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权力更替的关键时刻,美国财长耶伦拨通了中国电话。在电话中,耶伦向中方提出了两个要求,背后传递出复杂的信号。对此,中方不仅没有妥协,还直接对美“反将一军”,既展现了中方坚决捍卫国家利益的决心,也表明了中方不会因外界施压而妥协的明确态度。那么,在此次通话中,耶伦提出了哪两个要求?中方又是如何回应的?
距离美国总统拜登卸任还剩不到两个星期,在这个权力更迭的关键时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拨通中国电话,和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双方不仅对近年来中美经济交往合作的经历进行了回顾总结,还对中美经济、金融工作组等对话机制给出积极评价。更重要的是,双方一致同意在美国权力更替的过渡期内保持沟通、管控分歧,让两国经济关系得以稳定发展。
从中方发出的通稿来看,“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三个词充分说明,中美双方在通话时,都向对方直言不讳地阐述了自身立场和重点关切,并进行深层次的讨论,最终谈出了一些共识或成果。这无疑会对中美经济、金融领域的正常、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然而,在电话中,耶伦却向中方提出了两个要求。首先,耶伦要求中国控制所谓的“产能过剩”。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美方首次炒作所谓的“产能过剩”议题。对于美方无中生有的把戏,中方已多次表示,所谓的“产能过剩”是虚假议题 ,是美方对他国先进产业进行打压,并大搞保护主义的借口,是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霸道霸凌。
此次耶伦老调重弹,恰恰反映了美方对于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已经黔驴技穷,毕竟前段时间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已经明确表示,对中方的制裁和打压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其次,耶伦要求中国“不许援俄”。耶伦向中方发出警告称,如果中方向俄罗斯提供“物质支持”,“将面临严重后果”。对于所谓的“中国援俄”,中方早已作出明确否认,并坚决反对美方散布相关虚假信息。中方不仅没有向俄乌任何一方提供过所谓的“军事支持”,还严格管控军民两用物项的出口,这足以体现中方客观中立的立场,以及负责任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中方一直积极推动相关方进行和平谈判,希望能政治解决俄乌危机。这向外界展现了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担当。反观美国,不断拉偏架,导致局势不断升级,让危机持续延宕,是全球和平稳定的“最大乱源”。
有分析认为,耶伦的表态,暴露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哪怕拜登即将卸任,美方也不会减轻对中方的打压力度,进一步证明美国为了维护自身霸权,其对外战略仍然奉行基于实力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而面对耶伦提出的无理要求,中方直接“反将一军”,亮明了中方立场。
在通话中,中方向耶伦表达了美国对华经贸限制措施的关切,尤其美方近期对华实施的贸易调查。有分析指出,美国的单边制裁,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也破坏了全球产业链的稳定,这对美方来说,无疑是一个双输的局面。如果美方妄想通过这种手段迫使中方作出让步,那么显然是打错了算盘。中方有条件、有办法、有能力,化解贸易摩擦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