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生物學霸
1927 年 12 月,正是北歐隆冬最深重的時候,斯德哥爾摩城正靜靜地沉睡在冬日的積雪下,城市裡遊蕩著的,只有波羅的海凜冽的寒風和偶爾閃過的北極光。
就在當月 10 日,這座安靜的城市忽然變得喧囂起來,全世界都投來了熾熱的目光,因為沉寂 2 年的諾貝爾獎又要頒發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諾貝爾獎一度低迷,在連續 2 年都沒有選出合適的獲獎者以後,諾獎委員會決定在 1927 年授予丹麥醫學家約翰尼斯·菲比格(Johannes Andreas Grib Fibiger)1926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以表彰他在癌症研究方面的貢獻。因為按照規定,諾貝爾獎的獲獎資格可以保留一年。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這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第一次對癌症相關的研究成果進行褒獎,也是對這位瘦弱老人最好的安慰。因為那個時候,60 歲的菲比格正飽受結腸癌和心臟疾病的折磨,在獲獎的 2 個月後,他就因心臟驟停與世長辭了。
然而,這個本該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卻成了諾貝爾獎史上鬧過的最大烏龍之一,因為這一年的獎項完全頒給了錯誤的結論。
「誘癌螺旋蟲」
20 世紀初,有關腫瘤的研究才剛剛起步,人們對癌症的認知十分有限,學術界的一大熱門研究方向,就是找出癌症的病因。彼時,3種關於癌症成因的理論佔據了主流:
•刺激理論:認為腫瘤是由外界的各種物理、化學或者機械刺激導致的
•胚胎理論:認為腫瘤是胚胎細胞造成的
•寄生蟲致癌理論:認為腫瘤是由微生物導致的
而菲比格,是寄生蟲致癌理論最堅定不移的支持者,一切還要從他的早期求學生涯說起。
菲比格於 1867 年出生在丹麥小城錫爾克堡的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外科醫生,母親是著名作家。在良好的家庭氛圍薰陶下,他 16歲就考入了哥本哈根大學,學習醫學、生物學和動物學,並在 23 歲那年順利畢業。
畢業後的菲比格去了德國柏林,師從微生物學奠基人、1905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羅伯特·科赫(Robert Koch)和190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埃米爾·馮·貝林(Emil von Behring),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白喉桿菌。
羅伯特·科赫(左)和埃米爾·馮·貝林(右),圖片來源:wikipedia
1895 年,年僅28 歲的菲比格在服兵役期間完成了博士論文,獲得哥本哈根大學的醫學博士學位並留校繼續自己的研究。他最初的研究方向依舊是白喉,不過隨著癌症研究的興起,他也轉向了這個領域。作為兩位諾獎得主的高材生,菲比格尋找「致癌微生物」的信念尤為強烈。
為了找到能夠致癌的寄生蟲,他進行了不懈的研究。1907 年,菲比格在 3 只實驗鼠的胃裡發現了很多密密麻麻的乳頭狀瘤,並在顯微鏡下發現腫瘤切片上有很多類似螺旋體的寄生蟲和蟲卵。
顯微鏡下的寄生蟲卵,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為了驗證實驗鼠的腫瘤到底是不是由這種寄生蟲引起的,菲比格想到了一個令人頭皮發麻的點子——給實驗鼠餵食這些螺旋蟲的中間宿主,蟑螂!!!
