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这个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曾是冷战时期社会主义阵营中一个被“众星捧月”的特殊存在。从南斯拉夫到苏联,再到中国,先后有三个大国为其提供了长达数十年的援助。苏联为其输血15年,甚至不惜在萨赞岛设立潜艇基地。
中国勒紧裤腰供养20多年,向这个欧洲小国源源不断地送去资金、物资和技术支持。然而,数十年过去了。
这些援助并未让阿尔巴尼亚实现经济腾飞,反而在外力撤退后迅速显现出自身发展的脆弱。为什么阿尔巴尼亚在冷战中得到如此多的优待,却依然未能摆脱贫困的命运?
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初探
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历史悠久且错综复杂,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这一关系经历了重要的转变。战后,南斯拉夫的领导人铁托,看准时机,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试图将阿尔巴尼亚转变为其卫星国。
铁托的政策目标是在巴尔干地区建立南斯拉夫的影响力。1946年,这种关系的实质性变化开始显现。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签署了一份重要的友好合作条约。
除此之外,双方还签署了多项技术与经济协定,这些协定在具体条款中明确了南斯拉夫对阿尔巴尼亚经济现代化的支持与承诺,从重工业到农业发展都包括在内。
随着条约的签订,大批南斯拉夫的顾问开始进入阿尔巴尼亚的政府机构和军队指挥结构,他们的角色多半是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建议。
1946年当地面临食物短缺的危机时,南斯拉夫及时提供了大约2000吨粮食,帮助阿尔巴尼亚缓解了饥荒的严峻局面。
断裂与苏联的援助
1948年,阿尔巴尼亚与南斯拉夫的关系在紧张的政治氛围中迅速恶化。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推行的独立于苏联的政策使得南斯拉夫与阿尔巴尼亚的合作关系出现裂痕。
铁托试图通过控制阿尔巴尼亚巩固其在巴尔干地区的主导地位,但阿尔巴尼亚领导层对南斯拉夫的影响力日益警惕,特别是在铁托与莫斯科的关系紧张后,阿尔巴尼亚对南斯拉夫的信任迅速崩塌。
在这样的背景下,阿尔巴尼亚果断转向苏联寻求支持。1948年2月,阿尔巴尼亚正式成为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的成员。通过这一组织,阿尔巴尼亚迅速与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建立了全面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各国之间签署的一系列贸易协定,涵盖了农业、工业和技术领域,苏联和东欧国家承诺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机械设备、化肥和工业技术支持,以帮助其重建和现代化经济。
为了加强对这一盟国的支持,苏联派遣了大批技术顾问常驻阿尔巴尼亚,协助当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改革。
苏联的经济援助不仅包括直接的物资援助,还体现在专业技术的输出上,例如冶金、机械制造和电力工程等领域。阿尔巴尼亚的工业化初见端倪,其国内的技术水平在苏联的帮助下有了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苏联在萨赞岛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潜艇基地。这个潜艇基地的建立,使阿尔巴尼亚在冷战初期的地缘政治格局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阿尔巴尼亚的地理位置对苏联尤为重要。通过阿尔巴尼亚,苏联可以向希腊的共产党武装提供物资支持。当时,希腊内战正处于关键阶段,苏联希望通过阿尔巴尼亚为希腊共产党人提供武器和其他军事物资,从而扩大社会主义阵营的影响力。
阿尔巴尼亚的港口和交通网络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苏联的战略部署提供了便利。
斯大林去世后的外交转变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的内部权力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波及到苏联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阿尔巴尼亚此前一直依赖苏联的经济和军事支持,但随着赫鲁晓夫逐渐掌权,苏联开始对外政策调整,对阿尔巴尼亚的支持力度显著减弱。
赫鲁晓夫的改革政策与斯大林时期的强硬作风截然不同,这让高度依赖苏联援助的阿尔巴尼亚感到不安。
为了继续从苏联获取支持,阿尔巴尼亚领导人试图迎合新领导层的口味,通过公开贬低斯大林的方式表达对赫鲁晓夫政策的支持,希望借此保住两国关系中的利益纽带。
然而,这种策略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赫鲁晓夫对阿尔巴尼亚的重视程度大不如斯大林时代。在苏联的全球战略中,阿尔巴尼亚地位边缘化的趋势逐渐显现。
赫鲁晓夫政府更关注与其他社会主义阵营核心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在推动东欧经济一体化和稳定内部阵营方面的努力中,阿尔巴尼亚并未得到优先对待。
1961年,苏联与阿尔巴尼亚之间的矛盾达到了顶点。这一年,赫鲁晓夫明确表示对阿尔巴尼亚的不满,并公开批评阿尔巴尼亚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政策。
阿尔巴尼亚则毫不示弱,在国际场合直指苏联背离社会主义原则。双方的对立最终导致了1961年12月两国外交关系的彻底断裂。
