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是我们经常食用的水果,吃起来十分甜美多汁,但我们不知道的是,我们吃剩的甘蔗渣竟然还有大用处!
在印度,甘蔗渣的用处远远大于了甘蔗本身的价值,它竟然能为印度创造四百万个就业岗位,产能过亿,它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国又是否能沿用印度这一模式,合理运用甘蔗渣呢?
印度是全球第二大糖生产国,并且是甘蔗种植的主要国家之一,得益于其热带季风气候和适宜的温度与降水条件,印度的甘蔗产量极为庞大,仅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该国的甘蔗产量就超过了5亿吨,这为印度的糖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据估计,该国每年生产约3250万吨糖。
然而,这种大规模的糖生产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大量的甘蔗渣!
每生产1吨糖,就会产生2到3吨的甘蔗渣,据印度能源技术开发组织的统计,印度每年产生的甘蔗渣约为6000万吨。
在垃圾处理方面,印度的方法往往比较随意,甘蔗渣经常被随意堆放,甚至被焚烧,这导致了大量的甘蔗渣被堆积在印度各地,包括其最大的垃圾集中区——恒河。
即便是通过日常焚烧,印度也难以完全消除大量积累的甘蔗渣,特别是在每年的制糖高峰期,这些甘蔗渣堆积如山,其高度甚至可以与金字塔相媲美。
在炎热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这些甘蔗渣迅速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着腐烂尸体和燃烧垃圾的恶臭,气味令人难以忍受。
印度曾尝试对这些甘蔗渣进行再利用,其中一个主要的尝试是将其用作燃料,以替代煤炭,这种方法理论上能降低燃烧成本,并同时解决甘蔗渣的处理问题,然而,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由于甘蔗渣含有一定的水分,其燃烧效率相对较低,任何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湿润的木材在点燃和燃烧过程中,都不如完全干燥的木材效果好。
由于印度的制造业技术相对落后,难以有效解决甘蔗渣水分问题,导致燃烧效率进一步降低,据印度火电厂经营者透露,大约需要燃烧超过4吨的甘蔗渣,才能产生与燃烧1吨煤炭相当的热量。
这种低效的燃烧方法,不仅对印度本就不稳定的电力供应系统造成了额外压力,还会释放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实不是一个理想的燃料选择。
尽管印度曾尝试将甘蔗渣用作多种用途,如肥料和纸制品,但由于成本过高和操作复杂,这些尝试最终都未能成功实施,所以大量的甘蔗渣依然被遗弃在印度各地,成为环境问题的一部分。
面对这一挑战,印度政府也感到头疼,但问题的存在,也意味着解决问题的人,有机会获得丰厚的回报。
这时一个年轻的企业家,刚从家族的造纸业继承了生意,便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他提出了一个创新性的方案:将甘蔗渣转化为一次性的生物可降解餐具。
为了实现这一雄心壮志的计划,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毫不犹豫地抵押了大部分家产,投资购买了一系列先进的加工设备,还选择在当地的糖厂附近开设了一个加工分厂,以便更方便地获取原料。
那这些高端的加工设备从何而来?
答案是中国的远东中乾科技集团股份公司,这家公司提供了所需的技术和设备,使得这个创新项目得以成功实施。
作为环保餐具行业的先驱和领导者,远东中乾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早就展示了其前瞻性的视野,借助先进的科技,该公司引进了一整套高级生产设备,专门用于制造由纸浆制成的环保食品容器和餐具,实现了甘蔗渣的绿色循环利用。
据资料显示,该公司早在1992年,就开始全球首创地研究:如何利用甘蔗浆来生产环保餐具,到了1995年,他们成功地生产出了这些产品,并在1996年与铁道部合作,成功地开展了针对发泡塑料餐具“白色污染”的治理行动。
到了1999年,该公司助力全国范围内,推广这种纸浆制成的环保食品容器和餐具,在2000年,该公司还通过国际招标,成为悉尼奥运会指定的“环保友好商品”供应商。
印度,看到这样的成功案例,自然想要借鉴经验,2016年,印度的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前往远东中乾科技集团股份公司进行培训,随后,在2017年,公司的董事长苏炳龙带领工程师团队前往印度,为当地客户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这次合作可谓是双方都有所得,对于远东中乾科技集团股份公司来说,这不仅延长了其产业链,还增强了其在产品市场的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也展示了该公司在技术和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远东中乾科技集团因此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厦门专精特新企业十强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其“SD-A型节能全自动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设备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技术成果,还赢得了2022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技术金奖。
