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堅信世界離不開中國商品,俄羅斯也曾堅信歐洲離不開其能源

我們曾堅信世界離不開中國商品,俄羅斯也曾堅信歐洲離不開其能源

俗話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現在很多國內媒體為了搶奪流量,向民眾輸出「中國是世界工廠,世界離不開中國商品」的理念,讓很多國人都開始「飄」了,堅信中國商品是不可替代的,但俄羅斯的教訓近在眼前。俄羅斯人曾經也堅信,歐洲離不開俄羅斯的能源。

然而事實是殘酷的,歐洲出於各種原因拋棄了俄羅斯能源,紛紛主動與其脫鉤。中國是否會走上類似俄羅斯的老路,仍然是個未知數。

一、俄羅斯能源遭拋棄

去年國際事件爆發後,歐洲各國旗幟鮮明地限制俄,能源危機隨之出現,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能源價格一路狂飈。歐洲各國捏著鼻子認慫,以天價購買能源。當時俄羅斯人本以為歐洲各國離不開自己的能源,過兩天就變乖了。但北溪二號管道被炸,讓形勢發生了劇變。

去年年底德方曾宣布,德國從今年元旦起棄用俄羅斯原油,正式與俄能源脫鉤。當時他信誓旦旦地表示,將在200天內建立起首個液化天然氣接收終端,並將通過這一手段徹底擺脫俄能源的掣肘。有老大哥帶頭,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響應,對俄羅斯能源說不。

比如英國就緊隨其後,也公然將俄羅斯天然氣拒之門外。但諷刺的是,他們放棄俄方能源的行為,更像是把脖子主動伸到美方的鐮刀下,讓後者割韭菜。北溪管道泄露之後,美國主動向歐洲各國出口液化天然氣,但價格貴得離譜。滿載液化天然氣的LNG運到歐洲,需要2.7億美金!

但不管歐洲各國的代價幾何,俄羅斯的利益受到了切實損傷。失去距離最近的歐洲市場後,俄方為了止損,將目光移向東方。去年全面打通的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日輸送量攀升至6100萬立方米,年輸送量380億立方米,該管道總共向我國輸送了超300億立方米天然氣。

二、我國商品受到冷落

和俄羅斯能源類似,我國的商品也存在著被拋棄的危機。早在去年4月,危機的苗頭就已經出現。根據海關數據,去年4月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增速僅比去年多3.9%,遠低於前一個月的14.7%。這個數字打破了2020年6月以來的最低紀錄,在勞動密集型行業尤為明顯。

這一數字是世界經濟衰退帶來的需求萎縮、美國持續不斷的貿易限制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貿易訂單往東南亞國家轉移的現象,尤其值得注意。以東南亞國家越南為例,去年第一季度越南GDP總量為921.75億美元,5.03%的實際增速比我國還高。

而在影響最深的進出口貿易方面,越南891億美元的數據比前一年增長13.4%,再創歷史新高的同時,也連續第三年超過我國的出口冠軍城市深圳,且雙方的差距還在不斷增大。人工便宜、選擇躺平的防疫措施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都是促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

大環境的影響,也是中國出口貿易衰退的重要原因。數據顯示,去年12月我國進出口規模為42382億元,較之去年減少6%,貿易順差780.1億美元。且我國的出口金額從去年11月就開始減少,今年的形勢不容樂觀。

三、全球衰退下的出路

在全球經濟邁入衰退周期,需求明顯減少的趨勢下,我國的對外貿易數據勢必將受到猛烈衝擊。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發生明顯轉變。其中包括集成電路在內的機電產品,出口量大幅減少,原來對美國的出口訂單,開始向歐洲轉移。

此外,梳理我國各行各業的產品結構特點,明確優劣勢,尋找新的增長點,也是緩解出口下行壓力的重要手段。比如在去年表現亮眼的汽車產業,就是潛力巨大的新增長點。在經濟衰退的前提下,汽車製造業利潤逆勢增長0.6%。全年汽車行業總收入92900億元,增加6.8%。

在尋找內部機會的同時,擴大外部市場,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之間的貿易增長;維護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創造更加健康的國際貿易環境;提升人民幣在世界貨幣體系中的地位,都是逆勢求存的有效手段。

總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ranslate »
Social Media Auto Publish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