結果令他很滿意,在許多進行實驗的大鼠體內,都發現了腫瘤,這似乎可以說明就是這種寄生蟲引發的大鼠實驗性胃癌。
菲比格最初的命名是Spiroptera carcinom,現在已經依照物種分類改名為 neoplasticum 筒線蟲|圖片來源:文獻截圖
菲比格後來在 1913 年的第三屆國際癌症研究會議上公佈了自己的發現,他將這些寄生蟲命名為誘癌螺旋蟲(Gongylonema neoplasticum)。這項研究引起了當時的學界轟動,被認為打開了腫瘤研究的新紀元而備受追捧。
當年的同行是這麼評價的,「他將某些接觸的東西築入真理的大廈。」
獨享諾獎的爭議
誘癌螺旋蟲的發現,奠定了菲比格在學術界的崇高地位,從 1920年開始,他先後獲得了18 次諾獎提名,甚至有 1 次是在他去世以後。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1927 年 12 月 10 日,陪跑多年的菲比格最終如願以償,拖著羸弱的身體走進金碧輝煌的斯德哥爾摩音樂廳,接過了專屬於他的諾貝爾獎章。他的獲獎並不令人意外,但一人獨享諾獎卻遭到了不少人的質疑。
這就不得不提一位日本科學家,山極勝三郎。
山極勝三郎,圖片來源:wikipedia
1915 年,東京帝國大學的教授山極勝三郎發現:由於經常接觸煤焦油,煙囪清掃工人罹患皮膚癌的概率非常高。在這個思路的啟發下,他通過在兔子耳朵上塗抹煤焦油成功誘導了腫瘤。這一發現的轟動程度絲毫不亞於菲比格的研究,對實驗誘導腫瘤模型的建立具有重要意義,山極勝三郎也因此被多次提名諾獎。
1925 年、1926 年、1928 年,乃至逝世後的 1936 年,山極勝三郎先後被提名 7次,但都未能獲得諾獎委員會的青睞。明明研究領域相同,工作重要性相似,獨立出成果的時間又相近,卻不能平分殊榮,山極勝三郎的折戟沉沙引來許多學者為他鳴不平,諾獎委員會甚至也被扣上了種族歧視的大帽子。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
當然,此番爭議並不影響菲比格的學說盛行,在他去世後的幾十年裡,這一學說被無數學者奉為圭臬,影響著全世界的癌症研究。
可是,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一個意想不到的反轉出現了——菲比格的研究被證明是錯誤的。
神話破滅
自從菲比格的研究成果公佈以後,全世界的科學家都想去重複他的實驗,但沒有一個人成功過。儘管早在 1918 年就有人質疑過,但被菲比格在學界如日中天的聲譽所掩蓋了。
直到 1935 年,一篇發表在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Bacteriology的論文揭開了真相的一角。英國利茲大學的病理學教授理查德·帕西(Richard Douglas Passey)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這種所謂的「誘癌螺旋蟲」其實不會在大鼠體內引起癌症,菲比格很可能是把一種非癌變的組織誤以為是癌症了。
2 年後,另一篇發表在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上的論文證實了這一質疑,當初菲比格觀測到的乳頭狀瘤確實不是惡性腫瘤。
圖片來源:The Journal of Pathology and Bacteriology
圖片來源: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ncer
1952年,盛行了 30多年的菲比格學說正式迎來土崩瓦解。
兩位美國科學家在重複實驗時進一步發現,菲比格當初不光看錯了腫瘤,原因也分析錯了。在當年的實驗中,供給實驗鼠的飲食僅僅是白麵包和水,缺乏維生素 A才是導致乳頭狀瘤的真正原因,寄生蟲感染只是加重了實驗鼠的營養缺乏……
圖片來源: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事實證明,1926 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大烏龍,頒佈給了一個錯得離譜的實驗結果。
或許,山極勝三郎才是當年真正應該獲得諾獎的人,可惜歷史沒有那麼多如果,山極老先生早在 1930 年就辭世了,而諾獎委員會也至今沒有收回頒獎。
菲比格的學術遺產
菲比格或許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醉心一輩子的研究成果,居然挖了這麼大一個坑,但考慮到時代的限制,咱們事後諸葛亮式地苛責他以及當年的諾獎評委也是極為不妥的。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菲比格還是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科學遺產:
在早年研究白喉的時候,菲比格為了驗證血清療法治療白喉的臨床療效,設計了史上第一個嘗試隨機分配的臨床對照試驗,成為臨床試驗史上的里程碑。
他的癌症研究成果雖然是錯誤的,但寄生蟲致癌學說並沒有錯。在菲比格的啟發下,人們後來發現了諸如血吸蟲、肝吸蟲、華支睪吸蟲等致癌寄生蟲,均被列入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一級致癌物清單中。
圖片來源:WHO
作為科學家,菲比格勇於求真,積極探索,為後世學者開闢前進的道路,一次錯誤並不影響他的偉大。但他的經歷也警示著我們,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犯錯總是不可避免,如何避免二次犯錯才是更值得我們反思的。
畢竟,權威如諾貝爾獎,在錯頒給菲比格之後,又出現了諸如「前腦葉白質切除術」、「DDT」等繞不開的汙點……
參考資料:
1.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annes_Fibiger#cite_note-29
2.https://en.wikipedia.org/wiki/Yamagiwa_Katsusabur%C5%8D#cite_note-4
3.https://www.nobelprize.org/prizes/medicine/1926/fibiger/biographical/
4.《十八次諾獎提名,寄生蟲誘發癌症,背後是諾獎史上的一次誤判》,健康界,2020-10-12
5.《這一次,諾貝爾獎完全錯了》,蝌蚪五線譜,2017-11-17
6.《那些和癌症相關的諾貝爾獎》,醫學界,2015-03-19
7.《人類臨床試驗史的「第一次」|科普知識》,臨床研究促進公益基金,2022-08-26
題圖來源: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