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中國駐阿使館搬遷,在新館舍竟挖出35枚竊聽器,是誰幹的?

1985年中國駐阿使館搬遷,在新館舍竟挖出35枚竊聽器,是誰幹的?

#历史开讲#中国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奉行独立自主、和平相处的外交政策,对于那些不如我们的国家照顾有加,甚至拿出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底支援对方的建设。

然而,好心未必有好报,很多国家并不是真心对待中国的善意,反而处处刁难中国,让中国难堪,上演了一出出农夫与蛇的故事。

1985年,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进行搬迁,然而,在搬迁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竟然在新的大使馆里面,发现了35枚窃听器,这到底是谁干的呢?

这件事情还要从郗照明这个人说起,郗照明是山西平原人,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学院俄文系的他,在次年来到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大学进修,其间掌握了多国语言。

三年后,郗照明成为了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的一名馆员,此后一直在东欧工作,多从事外交联络方面的工作,在东欧国家里建立了很广阔的人际关系。

1983年9月,郗照明受中国政府委派,接替温宁担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刚刚走马上任的他却接到了阿尔巴尼亚政府的一个通知,要将中国大使馆迁移到一个新的场所,并且只给了三天的时间来进行搬家的相关事宜。

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郗照明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弄懂阿尔巴尼亚政府的意思,还找到了对方安排的新大使馆驻地。

郗照明带着随从来到新驻地考察,才发现所谓的新驻地只是一处荒废的学校,连基本的生活条件设施都没有,便对阿尔巴尼亚政府表达了自己的抗议:“我初来乍到,还未履行职责,你方就要求我们迁馆,后又提供这样糟糕的场地。如此场地完全不能胜任日常工作,因此我方强烈要求对新场地进行改造,在改造达标之前,我方拒绝搬迁。”

阿尔巴尼亚政府见郗照明的态度十分坚决,本来就理亏的他们还是不愿意让步,经过几番拉锯战,最终同意了郗照明改造新场地的要求。

阿尔巴尼亚政府对改造场地的事情并不上心,拖拖拉拉干了一年多,才完成了场地改造。

等到快要搬迁的时候,郗照明决定不用阿尔巴尼亚的一兵一车,所有的东西都要由自己人动手搬过去。

此外,行事谨慎的郗照明还从国内找来了安全保密组,对新场馆进行一次彻底的检查。

果不其然,保密组很快就在一堵墙里面,发现了一个被钢筋水泥包裹着的窃听器装置,而这个装置上面还清清楚楚地写着“中国制造”四个字。

此刻,正在严密监视我国工作人员的阿尔巴尼亚政府,发现自己的秘密曝光了,就派遣工作人员带着军队,想要强行闯入使馆,被我方工作人员排成人墙挡在了外面。

经过保密组认真细致的排查,在大使馆里面一共发现了35个窃听器,郗照明看着摆放在桌子上写着“中国制造”的窃听器,心里面是五味杂陈,便将这事上报给了外交部。

在外交部的安排下,郗照明代表中国政府与阿尔巴尼亚政府私下里解决了此事,并没有将其在国际上曝光。

毕竟当时两国都是社会主义阵营里面的兄弟,曝光出来只能让欧美人看了笑话。

不过两国的关系就此降至了冰点,中国大使馆采取了“四不方针”来应对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所谓的“四不关系”:即不过于重视、不予置理、不与之论战、不主动恶化关系。

不久之后,中国政府就中断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撤出了中方的技术人员。

虽然两国政府交恶,但是阿尔巴尼亚的民众对于中国人的感情还是很深的,当中方人员撤离的时候,许多的小孩子追着中国的车队,一边跑一边哭喊着,许多工人对于中国人的离开也是非常不甘心。

因为,在那个时代,只有中国人是真心帮助他们的,就连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老大哥,对阿尔巴尼亚也是采用半是欺骗,半是压榨的态度,对阿尔巴尼亚并不友好。

又过了几年,东欧迎来了剧变,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一夜之间,变换了颜色,重新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原先执政的政党全部下台。

阿尔巴尼亚国内也发生了剧变,与中国交恶的政府垮台,新上台的政府主动找到中国驻阿大使馆,希望恢复此前友好合作的关系。

有鉴于此,中国驻阿大使馆在外交部的授意下,借助贸易关系,将两国的邦交逐渐正常化,不过再也不会像六七十年代那样,毫无保留地支持阿尔巴尼亚了。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中国为了维护与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不顾自己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况,勒紧裤腰带支援了对方许多的钱物。

当时执政阿尔巴尼亚的霍查来中国化缘的时候,比如今的泽连斯基还不要脸,简直就是将自己的乞讨当成了别人的责任和义务。

如今,中阿关系恢复了正常化,如今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双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频繁,成为阿尔巴尼亚走向发达国家的重要动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