些缺乏尊重的企业真正尝到苦果,才能促使更多企业意识到:中国市场不是可以随意践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