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国家会把天气当成工具来打仗?这听起来像科幻,但实际上,人类早就开始琢磨怎么利用大气变化去影响对手,咱们一步步来聊聊这个事儿。
先说说基本概念吧。气象武器不是什么魔法棒,而是通过科技手段人为改变环境条件,比如制造暴雨、干旱或者极端温度,来达到破坏目的。想想看,如果一场雨下个不停,能把道路冲毁、农田淹没,那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和军事会有多大打击?这里的关键是,这些变化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人为操控的。联合国在1977年就通过了一个公约,叫《禁止军事或任何其他敌对使用环境改变技术公约》,简称ENMOD。它明确规定,不能用这种技术造成大范围、长期或严重的影响去伤害别人。到现在,有78个国家正式加入这个公约,表达了对这种武器的抵制态度。虽然不是196个,但这已经覆盖了不少主要国家,显示出国际社会对它的警惕。
为什么大家这么怕它呢?比起核武器,气象武器哪里更吓人?核弹爆炸是瞬间的事儿,范围有限,还能通过地下掩体躲避。可气象武器不一样,它借用大自然的力气,扩散起来没边儿。比如,一场人为引发的洪水,能淹没整个城市,毁掉基础设施,还会引发疾病传播和饥荒。破坏不是针对军队的,还会波及老百姓,造成无差别伤害。这不光是军事问题,还牵扯到人道主义。联合国公约就是因为这个才出台的,它源于冷战时期大家对环境操纵的担心。
拿实际例子来说,美国在越南战争期间搞过一个叫“波派行动”的项目,从1967年到1972年。他们用飞机在云层里撒碘化银颗粒,延长雨季时间。结果呢,胡志明小道上的补给线被大雨搞得泥泞不堪,北越的运输受阻。这不是传说,是美国后来公开承认的。花了大约360万美元,发射了成千上万的火箭弹。效果呢?据报告,雨量增加了30%左右,虽然没彻底改变战局,但确实给对手添了不少堵。
俄罗斯也继承了苏联时期的类似研究,他们在冷战时就探索过怎么用高空爆炸或化学剂影响天气。虽然细节不多,但公认他们有这方面的能力。现在,这两个国家被认为是掌握核心技术的。
但问题是,为什么联合国公约生效后,还得反复强调禁止?公约只禁军事用途,民用研究不受限。美国就说他们的项目是科研性质的,比如HAARP高频主动极光研究程序,本来是研究电离层的,但网上总有声音说它是气象武器。其实,科学家反复澄清,HAARP的功率太小,影响不了地面天气,它针对的是高空大气层,跟风暴洪水没关系。
气象武器的破坏力不光是物理的,还会长期影响生态。人为干旱能毁掉农业,导致粮食短缺;极端寒冷能冻坏设备和人员。比核武更阴险的是,它不容易被追踪。谁知道一场台风是自然还是人为?联合国公约定义了“广泛、持久或严重”的标准,比如影响超过几千平方公里,或者持续几个月。但执行起来难啊,总得有证据。俄罗斯在2010年热浪时,有人怀疑是美国搞的鬼,虽然没证据,但这怀疑本身就制造紧张。
现在,全球有78个国家支持这个公约,但为什么标题说196个?或许是把联合国成员国总数算进去了,或者包括那些间接抵制的国家。实际数字是78,但抵制情绪是广泛的。公约从1978年生效,到现在每年都有会议审视执行情况。
美国和俄罗斯作为大国,签了公约,但他们的军事实力让别人担心。其他国家呢?像中国,主要用气象技术服务农业和防灾,比如人工增雨帮干旱地区,不是军事用途。这对比起来,你觉得谁更靠谱?
可怕不光是威力,还有伦理问题。战争本来就残酷,用天气当武器等于把大自然拉下水。联合国1992年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又重申了禁止研发气象武器的规定,就是怕它被滥用。想想土耳其2023年地震,有人传是美国用HAARP造成的,其实地震是地质运动,跟大气无关。但这种传言说明,大家对强国的不信任多深。
目前,美国和俄罗斯是公认掌握这项技术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不少研究,美国从二战后就没停过脚步。虽然公约限制了,但民用幌子下,谁知道在干啥?威力堪比核武,因为它能持续破坏,不留痕迹。联合国裁军事务办公室反复强调,没有证据显示违反,但警惕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