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解放軍揍了一頓以後,擺在印度人面前的問題不止有與中國的「單兵作戰能力差距」,他們還在痛苦地思考,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在解放軍的現代化進程中,取得自己的優勢。
不久前,印度《歐亞時報》就專門刊文,介紹了解放軍的甘巴拉雷達站,並着重強調, 這個「大球」雷達站處於中印邊境附近,
是監控印軍動向的重要雷達
,位置在海拔5374多米的雪山之巔。 之前是需要人員駐守的高海拔站點,現在卻變成了可以進行遠程控制的無人雷達站。
印媒稱,這讓解放軍士兵可以不用再常年駐紮在超高海拔地區, 轉而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地帶進行值班
,極大改善了當地駐守的解放軍士兵的生活條件,減輕了解放軍的後勤壓力,也讓解放軍釋放了更多的精力, 可以將注意力從對抗惡劣的環境中轉移出來,專注於提高戰備和戰鬥力。
(甘巴拉雷達站通了5G信號)
有印度軍事專家就因此哀嘆,本來在中印邊境附近,印軍一側由於海拔低平,在人力資源方面存在着一定優勢,可以通過人員輪換保證充足的戰鬥力,甚至可以通過發起偷襲,給解放軍製造麻煩。但隨着解放軍的科技發展,印軍正在迅速被解放軍甩開距離, 現在,連雷達站都是無人的,偷襲都打不到人了。
(印軍在中印邊境附近輪換人員)
事實上,中印邊境附近的高海拔雷達站,確實一直是印軍的「眼中釘」。
在印度方面看來, 解放軍在海拔超過5000米的地方設置的雷達站,可以居高臨下地探測印度全境,相當於在印度上空全天候值班的空中預警機
。比如甘巴拉無人雷達站,據印方估計,在經過改造後,其探測邊界甚至可以達到4000公里,印度軍方的一舉一動,都將被看得一清二楚,全部逃不過雷達站的監控, 無論是導彈發射還是戰鬥機起飛,都將失去突然性。
但是,印度軍隊受限於國內薄弱的工業基礎、內部的派系鬥爭、軍事工業對外國的依賴等因素,又很難在軍事科技上有所突破。所以, 他們只能將目光放到外部
,試圖利用美國急於圍堵中國的心理,加入美國的「印太戰略」,為自己謀得一定的發展空間。
比如,就在1月10日,印度空軍就派出了4架蘇-30MKI戰機、2架C-17運輸機、1架伊爾-78空中加油機,前往日本參加「轉向衛士2023」日印空軍聯合演訓;在去年11月底,印軍還與美國方面在距離中印邊境僅有數十公里的地方進行了聯合軍演。 這都是印度方面有心藉助美國力量對抗中國的具體表現。
但是, 也有不少印度專家給這種「藉助外力」的策略潑了冷水。
《歐亞時報》不久前就撰文專門比較了中印兩國的戰機數量稱,目前解放軍已經擁有了近1700架戰機,其中四代機800多架,五代機100多架,轟-6系列遠程轟炸機近170架,還有專用的電子戰飛機和大量大型運輸機,足以抗衡美國空軍。
(解放軍戰機頗具實力)
而印軍則只有30個飛行中隊,不止戰機總數不到解放軍的一半,飛機型號也是各種各樣,有陣風、蘇-30MKI、米格-21、米格-29、幻影-2000中隊、「美洲虎」攻擊機、LCA「光輝」等,根本無法形成優勢戰力。
(印度空軍力量依然不足)
文章作者直言,在這樣的態勢下,美國、日本等國就算給印度助力,最多也只是進行牽制,具體主攻還是要靠印度自己,而中印兩國軍力上差距的鴻溝,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越過的。