外交关系断裂后,苏联迅速采取了行动,撤回了所有驻扎在阿尔巴尼亚的经济顾问和技师。这些顾问与技师原本负责阿尔巴尼亚经济和工业建设的重要领域,包括重工业、基础设施和农业项目等。
在他们撤离后,阿尔巴尼亚的许多工业项目和经济规划陷入停滞。一些正在建设中的大型项目被迫中止,而已建成的设施也因缺乏技术支持而难以维持正常运转。
阿尔巴尼亚与中国的关系
与苏联关系破裂后,阿尔巴尼亚陷入了极度孤立的境地。失去了苏联的经济支持和技术援助,阿尔巴尼亚需要迅速找到新的国际盟友,以维持国内经济的基本运转以及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立足之地。
就在这时,中国成为了阿尔巴尼亚新的外交突破点。在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苏关系迅速恶化,中国也在国际社会中面临孤立的局面。阿尔巴尼亚看准这一点,主动靠拢中国,希望通过与中国的合作弥补失去苏联支持所带来的空缺。
面对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强势地位,中国希望能够争取到更多国家的支持,以形成对抗苏联的力量。虽然阿尔巴尼亚在地理上位于欧洲,经济规模也不大,但其与苏联的对立立场以及对中国的支持态度,对中国争取国际影响力有着象征性意义。
两国在意识形态上找到共同点后,迅速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关系。作为回报,中国开始向阿尔巴尼亚提供大量援助。
中国向阿尔巴尼亚输送了工业设备、农业机械、医药物资以及大量的粮食。这些援助对阿尔巴尼亚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因为苏联断绝关系后,该国的许多经济项目因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而陷入停滞。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帮助阿尔巴尼亚修建了许多重要工程项目,包括工厂、铁路和港口。这些项目虽然规模不大,但对于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发展却至关重要。
中国派遣了大批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到阿尔巴尼亚,协助完成这些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同时,阿尔巴尼亚也向中国派遣了一些工人和学生,以学习中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阿尔巴尼亚的请求下,中国向其提供了武器装备和军事培训。
虽然阿尔巴尼亚的军队规模不大,但在中国的支持下,其防御能力得到了提升。阿尔巴尼亚还利用中国提供的物资和技术,建设了一些地下军事设施,以应对可能的外部威胁。
在长达20年的援助期间,即便中国自身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仍然坚持向阿尔巴尼亚提供支持。后来中国推动改革开发,放缓援助规模。感到不满的阿尔巴尼亚直接和中国翻脸。
阿尔巴尼亚的现状与未来挑战
尽管阿尔巴尼亚长期以来依赖外部援助,从最初的南斯拉夫到后来的苏联,再到中国的支持,但这些外力始终没有促使阿尔巴尼亚政府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在外援减弱后,阿尔巴尼亚的经济逐渐暴露出长期以来的结构性问题。由于援助常以物资或资金形式直接注入,这使得阿尔巴尼亚政府更倾向于依赖外部支持而非内部改革。很多援助资金并没有被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长期项目上,而是被挪作短期的政治用途。
政府内部腐败的蔓延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行政效率,资金流失、资源浪费的现象随处可见。
与此同时,阿尔巴尼亚的经济管理混乱表现得尤为突出。许多经济决策的制定缺乏长远规划,更多的是出于对短期利益的考虑。
农业方面,尽管阿尔巴尼亚以农业为经济支柱之一,但土地管理政策的缺失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农村地区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迟缓,使得农业在经济中的贡献率逐年下降。
这些问题的积累最终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截至2020年底,阿尔巴尼亚的外债总额高达55亿美元,这一数字对一个中小型经济体而言是巨大的。这笔外债的成因既包括过往援助形成的隐性债务,也有近年来政府为弥补预算赤字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增加的借款。
由于债务负担过重,阿尔巴尼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被视为高风险国家,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能力也受到影响。
投资者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环境普遍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在腐败和管理混乱的情况下,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风险较低的国家。对外资的依赖和吸引力的下降,使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复苏变得更加困难。
参考资料:[1]陈艳红.阿尔巴尼亚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现状与前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6(4):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