在这一系列操作的推动下,印度学习小组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生产流程,他们以极低的成本,从全国各地回收甘蔗渣,然后通过特殊的碱性溶液进行二次处理,以去除其中的多余糖分。
经过脱水和粉碎处理后,这些甘蔗渣就变成了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优质原料。
通过使用专用模具进行两次成型,这些低成本收购的甘蔗渣的价值立即翻了数十倍甚至更多,由此生产出的一次性餐具,不仅在三个月内就能完全降解,而且市场收益也相当可观。
据统计,每售出七个这样的餐盘就能赚取1美元的利润,一个拥有数百名员工的加工厂每月能实现约84万元的利润,而整个印度的甘蔗渣加工行业每年能创造约2500万美元的总利润。
这一生产模式之所以受到如此热烈的市场反响,不仅是因为其经济效益,还因为它在环境保护和当地就业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与塑料餐具相比,这种快速降解的餐具大大减少了环境污染,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全球垃圾生成量巨大的国家来说,任何一项环保措施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影响远超其他国家。
对于印度政府而言,推动将甘蔗渣转化为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项目具有多重益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国内经济,还有助于改善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环保形象,所以在政策方面,政府给予了全面的支持和激励,包括各种补贴和扶持措施。
与此同时,由于塑料限制政策的实施,印度的塑料行业面临严重的挑战,这为甘蔗渣制成的餐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一趋势也吸引了大量企业涌入这一领域,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到2022年,这一以甘蔗渣为原料的可降解餐具生产浪潮,已经使得约450万名原本无业的印度人找到了工作,成为了他们经济生活的重要支柱。
总体而言,使用甘蔗渣作为一次性可降解餐具的生产原料是一种几乎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方法,对于全球其他国家来说,这一模式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发展和提供就业机会,实现了多方共赢。
有人可能会好奇,既然这个甘蔗渣制餐具的业务模式如此成功,为什么中国要将其传授给印度,而不是自己内部发展呢?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同样面临着环境压力。
实际上,在中国,甘蔗渣的应用价值远不止于印度所展示的,中国不仅仅是用甘蔗来生产糖,还用它来酿造朗姆酒,而甘蔗渣也不仅可以用来制作一次性餐具,还有更多的用途,比如提取糠醛或制造石墨烯。
在印度,通过将甘蔗渣转化为一次性餐具,其利润最多能翻几十倍,然而,在中国,通过将甘蔗渣转化为糠醛,其潜在的利润增长可能高达数百甚至数千倍。
因此,中国并不需要依赖印度的商业模式,因为在国内,甘蔗渣有更多、更高效的利用途径!
糠醛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化学成分,它在中国的航天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已经成功发射的神州八号和神州九号火箭上使用的隔热材料,就是由糠醛作为主要原料制造的。
这种物质的价值远超过用甘蔗渣制成的餐具:一个这样的餐具可能只能售价1.2元,而糠醛每吨的市场价格却高达1.2万元。
除了糠醛,甘蔗渣还可以用于制造被誉为“黑金”的石墨烯,优质的石墨烯每克售价甚至可以达到数千甚至数万元,远超过用甘蔗渣制成的餐具。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用甘蔗渣制作餐具还是提取糠醛,都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量的废物和废气。
然而,与印度直接排放这些废物和废气不同,中国的处理流程更为精细和环保,在一条长达200米的废气净化管道中,这些剩余物质被再次转化为燃料,实现了最大程度的资源利用。
这一点也体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内,更为完善和高效的加工链条!
除了上述的应用,中国在利用甘蔗渣进行造纸方面也达到了100%的利用率,截至2022年,中国已经成功建立了一个全面的甘蔗渣综合利用生产体系,年制浆能力和造纸能力均达到了30万吨。
更进一步,中国已经将甘蔗渣的应用扩展到了高科技制造领域,一些科研人员正在探索使用甘蔗渣来开发高密度复合材料。
由于甘蔗渣的化学构成与木材相近,但具有更轻的质量和更优质的纤维,因此制成的复合材料板具有更高的强度,这些板材不仅具有低吸水性和优良的耐海水腐蚀性能,还具有良好的防火特性。
加上甘蔗渣制品具有高度的可塑性,通过更换不同的模具或模板,可以生产出多种用途的板材和型材,广泛应用于家具、建筑、车辆、船舶和包装箱等多个行业。
虽然中国的甘蔗产量没有印度高,但在甘蔗渣的综合利用方面,中国的表现绝不逊色,因此,尽管中国可以从印度的甘蔗渣产业中吸取经验,但并没有强烈的借鉴需求,这也说明了中国在甘蔗渣利用方面的多元化和高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